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无动力翻转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4458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材无动力翻转台,包括底架,所述底架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底架上侧设置有配重臂和翻转臂,所述配重臂与翻转臂固定连接,所述配重臂下端中部通过转轴与固定板活动连接,所述配重臂下端通过阻尼油缸与底架连接,所述配重臂内侧固定安装有配重块,所述底架两侧安装有锁扣,所述翻转臂两侧与锁扣适应位置安装有扣环,所述翻转臂上侧通过弹簧与缓冲垫连接,所述缓冲垫下侧固定连接有凸块,翻转臂两侧上设置有滑块,所述翻转臂两侧开有轨道,所述滑块通过轨道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不需要通过外部设备来进行驱动,同时在运送过程中能对板材进行固定,使用便捷高效。

A kind of plate turning table without p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材无动力翻转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生产
,特别是一种板材无动力翻转台。
技术介绍
在建筑生产中,如钢筋混凝土、水泥板等建材,在生产中需要将板材切割完整,传统技术是用吊具将板材吊起,然后旋转或者翻面,使用这种不便捷,耗时耗力,浪费时间,现需要翻转台将板材直接翻面,节约时间和人力。例如,专利号为201711239654.X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所公开的一种中密度纤维板材翻板机,包括底板、支撑架、第一气缸、翻转台以及摆动杆;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支撑架的顶部带有缓冲垫,缓冲垫与所述翻转台的底部配合,所述摆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底板铰接,另一端与固定在所述翻转台底部的固定座铰接,所述第一气缸的底部安装在所述底板与支撑架的结合处,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摆动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翻转台的上部设有若干个传动辊,所述翻转台的左侧固定有竖向支撑板,所述竖向支撑板上设有若干个万象球;在所述底板的左侧固定有支撑台。使用这种板材翻板机虽然大大的降低了产品的废品率,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气缸来进行驱动,浪费电能,同时在运送过程中不能对板材进行固定,使用不便捷,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翻转台,使用这种翻转台不需要通过气缸来进行驱动,同时在运送过程中能对板材进行固定,使用便捷高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板材无动力翻转台,包括底架,所述底架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底架上侧设置有配重臂和翻转臂,所述配重臂与翻转臂固定连接,所述配重臂下端中部通过转轴与固定板活动连接,所述配重臂下端通过阻尼油缸与底架连接,所述配重臂内侧固定安装有配重块,所述底架两侧安装有锁扣,所述翻转臂两侧与锁扣适应位置安装有扣环,所述翻转臂上侧通过弹簧与缓冲垫连接,所述缓冲垫下侧固定连接有凸块,翻转臂两侧上设置有滑块,所述翻转臂两侧开有轨道,所述滑块通过轨道与连接块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凸块为倒锥形台,所述两个连接块间有空腔。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空腔与凸块的最底面相适应。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翻转臂内设置有板材。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板材的长大于两个翻转臂的间距。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板材的宽大于两个滑块的间距。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垫上侧安装有若干吸盘。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架的左端安装有传感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感器为重力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当板材放置在翻转臂上时,通过板材的重力作用,翻转臂通过连接有固定板的转轴进行逆时针旋转,通过调节阻尼油缸的流量而控制翻转臂的翻转速度,当翻转臂旋转90°后,锁扣扣住翻转臂两侧的扣环,板材移走后,打开锁扣,在配重臂内侧配重块的重力作用下,配重臂顺时针翻转至初始位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板材无动力翻转台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板材无动力翻转台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板材无动力翻转台的左视图。图4是翻转臂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翻转臂的右视图。