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石墨烯氧化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4476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石墨烯氧化池,包括外层氧化罐体,所述外层氧化罐体的内侧设置有内层氧化罐体,所述外层氧化罐体和内层氧化罐体之间设置有电加热片,所述内层氧化罐体的内部侧壁上设置有排气槽,所述内层氧化罐体的底端设置有底端出气槽,所述外层氧化罐体的顶端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底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搅拌转轴,所述搅拌转轴贯穿于内层氧化罐体的中轴位置处,本发明专利技术内搅拌罩内侧液体流速加快,液压降低,内搅拌罩外部的液体通过圆形漏液槽流入到内搅拌罩形成环流,避免了使用石墨烯氧化池时,石墨烯氧化池难以使得内层氧化罐体内的液体充分上下翻滚搅拌,影响石墨烯氧化池的使用效果的问题。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aphene oxidation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环保石墨烯氧化池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墨烯氧化池
,具体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石墨烯氧化池。
技术介绍
石墨烯作为一种性能优越的新型碳材料料,已广泛的运用到电子设备领域,在制作石墨烯的过程中,通常是由石墨跟强酸氧化,再经还原,从而得到石墨烯,石墨烯作为一种性能优越的新型碳材料料,已广泛的运用到电子设备领域,在制作石墨烯的过程中,通常是由石墨跟强酸氧化,再经还原,从而得到石墨烯。专利号为201821039954.3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制备氧化池,通过出料板使得原料分散出料,通过搅拌叶搅拌原料,但使用过程中出料板流出的原料只位于氧化池中层,缺少上下搅拌装置使得原料更加均匀的混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石墨烯氧化池,解决了避免了使用石墨烯氧化池时,石墨烯氧化池难以使得内层氧化罐体内的液体充分上下翻滚搅拌,影响石墨烯氧化池的使用效果,以及使用石墨烯氧化池时,石墨烯氧化池难以充分利用加热片热量,使得内部物料可被充分均匀的加热,影响石墨烯氧化池使用的节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石墨烯氧化池,以解决使用现有石墨烯氧化池时,石墨烯氧化池难以使得内层氧化罐体内的液体充分上下翻滚搅拌,以及石墨烯氧化池难以充分利用加热片热量,使得内部物料可被充分均匀的加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环保石墨烯氧化池,包括外层氧化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氧化罐体的内侧设置有内层氧化罐体,所述外层氧化罐体和内层氧化罐体之间设置有电加热片,所述内层氧化罐体的内部侧壁上设置有排气槽,所述内层氧化罐体的底端设置有底端出气槽,所述外层氧化罐体的顶端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底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搅拌转轴,所述搅拌转轴贯穿于内层氧化罐体的中轴位置处,所述搅拌转轴的外侧设置有内搅拌罩和搅拌扇,所述搅拌扇位于内搅拌罩的内侧,所述内搅拌罩的顶端和侧壁上开设有圆形漏液槽。优选的,所述外层氧化罐体的顶端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进气端连接有耐酸碱气泵。优选的,所述耐酸碱气泵的进入端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末端连接有加料罐,所述加料罐的底端连接有底端传料管。优选的,所述加料罐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密封活塞,所述加料罐的一侧贯穿有L型排液管。优选的,所述密封活塞移动到加料罐的内侧顶端时的高度与进气管和加料罐连接处相等,所述L型排液管和加料罐连接处高度低于进气管和加料罐连接处高度。优选的,所述外层氧化罐体的一侧设置有加料罐,所述加料罐的底端通过管道连接有耐酸碱液泵,所述耐酸碱液泵的底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底端排液管。优选的,所述排气槽共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排气槽呈矩形阵列状分布于内层氧化罐体的内侧。优选的,所述底端排液管贯穿于内层氧化罐体的侧壁并延伸至内层氧化罐体的内侧。优选的,所述外层氧化罐体的底端设置有减震支架。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使用者将原料加入到加料罐内,通过耐酸碱液泵泵入到内层氧化罐体内,接通装置电源,内搅拌罩和搅拌扇转动,搅拌扇带动加入原料和氧化池内物料搅拌,内搅拌罩内侧液体流速加快,液压降低,内搅拌罩外部的液体通过圆形漏液槽流入到内搅拌罩形成环流,使得内层氧化罐体内的液体充分混合,避免了使用石墨烯氧化池时,石墨烯氧化池难以使得内层氧化罐体内的液体充分上下翻滚搅拌,影响石墨烯氧化池的使用效果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使用者可通过L型排液管添加物料,当反应需要气体时,接通耐酸碱气泵的电源,耐酸碱气泵将加料罐内部,密封活塞上方的空气泵入到内层氧化罐体和外层氧化罐体之间,气体将电加热片的热量带入到内层氧化罐体内的物料,充分加热物料,搅拌过程中产生过多泡沫时,过多泡沫流到加料罐内,加料罐内的密封活塞推到顶端时,进气管的连接段被封堵,停止泵入气体,L型排液管此时也可用于排除废泡,避免了使用石墨烯氧化池时,石墨烯氧化池难以充分利用加热片热量,使得内部物料可被充分均匀的加热,影响石墨烯氧化池使用的节能性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外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内搅拌罩结构示意图。