制作PHC管桩桩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8141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PHC管桩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制作PHC管桩桩尖的方法,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制作的PHC管桩桩尖,用于在PHC管桩下沉施工时安装在管桩底端;通过封板对PHC管桩的端头进行保护,避免土层进入管桩的内腔中,减少了管桩的断桩机率;通过将封板的中心线、桩尖主体的中心线、桩尖头部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直线上,在施打管桩的过程中,确保桩身始终保持垂直;通过设置至少三个斜撑杆,可防止管桩因孤石、硬砂层等的不均匀受力而导致桩尖跑偏;通过在斜撑杆上设置锯齿块,有利于桩尖穿透孤石、硬砂层,提高了PHC管桩在施打时对土层的穿透能力。

Method of making PHC pile t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作PHC管桩桩尖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PHC管桩
,特别涉及一种制作PHC管桩桩尖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PHC管桩因其强度高、施工简便、大幅缩短工期等优点,在房屋建筑、大型公共建筑、水工建筑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应用。PHC管桩桩身混凝土的强度高,可打入密实的砂层和强风化岩层,由于挤压作用,管桩的底端承载力可比原状土质提高70%~80%,管桩的侧面摩阻力提高20%~40%。随着PHC管桩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一些实际施工问题就显现出来。某些土层由于局部存在孤石、硬砂层等,导致PHC管桩在打入地下的过程中非常困难,而且会导致PHC管桩在下沉过程中发生偏移,严重者甚至会损坏桩头。因此,为了避免PHC管桩在下沉过程中出现损坏,目前常采用的方法是在PHC管桩的底端安装锥形桩尖,以减少断桩机率,但是现有的锥形桩尖在使用过程中仍然会存在穿透力不足的情况;并且在土层中局部存在孤石、硬砂层等的情况下,仍然会导致PHC管桩在下沉过程中发生偏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作PHC管桩桩尖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制作的PHC管桩桩尖,可用于增强PHC管桩在施打时对土层的穿透能力。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制作PHC管桩桩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作直径为D1的圆盘形封板,制作外径为D2的圆柱形桩尖主体,制作圆锥形的桩尖头部,制作至少三个长条形的斜撑杆,制作若干个锯齿块;其中,D2<D1;S2、将桩尖头部与桩尖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将封板与桩尖主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并保证封板的中心线、桩尖主体的中心线和桩尖头部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S3、在每个斜撑杆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固定至少两个锯齿块;S4、将至少三个斜撑杆圆周均布设置在桩尖主体的周围,并将斜撑杆的一端与桩尖主体固定连接,将斜撑杆的另一端与封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还包括制作加强件,所述加强件的数量与斜撑杆的数量相等;在步骤S3中,还包括将加强件以桩尖主体为中心、圆周均布固定在封板上;在步骤S4中,所述斜撑杆的另一端通过加强件与封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加强件为长条形结构,在步骤S3中,所述加强件的长度方向沿封板的径向设置。进一步的,在步骤S3中,还包括将加强件的一端与桩尖主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封板制作完成后,将由一圈钢带所构成的定位筒固定在封板的外周面上,并保证定位筒的中心线与封板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进一步的,在步骤S3中,还包括将加强件的另一端与定位筒的内表面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封板上未设置桩尖主体的表面与所述定位筒的端面平齐。进一步的,所述斜撑杆与所述桩尖主体之间的夹角为α,其中,10°≤α≤80°。进一步的,所述封板、桩尖主体、桩尖头部、斜撑杆、锯齿块均采用钢材制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作的PHC管桩桩尖,用于在PHC管桩下沉施工时安装在管桩底端;通过封板对PHC管桩的端头进行保护,避免土层进入管桩的内腔中,减少了管桩的断桩机率;通过将封板的中心线、桩尖主体的中心线、桩尖头部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直线上,在施打管桩的过程中,确保桩身始终保持垂直;通过设置至少三个斜撑杆,可防止管桩因孤石、硬砂层等的不均匀受力而导致桩尖跑偏;通过在斜撑杆上设置锯齿块,有利于桩尖穿透孤石、硬砂层,提高了PHC管桩在施打时对土层的穿透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PHC管桩桩尖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PHC管桩桩尖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将PHC管桩桩尖与PHC管桩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封板,2-桩尖主体,3-桩尖头部,4-斜撑杆,5-锯齿块,6-加强件,7-定位筒,8-PHC管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制作PHC管桩桩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作直径为D1的圆盘形封板1,制作外径为D2的圆柱形桩尖主体2,制作圆锥形的桩尖头部3,制作至少三个长条形的斜撑杆4,制作若干个锯齿块5;其中,D2<D1;S2、将桩尖头部3与桩尖主体2的一端固定连接,将封板1与桩尖主体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并保证封板1的中心线、桩尖主体2的中心线和桩尖头部3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S3、在每个斜撑杆4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固定至少两个锯齿块5;S4、将至少三个斜撑杆4圆周均布设置在桩尖主体2的周围,并将斜撑杆4的一端与桩尖主体2固定连接,将斜撑杆4的另一端与封板1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封板1、桩尖主体2、桩尖头部3、斜撑杆4、锯齿块5均采用钢材制作。