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轨列车时刻表群调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4215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城轨列车时刻表群调整方法,其中,包括:进行列车识别与追踪;计算列车早晚点;对当前列车时刻表进行单调整;计算列车最小追踪间隔;进行列车晚点单调整;再进行列车晚点群调整,包括:递归查找当前列车偏移后的结果与同方向同车站后续列车的时间差大于最小追踪间隔为偏移条件,如不满足偏移条件,开始群调整,逐一对每个车站每个车次的计划时间进行偏移,使用递归的方法判断受影响的计划偏移后的结果与同方向同车站后续车次的时间差小于最小追踪间隔,使用递归的方法判断受影响的车次偏移后的结果与同方向车站m车次n后续计划的时间差大于最小追踪间隔,通过调整每个车站,每个受影响车次的停站时间以及区间运行等级来拟合列车到达车站并停稳后的时间比计划中到站时间厌恶对计划的影响。

An adjustment method of urban rail train timetable gro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轨列车时刻表群调整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列车管理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城轨列车时刻表群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列车运行图是城轨运营调度组织工作的基础,其任务是将车站、区间中的占用时间以及准确的车序安排给系统中的每一辆列车。如果其中一列车出现早点或者晚点的情况,可能会影响后续列车的运营。此时就需要对运行图进行实时调整,运行图的调整不仅会影响运营效率、运行能耗等经济指标,还会对列车准点率、乘客舒适性带来影响。该方案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列车计划调整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同时兼顾了一定的社会效益。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列车运行自动调整在行车调度指挥中的应用愈发广泛。在正常条件下,列车应严格按照运行图运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干扰,列车实际运行难免偏离当日计划,导致列车早点或晚点。对于车次密度较低的线路,单列车的早晚点可以简单的通过调整该列车的停站时间或前方区间运行速度很快调整到位,但对于车次密度较高的线路,一个列车的晚点往往会影响到后续列车的运行,仅对当前晚点列车的单一调整方式已无法达到快读调整到位的目标,。计划调整除对当前列车进行调整,还需要考虑受到当前列车影响到的后续列车计划,所以需要评估后续列车是否被影响以及对其进行自动调整尤为重要。一种在线运营列车的自动调整方法及系统该方案根据当前列车运行数据与计划进行对比,对与当前列车相关的运行线整体偏移,通过调整停站时间和运行等级来实现对当前列车运行的自动调整。多策略城轨列车运行自动调整方法该方案中指出当列车延误大于固定值时,采用群调整,对受影响的列车施加内部偏移,越靠近当前列车,内部偏移越大,向两边递减。最后对受影响的列车按照内部偏移后的要求分别进行单列车调整。方案(1)详述了对当前列车超前或延误的处理,缺乏对被影响列车的评判以及调整。方案(2)说明了列车延误大于固定值,开始群调整,该固定值的计算方法未提及。方案(2)列车延误大于固定值,开始群调整,对于受影响列车施加内部偏移,由距离当前列车的时间决定偏移差,并向两边递减。由于距离当前列车较远的列车偏移较小,满足了小于固定值的条件,结束群调整,由此来确定受影响列车的范围。该算法针对所有列车采用相同运行间隔时,利用偏移差与固定值的计算来作为群调整结束的判断较为有效,但忽略了运行间隔不同的情况。如果对于多列车计划中,两列车1、2运行间隔较大,列车1的延误大于固定值,此时对受影响列车2的调整属于无效调整;如果对于多列车计划中,两列车1、2运行间隔较小,列车1的延误小于固定值,此时该算法无法对后续受影响列车2进行有效调整。