图中:1-排气槽,2-内搅拌罩,3-电加热片,4-内层氧化罐体,5-外层氧化罐体,6-进气管,7-耐酸碱气泵,8-搅拌电机,9-进气管,10-加料罐,11-密封活塞,12-L型排液管,13-底端传料管,14-加料罐,15-耐酸碱液泵,16-搅拌扇,17-底端出气槽,18-底端排液管,19-减震支架,20-搅拌转轴,21-圆形漏液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环保石墨烯氧化池,包括外层氧化罐体5,其特征在于:外层氧化罐体5的内侧设置有内层氧化罐体4,外层氧化罐体5和内层氧化罐体4之间设置有电加热片3,内层氧化罐体4的内部侧壁上设置有排气槽1,内层氧化罐体4的底端设置有底端出气槽17,外层氧化罐体5的顶端设置有搅拌电机8,搅拌电机8的底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搅拌转轴20,搅拌转轴20贯穿于内层氧化罐体4的中轴位置处,搅拌转轴20的外侧设置有内搅拌罩2和搅拌扇16,搅拌扇16位于内搅拌罩2的内侧,内搅拌罩2的顶端和侧壁上开设有圆形漏液槽21。外层氧化罐体5的顶端连接有进气管6,进气管6的进气端连接有耐酸碱气泵7。耐酸碱气泵7的进入端连接有进气管9,进气管9的末端连接有加料罐10,所述加料罐10的底端连接有底端传料管13。加料罐10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密封活塞11,加料罐10的一侧贯穿有L型排液管12。密封活塞11移动到加料罐10的内侧顶端时的高度与进气管9和加料罐10连接处相等,L型排液管12和加料罐10连接处高度低于进气管9和加料罐10连接处高度。外层氧化罐体5的一侧设置有加料罐14,加料罐14的底端通过管道连接有耐酸碱液泵15,耐酸碱液泵15的底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底端排液管18。排气槽1共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排气槽1呈矩形阵列状分布于内层氧化罐体4的内侧。底端排液管18贯穿于内层氧化罐体4的侧壁并延伸至内层氧化罐体4的内侧。外层氧化罐体5的底端设置有减震支架19。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使用者将原料加入到加料罐14内,通过耐酸碱液泵15泵入到内层氧化罐体4内,接通装置电源,内搅拌罩2和搅拌扇16转动,搅拌扇16带动加入原料和氧化池内物料搅拌,内搅拌罩2内侧液体流速加快,液压降低,内搅拌罩2外部的液体通过圆形漏液槽21流入到内搅拌罩2形成环流,使得内层氧化罐体4内的液体充分混合,同时,使用者可通过L型排液管12添加物料,当反应需要气体时,接通耐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环保石墨烯氧化池,包括外层氧化罐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氧化罐体(5)的内侧设置有内层氧化罐体(4),所述外层氧化罐体(5)和内层氧化罐体(4)之间设置有电加热片(3),所述内层氧化罐体(4)的内部侧壁上设置有排气槽(1),所述内层氧化罐体(4)的底端设置有底端出气槽(17),所述外层氧化罐体(5)的顶端设置有搅拌电机(8),所述搅拌电机(8)的底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搅拌转轴(20),所述搅拌转轴(20)贯穿于内层氧化罐体(4)的中轴位置处,所述搅拌转轴(20)的外侧设置有内搅拌罩(2)和搅拌扇(16),所述搅拌扇(16)位于内搅拌罩(2)的内侧,所述内搅拌罩(2)的顶端和侧壁上开设有圆形漏液槽(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环保石墨烯氧化池,包括外层氧化罐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氧化罐体(5)的内侧设置有内层氧化罐体(4),所述外层氧化罐体(5)和内层氧化罐体(4)之间设置有电加热片(3),所述内层氧化罐体(4)的内部侧壁上设置有排气槽(1),所述内层氧化罐体(4)的底端设置有底端出气槽(17),所述外层氧化罐体(5)的顶端设置有搅拌电机(8),所述搅拌电机(8)的底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搅拌转轴(20),所述搅拌转轴(20)贯穿于内层氧化罐体(4)的中轴位置处,所述搅拌转轴(20)的外侧设置有内搅拌罩(2)和搅拌扇(16),所述搅拌扇(16)位于内搅拌罩(2)的内侧,所述内搅拌罩(2)的顶端和侧壁上开设有圆形漏液槽(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石墨烯氧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氧化罐体(5)的顶端连接有进气管(6),所述进气管(6)的进气端连接有耐酸碱气泵(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石墨烯氧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酸碱气泵(7)的进入端连接有进气管(9),所述进气管(9)的末端连接有加料罐(10),所述加料罐(10)的底端连接有底端传料管(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石墨烯氧化池,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中增余莉萍窦凤玲丁燕瑞李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敬天爱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