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法制作的PHC管桩桩尖,用于在PHC管桩8下沉施工时安装在管桩底端,起引导和封堵的作用,不仅可平衡管桩底端的承受应力,避免管桩因局部应力过大而破坏,而且可增强PHC管桩8在施打时对土层的穿透能力,并保证桩身的垂直度,减少断桩机率。具体的,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封板1为圆盘形结构,其可以采用钢板制作而成。所述封板1的作用是用于封堵PHC管桩8底端的开口,使用时,将封板1固定在PHC管桩8的底端,当PHC管桩8在下沉的过程中,通过封板1的阻挡作用,避免土层进入PHC管桩8的内腔中,减少了PHC管桩8的断桩机率。如图1、图2所示,所述桩尖主体2为圆柱形结构,其可以采用圆钢制作而成,也可以采用钢管制作而成。所述桩尖头部3为圆锥形结构,其可以采用圆钢加工而成,也可以采用钢板加工而成。在步骤S2中,所述桩尖头部3焊接在桩尖主体2的一端,且桩尖头部3上与桩尖主体2连接位置的外径等于所述桩尖主体2的外径;所述桩尖主体2的另一端焊接在封板1的表面上,且使封板1的中心线、桩尖主体2的中心线和桩尖主体2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这样在PHC管桩8下沉的过程中,能确保桩身始终保持垂直。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斜撑杆4可以采用型钢制作而成,也可以采用钢板制作而成。每个斜撑杆4的一端焊接在封板1的表面上,斜撑杆4的另一端焊接在桩尖主体2的外表面上;优选的,如图2所示,针对同一个斜撑杆4,斜撑杆4的一端焊接在封板1的表面上、且靠近封板1表面边缘的位置处,斜撑杆4的另一端焊接在桩尖主体2的外表面上、且靠近桩尖主体2与桩尖头部3连接位置处。所述斜撑杆4与所述桩尖主体2之间的夹角为α,其中,10°≤α≤80°;优选的,30°≤α≤50°。通过设置斜撑杆4,首先增加了PHC管桩桩尖的强度和刚度,其次在PHC管桩8下沉的过程中,起定位作用,防止管桩因孤石、硬砂层等的不均匀受力而导致桩尖跑偏。如图1至图3所示,每个斜撑杆4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锯齿块5。所述锯齿块5可以采用钢材制作而成,制作完成后,锯齿块5焊接在斜撑杆4上。通过设置锯齿块5,有利于桩尖穿透孤石、硬砂层;当将桩尖安装至管桩的底端后,能提高PHC管桩8在施打时对土层的穿透能力。为了进一步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制作PHC管桩桩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制作直径为D1的圆盘形封板(1),制作外径为D2的圆柱形桩尖主体(2),制作圆锥形的桩尖头部(3),制作至少三个长条形的斜撑杆(4),制作若干个锯齿块(5);其中,D2<D1;/nS2、将桩尖头部(3)与桩尖主体(2)的一端固定连接,将封板(1)与桩尖主体(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并保证封板(1)的中心线、桩尖主体(2)的中心线和桩尖头部(3)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nS3、在每个斜撑杆(4)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固定至少两个锯齿块(5);/nS4、将至少三个斜撑杆(4)圆周均布设置在桩尖主体(2)的周围,并将斜撑杆(4)的一端与桩尖主体(2)固定连接,将斜撑杆(4)的另一端与封板(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制作PHC管桩桩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直径为D1的圆盘形封板(1),制作外径为D2的圆柱形桩尖主体(2),制作圆锥形的桩尖头部(3),制作至少三个长条形的斜撑杆(4),制作若干个锯齿块(5);其中,D2<D1;
S2、将桩尖头部(3)与桩尖主体(2)的一端固定连接,将封板(1)与桩尖主体(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并保证封板(1)的中心线、桩尖主体(2)的中心线和桩尖头部(3)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S3、在每个斜撑杆(4)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固定至少两个锯齿块(5);
S4、将至少三个斜撑杆(4)圆周均布设置在桩尖主体(2)的周围,并将斜撑杆(4)的一端与桩尖主体(2)固定连接,将斜撑杆(4)的另一端与封板(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PHC管桩桩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还包括制作加强件(6),所述加强件(6)的数量与斜撑杆(4)的数量相等;
在步骤S3中,还包括将加强件(6)以桩尖主体(2)为中心、圆周均布固定在封板(1)上;
在步骤S4中,所述斜撑杆(4)的另一端通过加强件(6)与封板(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作PHC管桩桩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6)为长条形结构,在步骤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磊王进于闯余江利施珽林科海邓小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