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机械用导丝轮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4718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机械用导丝轮组件,包括:导丝轮和导丝轮轴,在导丝轮上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为单端封闭的盲孔,在盲孔内壁上固定有衬套,在衬套的一端与盲孔的封闭端所形成的空间里内置有E型开口簧片组件,所述导丝轮轴的一端插入所述衬套并穿过盲孔封闭端处的E型开口簧片组件,以实现导丝轮轴的轴向限位及导丝轮轴与导丝轮转动,在导丝轮轴的另一端设有用于阻挡飞絮的盖板,在盖板上设有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使导丝轮与导丝轮轴在相对密闭环境下转动,从而有效阻挡短纤棉絮和浮尘进入导丝轮旋转区域且便于清理、并具转动灵活优点。

A guide wheel assembly for textile machin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机械用导丝轮组件
本技术涉及纺织配件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纺织机械用导丝轮组件。
技术介绍
导丝轮组合件使用于纺织机械的导丝装置中,其导丝轮在纺丝过程中起着导引芯丝的作用,具体来说,参照图1和图2,传统的导丝轮组合件包括螺栓轴、铆接在螺栓轴一端的轴承13,轴承另一端安装端盖,并用挡圈14锁紧,螺栓轴的另一端连接到固定支架的长螺帽上,轴承安装在导丝轮的中心孔中。在生产过程中,端盖无法有效阻挡工厂空气中的短纤棉絮和浮尘进入导丝轮的轴承中,由于进入轴承的短纤棉絮和浮尘难以清理,从而使轴承卡死、失效,导致导丝轮回转不灵活甚至停转,影响纱线质量并且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能使导丝轮与导丝轮轴在相对密闭环境下转动,从而有效阻挡短纤棉絮和浮尘进入导丝轮旋转区域且便于清理、并具转动灵活优点的纺织机械用导丝轮组件。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一种纺织机械用导丝轮组件,包括:导丝轮和导丝轮轴,在导丝轮上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为单端封闭的盲孔,在盲孔内壁上固定有衬套,在衬套的一端与盲孔的封闭端所形成的空间里内置有E型开口簧片组件,所述导丝轮轴的一端插入所述衬套并穿过盲孔封闭端处的E型开口簧片组件,以实现导丝轮轴的轴向限位及导丝轮轴与导丝轮转动,在导丝轮轴的另一端设有用于阻挡飞絮的盖板,在盖板上设有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利用导丝轮上单端封闭的盲孔内的衬套、插入衬套的导丝轮轴以及设于导丝轮轴上的盖板,并利用E型开口簧片对导丝轮轴施加的作用力,将盖板盖合在盲孔的开口处和衬套上,以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使得导丝轮与导丝轮轴之间的相对转动在所述相对封闭的空间中进行,这样就避免了短纤棉絮和浮尘进入导丝轮与导丝轮轴之间,有效地阻挡导致导丝轮转动失效的短纤棉絮和浮尘进入导丝轮旋转区域,从而确保导丝轮长时间运转灵活。具体来说,为了解决短纤棉絮和浮尘等进入导丝轮与导丝轮轴之间并导致导丝轮被卡住、停转的问题,就得将导丝轮及导丝轮轴的相对转动部分隔离起来即将导丝轮及导丝轮轴的相对转动部分置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而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就是由导丝轮上单端封闭的盲孔内的衬套以及带有盖板并插入衬套的导丝轮轴组成,当将导丝轮轴插到底后,导丝轮轴上的盖板就会覆盖并压住单端封闭的盲孔的开口端,形成由盲孔和盖在盲孔开口端上的盖板所围合的相对封闭的空间,然而,在纺丝的过程中,纱线带动导丝轮旋转,因此,导丝轮应该能够在导丝轮轴上转动,盖在导丝轮及其盲孔内的衬套上的导丝轮轴上的盖板既要实现所谓的盖紧导丝轮上的盲孔以形成封闭空间,同时又要保证盖紧这一措施不会阻止甚至影响在纱线微小作用力带动下的导丝轮的转动运动,即:既要使盖板盖紧导丝轮上的盲孔以形成封闭空间,又要保证这一所谓的盖紧不会阻止导丝轮的转动,并且,保证盖板与导丝轮之间在整个纺丝过程中始终维持着这种“不松不紧”的状态,本技术的内置导丝轮内的E型开口簧片组件则解决了这种“不松不紧”的技术问题,使得导丝轮既能在盖板的贴合下保持灵活转动,又能封闭导丝轮上盲孔的开口端以避免短纤棉絮和浮尘的进入,因此,E型开口簧片组件的作用或功能在于,所述E型开口簧片组件用于保证套在导丝轮轴上的导丝轮灵活转动前提下,通过导丝轮轴将盖板扣合在导丝轮上的盲孔的开口端上以使处于相对转动状态中的导丝轮与盖板保持贴合并形成封闭空间。(2)锥状导引罩的技术措施能够有利于短纤棉絮和浮尘的向外排斥,避免短纤棉絮和浮尘等飞絮缠绕在导丝轮、导丝轮上,以保持导丝轮灵活运转。(3)盖板盖住导丝轮上的盲孔后,本技术又设置了环形飞絮接纳腔,尤其是盖板的外周壁面与环形飞絮接纳腔的内周壁面在维持转动关系下贴合,可以进一步阻止短纤棉絮和浮尘进入并影响导丝轮正常运转,即使可能有少量的短纤棉絮和浮尘等飞絮从盖板的外周壁面与环形飞絮接纳腔的内周壁面进入,这些飞絮也通常落入环形飞絮接纳腔。