图6是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4中A的放大图。图中:1为底架,2为配重臂,3为翻转臂,4为凹槽,5为固定板,6为转轴,7为阻尼油缸,8为配重块,9为板材,10为锁扣,11为扣环,12为吸盘,13为弹簧,14为缓冲垫,15为凸块,16为滑块,17为连接块,18为空腔,19为轨道,20为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板材无动力翻转台,由底架1构成,所述底架1开有凹槽4,所述凹槽4内安装有固定板5,所述底架1上侧设置有配重臂2和翻转臂3,所述配重臂2与翻转臂3固定连接,所述配重臂2下端中部通过转轴6与固定板5活动连接,所述配重臂2下端通过阻尼油缸7与底架1连接,所述配重臂2内侧固定安装有配重块8,所述底架1两侧安装有锁扣10,所述翻转臂3两侧与锁扣10适应位置安装有扣环11,如图4~5所示,所述翻转臂3上侧通过弹簧13与缓冲垫14连接,所述缓冲垫14下侧固定连接有凸块15,翻转臂3两侧上设置有滑块16,所述翻转臂3两侧开有轨道19,所述滑块16通过轨道19与连接块17固定连接。翻转臂3通过转轴6可以进行翻转,利用重力作用,可以将板材翻面,从而进行下一工序;阻尼油缸7可以调节流量,从而可以控制油缸的速度,进而控制翻转臂3的翻转速度;当翻转臂3到达指定位置后,锁扣10可以与扣环11扣合,避免翻转臂3晃动或翻转,使用便捷;在将板材9放在缓冲垫14上后,弹簧13被压缩,缓冲垫14带动凸块15乡下运动,从而凸块15随着内径的变大而撑开空腔18,进而连接块17带动滑块16沿着轨道19向外移动,以致适应板材9的宽度,进而对板材9进行加紧,使用便捷高效。如图4所示,所述凸块15为倒锥形台,如图6所示,所述两个连接块17间有空腔18,所述空腔18与凸块15的最底面相适应。在将板材9放置在缓冲垫14上后,弹簧13后压力作用而被压缩,从而带动缓冲垫14下侧的凸块15向下移动,根据板材9的重量可以将凸块15向下移动一定距离,从而缓冲垫14两侧的滑块16向外移动以致适应板材9的宽度,进而对板材9进行加紧固定,增强板材9在缓冲垫14上的稳定性,使用便捷。如图1~3所示,所述翻转臂3内设置有板材9,所述板材9的长大于两个翻转臂3的间距,所述板材9的宽大于两个滑块16的间距。板材9的长大于翻转臂3的间距可以避免在翻转过程中出现板材9掉落的情况;板材9的宽大于两个滑块16的原始间距,在板材9放在缓冲垫14上后,两个滑块16可以将板材9夹住,增强板材9在缓冲垫14上的稳定性。如图7所示,所述缓冲垫14上侧安装有若干吸盘12。将板材9放置在缓冲垫14上时,吸盘12通过大气压吸住板材9,更能避免板材9在缓冲垫14上滑动,使用便捷。如图3所示,所述底架1的左端安装有传感器20,所述传感器20为重力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当翻转臂3逆时针翻转90°到达指定位置后,通过吊具将板材9移出翻转臂3时,通过传感器20可以根据重力或压力变化,将信号传递给阻尼油缸7,从而控制和调节阻尼油缸7的流量,进而可以避免因配重臂2内侧的配重块8受重力作用过快翻转损坏阻尼油缸7,可以延长阻尼油缸7的使用寿命,使用便捷高效。具体实施方式为:当板材放置在翻转臂3上时,通过板材9的重力作用,翻转臂3通过连接有固定板5的转轴6进行逆时针旋转,通过调节阻尼油缸7的流量而控制翻转臂3的翻转速度,当翻转臂旋转90°后,锁扣10扣住翻转臂3两侧的扣环11,板材9移走后,打开锁扣10,在配重臂2内侧配重块8的重力作用下,配重臂顺时针翻转至初始位置。本专利技术不需要另外使用电机等驱动设备驱动翻转臂3进行转动,节约电能,提高效率,使用便捷。虽然以上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材无动力翻转台,包括底架(1),其特征是:所述底架(1)开有凹槽(4),所述凹槽(4)内安装有固定板(5),所述底架(1)上侧设置有配重臂(2)和翻转臂(3),所述配重臂(2)与翻转臂(3)固定连接,所述配重臂(2)下端中部通过转轴(6)与固定板(5)活动连接,所述配重臂(2)下端通过阻尼油缸(7)与底架(1)连接,所述配重臂(2)内侧固定安装有配重块(8),所述底架(1)两侧安装有锁扣(10),所述翻转臂(3)两侧与锁扣(10)适应位置安装有扣环(11),所述翻转臂(3)上侧通过弹簧(13)与缓冲垫(14)连接,所述缓冲垫(14)下侧固定连接有凸块(15),翻转臂(3)两侧上设置有滑块(16),所述翻转臂(3)两侧开有轨道(19),所述滑块(16)通过轨道(19)与连接块(17)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材无动力翻转台,包括底架(1),其特征是:所述底架(1)开有凹槽(4),所述凹槽(4)内安装有固定板(5),所述底架(1)上侧设置有配重臂(2)和翻转臂(3),所述配重臂(2)与翻转臂(3)固定连接,所述配重臂(2)下端中部通过转轴(6)与固定板(5)活动连接,所述配重臂(2)下端通过阻尼油缸(7)与底架(1)连接,所述配重臂(2)内侧固定安装有配重块(8),所述底架(1)两侧安装有锁扣(10),所述翻转臂(3)两侧与锁扣(10)适应位置安装有扣环(11),所述翻转臂(3)上侧通过弹簧(13)与缓冲垫(14)连接,所述缓冲垫(14)下侧固定连接有凸块(15),翻转臂(3)两侧上设置有滑块(16),所述翻转臂(3)两侧开有轨道(19),所述滑块(16)通过轨道(19)与连接块(17)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材无动力翻转台,其特征是:所述凸块(15)为倒锥形台,所述两个连接块(17)间有空腔(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煌陈勇刘小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润鼎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