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减小冲击力的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4477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减小冲击力的电梯,包括电梯罩,所述电梯罩的内顶部设有隔板,所述电梯罩的内部设有位于所述隔板下方的电梯本体,所述隔板的两侧对称设有开孔,所述电梯本体外部底端和顶端对称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电梯本体的内底端设有踏板,所述踏板的底端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电梯本体底端连接的减震机构,所述隔板的顶端中部对称设有基座,其中一个所述基座与电机连接。有益效果:有效的缓解了踏板对电梯本体底部的挤压以及电梯本体分别对电梯罩和隔板产生的挤压,进而有效的缓解了电梯本体在急速运动过程中的冲击力,进而有效的提高了电梯本体工作时的稳定性,进而为使用者提高了安全度。

A kind of elevator which can reduce the impact fo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减小冲击力的电梯
本技术涉及电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能减小冲击力的电梯。
技术介绍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电梯也在走进千家万户,目前的电梯结构单一,功能较为简单,电梯常常启动停止时,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影响到电梯内部人员的安全性,给人以不舒适感,降低了电梯的使用效果。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能减小冲击力的电梯,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能减小冲击力的电梯,包括电梯罩,所述电梯罩的内顶部设有隔板,所述电梯罩的内部设有位于所述隔板下方的电梯本体,所述隔板的两侧对称设有开孔,所述电梯本体外部底端和顶端对称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电梯本体的内底端设有踏板,所述踏板的底端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电梯本体底端连接的减震机构,所述隔板的顶端中部对称设有基座,其中一个所述基座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有齿轮一和位于所述齿轮一一侧的收卷轮一,其中另一个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齿轮一啮合连接的齿轮二,所述齿轮二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收卷轮一平齐设置的收卷轮二,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均设有位于所述开孔上方的限位轮一和限位轮二,所述电梯本体的顶端两侧分别均设有衔接轮一和衔接轮二,所述衔接轮一位于所述限位轮一下方,所述衔接轮二位于所述限位轮二下方,所述收卷轮一与所述衔接轮一之间通过环绕所述限位轮一的收卷绳一连接,所述收卷轮二与所述衔接轮二之间通过环绕所述限位轮二的收卷绳二连接,所述电梯本体的两侧底端中间位置均设有滑轮。进一步的,所述电梯罩的两侧底部设有与所述滑轮相适配的滑槽。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定盒,所述固定盒为一侧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开口与所述电梯本体相适配,所述电梯本体的底端和顶端中间位置均设有第一卡座,所述第一卡座的两侧对称设有摆动杆一和摆动杆二,所述固定盒的内底端设有滑杆,所述滑杆上均套设有与所述摆动杆一和所述摆动杆二连接的第二卡座,且所述滑杆上套设有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卡座相远离侧面的弹簧一。进一步的,所述滑杆为阶梯形结构,所述滑杆的中间位置套设有与所述固定盒内底端连接的支撑座。进一步的,所述滑杆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固定盒内壁连接的固定栓座。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与所述踏板底端连接的子管,所述子管的外部套设有母管,所述母管的内部设有位于所述子管下方的弹簧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电机、齿轮一、收卷轮一、齿轮二、收卷轮二、限位轮一、限位轮二、衔接轮一、衔接轮二、收卷绳二和收卷绳一的配合设置,便于使得电梯本体在电梯罩的内部进行上下移动,进而可以缓解电梯本体在急速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冲击力,同时配合设置的减震机构和缓冲机构,有效的缓解了踏板对电梯本体底部的挤压以及电梯本体分别对电梯罩和隔板产生的挤压,进而有效的缓解了电梯本体在急速运动过程中的冲击力,进而有效的提高了电梯本体工作时的稳定性,进而为使用者提高了安全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能减小冲击力的电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能减小冲击力的电梯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能减小冲击力的电梯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梯罩;2、隔板;3、电梯本体;4、开孔;5、缓冲机构;6、踏板;7、减震机构;8、基座;9、电机;10、齿轮一;11、收卷轮一;12、齿轮二;13、收卷轮二;14、限位轮一;15、限位轮二;16、衔接轮一;17、衔接轮二;18、收卷绳二;19、收卷绳一;20、滑轮;21、滑槽;22、第一卡座;23、摆动杆一;24、摆动杆二;25、滑杆;26、第二卡座;27、弹簧一;28、子管;29、母管;30、弹簧二;31、固定盒。