(4)环形突起的作用在于其能更好地协调导丝轮运转的灵活性与相对封闭空间的密闭性之间的矛盾。环形突起使转动部件与不转动的盖板的接触面积减小,盖板对(导丝轮)转动部件的阻力随之减小,为导丝轮运转的灵活性与相对封闭空间的密闭性的协调提供了更大的余地(详见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的描述)。(5)本技术具有拆卸和安装方便、易于清理的优点。本技术采用E型开口簧片组件将导丝轮及导丝轮轴组合在一起,最终形成纺织机械用导丝轮组件,安装时只需将导丝轮轴插入导丝轮和E型开口簧片组件便可完成,拆卸只需将导丝轮轴从中拔出即可,整个过程无需机械甚至无需任何工具,而仅用人手即可完成,可见其拆卸和安装十分方便;基于拆卸和安装方便的优势,当拔出导丝轮轴但导丝轮轴又未被拔离导丝轮的时候,盖板与环形飞絮接纳腔之间的间隙变大,通过气吹即可清理掉环形飞絮接纳腔的飞絮且飞絮不会进入衬套内(因为此时导丝轮轴任然堵着衬套内孔),当导丝轮轴被完全拔离导丝轮的时候,可能容纳或集聚飞絮的转动空间被完全打开,通过气吹即可完成飞絮的清理,可见,本技术的飞絮清理很简单、很方便。(6)本技术采用衬套和E型开口簧片后,实现了导丝轮的无轴承运转,E型开口簧片有效防止了导丝轮的脱落和轴向串动。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导丝轮组件结构主视图,其中,13为轴承,14为挡圈。图2为传统导丝轮组件结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右视图。图5为本技术使用状态图。图6为本技术局的间隙调整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纺织机械用导丝轮组件,包括:导丝轮4和导丝轮轴7,在导丝轮4上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为单端封闭的盲孔6,在盲孔内壁上固定有衬套9,在衬套9的一端与盲孔6的封闭端所形成的空间里内置有E型开口簧片组件8,所述导丝轮轴7的一端插入所述衬套9并穿过盲孔封闭端处的E型开口簧片组件8,以实现导丝轮轴7的轴向限位及导丝轮轴7与导丝轮4转动,在导丝轮轴7的另一端设有用于阻挡飞絮的盖板2,在盖板2上设有轴1。参照图1,中心孔为单端封闭的盲孔6后,在盲孔6置入E型开口簧片组件8,然后将压入衬套9,使E型开口簧片组件8被固定在衬套9与盲孔底部,导丝轮轴7插入导丝轮4中心孔或是将导丝轮4套入导丝轮轴7时,导丝轮轴7就会经过衬套9和E型开口簧片组件8,甚至进入盲孔底部,E型开口簧片组件8则夹住导丝轮轴7,以阻止导丝轮轴7在导丝轮转动时回抽并实现自锁,E型开口簧片组件8通过导丝轮轴7为盖板2密封盲孔6或衬套9提供压力;E型开口簧片组件8还可以适度协调盲孔6或衬套9的密闭性与导丝轮的灵活性,参照图6,将导丝轮轴7插入衬套9和E型开口簧片组件8的力F越大(盖板压得越紧),盖板2与盲孔端面或衬套端面的间隙S就越小,E型开口簧片组件8则适时地夹住导丝轮轴7以保持盖板2与盲孔端面或衬套端面之间的小间隙,密闭性则得以提高,而导丝轮的灵活性则会有所下降;如果想使导丝轮转动得更加灵活,只要将间隙S放得大一些即可实现,但代价是略微损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机械用导丝轮组件,包括:导丝轮(4)和导丝轮轴(7),在导丝轮(4)上设有中心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孔为单端封闭的盲孔(6),在盲孔内壁上固定有衬套(9),在衬套(9)的一端与盲孔(6)的封闭端所形成的空间里内置有E型开口簧片组件(8),所述导丝轮轴(7)的一端插入所述衬套(9)并穿过盲孔封闭端处的E型开口簧片组件(8),以实现导丝轮轴(7)的轴向限位及导丝轮轴(7)与导丝轮(4)转动,在导丝轮轴(7)的另一端设有用于阻挡飞絮的盖板(2), 在盖板(2)上设有轴(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机械用导丝轮组件,包括:导丝轮(4)和导丝轮轴(7),在导丝轮(4)上设有中心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孔为单端封闭的盲孔(6),在盲孔内壁上固定有衬套(9),在衬套(9)的一端与盲孔(6)的封闭端所形成的空间里内置有E型开口簧片组件(8),所述导丝轮轴(7)的一端插入所述衬套(9)并穿过盲孔封闭端处的E型开口簧片组件(8),以实现导丝轮轴(7)的轴向限位及导丝轮轴(7)与导丝轮(4)转动,在导丝轮轴(7)的另一端设有用于阻挡飞絮的盖板(2),在盖板(2)上设有轴(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机械用导丝轮组件,其特征在于,盖板(2)为锥状导引罩(21)且锥状导引罩(21)的锥体形状用于将飞絮引导并排斥至导丝轮的转动区域之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纺织机械用导丝轮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导丝轮(4)上设有环形飞絮接纳腔(41),所述盖板(2)部分或全部落入环形飞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启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卓鹏智能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