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笼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4663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筋笼支撑领域,针对支撑架安装与拆卸困难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钢筋笼支撑架,该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钢筋笼支撑架,包括钢筋笼,钢筋笼内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其特征是: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可拆卸连接有连接件,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可拆卸连接于钢筋笼内部,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均与钢筋笼轴向垂直,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分别与钢筋笼上的钢筋进行固定的固定件,通过连接件和固定件的设置,使得对连接件进行操作即可完成对支撑杆的连接和拆卸,通过将固定件与钢筋进行固定与分离,便于支撑架安装于钢筋笼中以及从钢筋笼中拆卸,安装与拆卸方便。

A support frame for steel c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笼支撑架
本技术涉及钢筋笼支撑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钢筋笼支撑架。
技术介绍
钢筋笼支撑架是建筑工程中吊装及运输过程中支撑钢筋笼骨架,使钢筋笼不易变形的支撑结构。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十字支撑杆直接焊接在钢筋笼内侧,通过十字支撑杆对钢筋笼进行支撑固定。但是,在对钢筋笼内部焊接十字支撑杆时需要逐个进行焊接,并且在钢筋笼下笼的过程时,也需要将十字支撑杆通过撬棍逐个拆出,操作困难繁琐,费时费力,同时,焊接以及拆出有可能对钢筋笼的形状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笼支撑架,具有便于安装与拆卸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筋笼支撑架,包括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内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可拆卸连接有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可拆卸连接于钢筋笼内部,所述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均与钢筋笼轴向垂直,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分别与所述钢筋笼上的钢筋进行固定的固定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钢筋笼进行支撑或者拆卸时,通过将支撑杆上的固定件分别与钢筋进行固定或者将固定件分别从钢筋上拆下,使得支撑杆固定连接于钢筋笼内部或者与钢筋笼分离,有利于支撑杆与钢筋的固定和拆卸灵活,通过在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可拆卸连接有连接件,使得直接操作连接件即可完成对支撑杆的安装或者分离,有利于支撑杆安装与拆卸的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撑杆中间位置开设有供所述连接件通过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支撑杆中间位置开设有与所述连接件进行卡接的卡接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两个支撑杆进行连接时,通过将第一支撑杆的连接孔与第二支撑杆的卡接槽正对,使得连接件能够通过连接孔与卡接槽进行卡接,有利于支撑杆之间的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两端内部均开设有螺纹套筒,同一支撑杆上的所述螺纹套筒关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称,所述螺纹套筒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露出所述螺纹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板,所述固定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旋板远离所述螺纹杆的一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支撑杆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使得能够通过调节支撑杆的长度从而对内径较大的钢筋笼进行支撑,有利于支撑架对于内径不同的钢筋笼进行重复使用,通过将固定件转动连接于旋板,使得旋板在调节螺纹杆后,通过转动固定件能够对其位置进行调整,从而使得旋板转动任意角度之后固定件均能够与钢筋进行固定,有利于对固定件的位置进行调整,操作灵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旋板远离所述螺纹杆一侧的夹块,所述夹块远离所述旋板的一侧上铰接有夹紧机构,所述夹块两侧分别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分别螺纹连接有压紧所述夹紧机构的顶丝。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固定件与钢筋进行固定时,通过将钢筋夹紧于夹紧机构中,使得夹块上的顶丝对夹紧机构进行进一步的夹紧固定,有利于更好地将钢筋与固定件进行固定,不易松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分别铰接于所述夹块远离所述旋板一侧的夹环,所述夹环关于所述夹块铰接处对称,所述夹块侧壁与所述夹环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夹环对称设置以及在夹块侧壁与夹环之间分别固定连接弹簧,使得钢筋在夹紧的过程中受力均匀,且弹簧在夹住钢筋的时候能够进行更好地对其进行抱合,减少夹环对钢筋夹紧时需要调整夹环位置的繁琐操作步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包括插接杆,所述插接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板,所述插接杆上滑动连接有抵接板,所述圆板与所述抵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插接杆另一端分别向外延伸有两个相对的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卡接槽配合卡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支撑杆进行连接时,将插接杆上的凸块通过连接孔到达卡接槽中,通过转动圆板,使得凸块与卡接槽进行配合卡接,当对支撑杆进行拆卸时,转动圆板,使得凸块与卡接槽脱离卡接,凸块在弹簧的作用力下从卡接槽中弹出,有利于对支撑杆之间的连接和拆卸操作更加便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圆板远离所述插接杆的一侧开设有可供手指插入的转动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圆板进行转动时,将手指插入转动槽中直接进行转动,有利于对连接件的操作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所述转动槽开口处分别倒有圆角。