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减小冲击力的电梯。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能减小冲击力的电梯,包括电梯罩1,所述电梯罩1的内顶部设有隔板2,所述电梯罩1的内部设有位于所述隔板2下方的电梯本体3,所述隔板2的两侧对称设有开孔4,所述电梯本体3外部底端和顶端对称设有缓冲机构5,所述电梯本体3的内底端设有踏板6,所述踏板6的底端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电梯本体3底端连接的减震机构7,所述隔板2的顶端中部对称设有基座8,其中一个所述基座8与电机9连接,所述电机9的输出轴上套设有齿轮一10和位于所述齿轮一10一侧的收卷轮一11,其中另一个所述基座8上设有与所述齿轮一10啮合连接的齿轮二12,所述齿轮二12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收卷轮一11平齐设置的收卷轮二13,所述隔板2的两侧分别均设有位于所述开孔4上方的限位轮一14和限位轮二15,所述电梯本体3的顶端两侧分别均设有衔接轮一16和衔接轮二17,所述衔接轮一16位于所述限位轮一14下方,所述衔接轮二17位于所述限位轮二15下方,所述收卷轮一11与所述衔接轮一16之间通过环绕所述限位轮一14的收卷绳一19连接,所述收卷轮二13与所述衔接轮二17之间通过环绕所述限位轮二15的收卷绳二18连接,所述电梯本体3的两侧底端中间位置均设有滑轮20。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电机9、齿轮一10、收卷轮一11、齿轮二12、收卷轮二13、限位轮一14、限位轮二15、衔接轮一16、衔接轮二17、收卷绳二18和收卷绳一19的配合设置,便于使得电梯本体3在电梯罩1的内部进行上下移动,进而可以缓解电梯本体3在急速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冲击力,同时配合设置的减震机构7和缓冲机构5,有效的缓解了踏板6对电梯本体3底部的挤压以及电梯本体3分别对电梯罩1和隔板2产生的挤压,进而有效的缓解了电梯本体3在急速运动过程中的冲击力,进而有效的提高了电梯本体3工作时的稳定性,进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减小冲击力的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罩(1),所述电梯罩(1)的内顶部设有隔板(2),所述电梯罩(1)的内部设有位于所述隔板(2)下方的电梯本体(3),所述隔板(2)的两侧对称设有开孔(4),所述电梯本体(3)外部底端和顶端对称设有缓冲机构(5),所述电梯本体(3)的内底端设有踏板(6),所述踏板(6)的底端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电梯本体(3)底端连接的减震机构(7),所述隔板(2)的顶端中部对称设有基座(8),其中一个所述基座(8)与电机(9)连接,所述电机(9)的输出轴上套设有齿轮一(10)和位于所述齿轮一(10)一侧的收卷轮一(11),其中另一个所述基座(8)上设有与所述齿轮一(10)啮合连接的齿轮二(12),所述齿轮二(12)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收卷轮一(11)平齐设置的收卷轮二(13),所述隔板(2)的两侧分别均设有位于所述开孔(4)上方的限位轮一(14)和限位轮二(15),所述电梯本体(3)的顶端两侧分别均设有衔接轮一(16)和衔接轮二(17),所述衔接轮一(16)位于所述限位轮一(14)下方,所述衔接轮二(17)位于所述限位轮二(15)下方,所述收卷轮一(11)与所述衔接轮一(16)之间通过环绕所述限位轮一(14)的收卷绳一(19)连接,所述收卷轮二(13)与所述衔接轮二(17)之间通过环绕所述限位轮二(15)的收卷绳二(18)连接,所述电梯本体(3)的两侧底端中间位置均设有滑轮(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减小冲击力的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罩(1),所述电梯罩(1)的内顶部设有隔板(2),所述电梯罩(1)的内部设有位于所述隔板(2)下方的电梯本体(3),所述隔板(2)的两侧对称设有开孔(4),所述电梯本体(3)外部底端和顶端对称设有缓冲机构(5),所述电梯本体(3)的内底端设有踏板(6),所述踏板(6)的底端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电梯本体(3)底端连接的减震机构(7),所述隔板(2)的顶端中部对称设有基座(8),其中一个所述基座(8)与电机(9)连接,所述电机(9)的输出轴上套设有齿轮一(10)和位于所述齿轮一(10)一侧的收卷轮一(11),其中另一个所述基座(8)上设有与所述齿轮一(10)啮合连接的齿轮二(12),所述齿轮二(12)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收卷轮一(11)平齐设置的收卷轮二(13),所述隔板(2)的两侧分别均设有位于所述开孔(4)上方的限位轮一(14)和限位轮二(15),所述电梯本体(3)的顶端两侧分别均设有衔接轮一(16)和衔接轮二(17),所述衔接轮一(16)位于所述限位轮一(14)下方,所述衔接轮二(17)位于所述限位轮二(15)下方,所述收卷轮一(11)与所述衔接轮一(16)之间通过环绕所述限位轮一(14)的收卷绳一(19)连接,所述收卷轮二(13)与所述衔接轮二(17)之间通过环绕所述限位轮二(15)的收卷绳二(18)连接,所述电梯本体(3)的两侧底端中间位置均设有滑轮(20)。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年吴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凯帝斯电梯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