方案(1)(2)中如果当前列车的延误影响到后续列车的运行,对于受影响列车未进行提前调整,造成调整不及时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城轨列车时刻表群调整方法,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城轨列车时刻表群调整方法,其中,包括:进行列车识别与追踪;计算列车早晚点;对当前列车时刻表进行单调整;计算列车最小追踪间隔;进行列车晚点单调整,包括:列车到达车站并停稳后的时间比计划中到站时间延误Δt,当前列车延误后的时间与同方向后续列车的时间差大于最小追踪间隔为偏移条件,列车延误满足偏移条件,则偏移该列车到达车站设置为实迹点,并将该列车后续计划整体向后偏移晚点时间Δt,通过调整当前车站以及后续车站的停站时间以及区间运行等级来拟合Δt对计划的影响;列车晚点群调整,包括:递归查找当前列车偏移后的结果与同方向同车站后续列车的时间差大于最小追踪间隔为偏移条件,如不满足偏移条件,开始群调整,分别建立上行以及下行方向运行计划二维坐标模型,分别对后续计划中上下行二维模型进行受影响列车判断,逐一对每个车站每个车次的计划时间进行偏移,使用递归的方法判断受影响的计划偏移后的结果与同方向同车站后续车次的时间差小于最小追踪间隔,使用递归的方法判断受影响的车次偏移后的结果与同方向车站m车次n后续计划的时间差大于最小追踪间隔,对受影响的计划整体偏移,并对每个受影响的车次进行统计,通过调整每个车站,每个受影响车次的停站时间以及区间运行等级来拟合列车到达车站并停稳后的时间比计划中到站时间厌恶对计划的影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城轨列车时刻表群调整方法的一实施例,其中,根据轨道区段的占用、出清和故障状态进行列车位置的跟踪,列车到站后,判断列车在本站台停稳还是通过,停稳后发布到点信息,启动后发布发点信息,通过的情况下发布通过点信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城轨列车时刻表群调整方法的一实施例,其中,通过判断报点类型与运行计划时间进行对比自动计算并发布列车早晚点信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城轨列车时刻表群调整方法的一实施例,其中,包括:假设该列车后续计划中涉及到的i车站停站时间为ts(i),该车站最大停站时间tms(i),i车站与i+1车站间区间运行等级所对应的时间为tr(i),i车站与i+1车站间区间所对应的最大时间为tmr(i),通过调整当前车站以及后续车站的停站时间以及区间区间运行等级来拟合Δt对计划的影响:计划调整后,该车预计会在经过第n站后与原计划完全拟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城轨列车时刻表群调整方法的一实施例,其中,计算列车最小追踪间隔包括:最小追踪间隔tinterval为评判列车晚点是否会对后续其他列车产生影响的重要指标,最小追踪间隔按照以下站形的不同折返方式进行统计:站前折返,道岔扳向定位,列车1先进入折返站台,道岔扳向反位,列车1换端后驶出折返站,在站台轨和道岔区段完全出清后,道岔扳向定位后,列车2进入折返站台,如果列车1未及时出清道岔区段,会使列车2的移动授权无法延伸到前方站台,导致列车2提前进入安全制动,此时最小追踪间距=(站台轨+道岔区段长度)/列车2车速+列车1出清站台轨和道岔区段的时间+驱动道岔的时间;站后折返,列车1下行至站后折返轨,出清站台轨后,列车2下行至站台轨。如果列车1未及时出清站台轨,会使列车2的移动授权缩短,导致列车2提前进入安全制动曲线,停在站台轨前段。此时最小追踪间隔=(站台轨)/列车2车速+列车1出清站台轨的时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城轨列车时刻表群调整方法的一实施例,其中,假设该列车后续计划中涉及到的i车站停站时间为ts(i),该车站最小停站时间tms(i),i车站与i+1车站间区间运行等级所对应的时间为tr(i),i车站与i+1车站间区间所对应的最小时间为tmr(i),通过调整当前车站以及后续车站的停站时间以及区间运行等级来拟合Δt对计划的影响:计划调整后,该车预计会在经过第n站后与原计划完全拟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城轨列车时刻表群调整方法的一实施例,其中,列车晚点群调整包括:列车到达车站并停稳后的时间比计划中到站时间延误Δt,偏移报点列车到达车站设置为实迹点t′(1)(1),分别对后续计划中上下行二维模型进行受影响列车判断,逐一对每个车站1……m每个车次1……n的计划时间t(m)(n)进行偏移,偏移后的结果为t′(m)(n):使用递归的方法判断受影响的计划偏移后的结果t′(1)(1)与同方向同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轨列车时刻表群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进行列车识别与追踪;/n计算列车早