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转动槽开口处倒有圆角,使得手指对转动槽进行操作时不易因为转动槽开口的边缘而割伤,有利于保护手指的安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撑杆中间位置套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同且正对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支撑杆中间位置套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靠近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孔正对的连通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上分别套接有第一连接块以及第二连接块,使得当第二支撑杆与钢筋固定时,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进行对准拼接,使得第一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之间的连接更加方便,有利于提高连接支撑杆的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板外周测设置有防滑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旋板外周测设置有防滑纹,使得在转动旋板时能够增大手部与旋板之间的摩擦力,便于对支撑杆的长度进行调节。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支撑件之间可拆卸连接有连接件且在支撑杆两端设置有固定件,使得对连接件进行操作即可完成对支撑杆的连接和拆卸,并且通过将固定件与钢筋进行固定分离,便于支撑架安装于钢筋笼内部以及从钢筋笼中拆卸,安装与拆卸方便;2.通过在夹块侧壁与夹环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弹簧,使得夹环在夹紧钢筋时在弹簧作用下能够对钢筋进行更好地抱合,减少对夹环位置调整的操作,有利于提高操作夹环与钢筋固定的效率;3.通过在连接件的圆板上开设有开口处倒圆角的转动槽,使得通过手指插入转动槽即可对连接件进行操作,操作方便且保护手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支撑架的爆炸图;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图4为固定件的爆炸图。图中:1、钢筋笼;2、支撑架;21、第一支撑杆;211、第一连接孔;212、第一连接块;213、第二连接孔;22、第二支撑杆;221、卡接槽;222、第二连接块;223、连通槽;23、螺纹杆;24、旋板;3、连接件;31、插接杆;32、圆板;321、转动槽;322、圆角;33、第一弹簧;34、抵接板;35、凸块;4、固定件;41、夹块;42、夹紧机构;421、夹环;422、第二弹簧;423、顶丝。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钢筋笼支撑架,参照图1,包括钢筋笼1,钢筋笼1内部可拆卸连接有若干支撑架2,支撑架2包括呈“十”字形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笼支撑架,包括钢筋笼(1),所述钢筋笼(1)内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杆(21)以及第二支撑杆(22),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支撑杆(21)与所述第二支撑杆(22)之间可拆卸连接有连接件(3),所述第一支撑杆(21)以及第二支撑杆(22)可拆卸连接于钢筋笼(1)内部,所述第一支撑杆(21)以及第二支撑杆(22)均与钢筋笼(1)轴向垂直,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一支撑杆(21)、所述第二支撑杆(22)分别与所述钢筋笼(1)上的钢筋进行固定的固定件(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笼支撑架,包括钢筋笼(1),所述钢筋笼(1)内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杆(21)以及第二支撑杆(22),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支撑杆(21)与所述第二支撑杆(22)之间可拆卸连接有连接件(3),所述第一支撑杆(21)以及第二支撑杆(22)可拆卸连接于钢筋笼(1)内部,所述第一支撑杆(21)以及第二支撑杆(22)均与钢筋笼(1)轴向垂直,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一支撑杆(21)、所述第二支撑杆(22)分别与所述钢筋笼(1)上的钢筋进行固定的固定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笼支撑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支撑杆(21)中间位置开设有供所述连接件(3)通过的第一连接孔(211),所述第二支撑杆(22)中间位置开设有与所述连接件(3)进行卡接的卡接槽(2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笼支撑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支撑杆(21)与所述第二支撑杆(22)两端内部均开设有螺纹套筒,同一支撑杆上的所述螺纹套筒关于所述第一连接孔(211)对称,所述螺纹套筒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3),所述螺纹杆(23)露出所述螺纹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板(24),所述固定件(4)转动连接于所述旋板(24)远离所述螺纹杆(23)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筋笼支撑架,其特征是:所述固定件(4)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旋板(24)远离所述螺纹杆(23)一侧的夹块(41),所述夹块(41)远离所述旋板(24)的一侧上铰接有夹紧机构(42),所述夹块(41)两侧分别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分别螺纹连接有压紧所述夹紧机构(42)的顶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辉祥练博伦陈钊曾凡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厚普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