晚点;/n对当前列车时刻表进行单调整;/n计算列车最小追踪间隔;/n进行列车晚点单调整,包括:/n列车到达车站并停稳后的时间比计划中到站时间延误Δt,当前列车延误后的时间与同方向后续列车的时间差大于最小追踪间隔为偏移条件,列车延误满足偏移条件,则偏移该列车到达车站设置为实迹点,并将该列车后续计划整体向后偏移晚点时间Δt,通过调整当前车站以及后续车站的停站时间以及区间运行等级来拟合Δt对计划的影响;/n列车晚点群调整,包括:递归查找当前列车偏移后的结果与同方向同车站后续列车的时间差大于最小追踪间隔为偏移条件,如不满足偏移条件,开始群调整,分别建立上行以及下行方向运行计划二维坐标模型,分别对后续计划中上下行二维模型进行受影响列车判断,逐一对每个车站每个车次的计划时间进行偏移,使用递归的方法判断受影响的计划偏移后的结果与同方向同车站后续车次的时间差小于最小追踪间隔,使用递归的方法判断受影响的车次偏移后的结果与同方向车站m车次n后续计划的时间差大于最小追踪间隔,对受影响的计划整体偏移,并对每个受影响的车次进行统计,通过调整每个车站,每个受影响车次的停站时间以及区间运行等级来拟合列车到达车站并停稳后的时间比计划中到站时间厌恶对计划的影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轨列车时刻表群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行列车识别与追踪;
计算列车早晚点;
对当前列车时刻表进行单调整;
计算列车最小追踪间隔;
进行列车晚点单调整,包括:
列车到达车站并停稳后的时间比计划中到站时间延误Δt,当前列车延误后的时间与同方向后续列车的时间差大于最小追踪间隔为偏移条件,列车延误满足偏移条件,则偏移该列车到达车站设置为实迹点,并将该列车后续计划整体向后偏移晚点时间Δt,通过调整当前车站以及后续车站的停站时间以及区间运行等级来拟合Δt对计划的影响;
列车晚点群调整,包括:递归查找当前列车偏移后的结果与同方向同车站后续列车的时间差大于最小追踪间隔为偏移条件,如不满足偏移条件,开始群调整,分别建立上行以及下行方向运行计划二维坐标模型,分别对后续计划中上下行二维模型进行受影响列车判断,逐一对每个车站每个车次的计划时间进行偏移,使用递归的方法判断受影响的计划偏移后的结果与同方向同车站后续车次的时间差小于最小追踪间隔,使用递归的方法判断受影响的车次偏移后的结果与同方向车站m车次n后续计划的时间差大于最小追踪间隔,对受影响的计划整体偏移,并对每个受影响的车次进行统计,通过调整每个车站,每个受影响车次的停站时间以及区间运行等级来拟合列车到达车站并停稳后的时间比计划中到站时间厌恶对计划的影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轨列车时刻表群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轨道区段的占用、出清和故障状态进行列车位置的跟踪,列车到站后,判断列车在本站台停稳还是通过,停稳后发布到点信息,启动后发布发点信息,通过的情况下发布通过点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轨列车时刻表群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判断报点类型与运行计划时间进行对比自动计算并发布列车早晚点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轨列车时刻表群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假设该列车后续计划中涉及到的i车站停站时间为ts(i),该车站最大停站时间tms(i),i车站与i+1车站间区间运行等级所对应的时间为tr(i),i车站与i+1车站间区间所对应的最大时间为tmr(i),通过调整当前车站以及后续车站的停站时间以及区间区间运行等级来拟合Δt对计划的影响:



计划调整后,该车预计会在经过第n站后与原计划完全拟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轨列车时刻表群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列车最小追踪间隔包括:最小追踪间隔tinterval为评判列车晚点是否会对后续其他列车产生影响的重要指标,最小追踪间隔按照以下站形的不同折返方式进行统计:
站前折返,道岔扳向定位,列车1先进入折返站台,道岔扳向反位,列车1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东冯晨周兴祥武广生韩佳鑫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