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滑板车把杆折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41017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9:42
儿童滑板车把杆折叠结构,包括车把立杆、限位弹片、弹簧限位件、弹簧、把杆主体、限位轴套、对锁子母螺丝、下底板、延长部,限位弹片与弹簧限位件通过方孔与方形凸起卡接在一起,弹簧限位件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车把立杆依次向下套装在限位弹片、弹簧限位件、弹簧的外侧,车把立杆的底部插入把杆主体中,限位轴套依次插入第三安装孔、第四安装孔、第五安装孔,实现车把立杆、限位弹片、弹簧限位件、弹簧、把杆主体的固定,对锁子母螺丝穿过第六安装孔、第五安装孔实现把杆主体与下底板的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解决了现有的儿童滑板车把杆折叠不方便的问题,生产组装时简单高效,另外改进点是加大把杆主体的握把空间,增加舒适性、实用性。

Folding structure of handle bar of children's scoo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儿童滑板车把杆折叠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叠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儿童滑板车把杆折叠结构。
技术介绍
儿童滑板车是时下一种时尚的运动休闲工具,深受广大儿童的喜爱,儿童滑板车适合3-5岁左右的孩子玩耍,儿童滑板车是继滑板车几年前在我国流行之后的又一儿童运动健身类玩具,儿童滑板车的前身是比较专业型滑板车改进而来,而滑板车是继滑板之后的又一类运动型新产品,名副其实--滑板车(Bicman),速度可以达到20公里/时,这种新型产品来源于世界科技先进大国日本,但却是一位德国工人专利技术的,它是一种简单的省力运动机械。现有的儿童滑板车把杆折叠不方便,并且生产组装时组装困难,使用舒适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儿童滑板车把杆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把立杆、限位弹片、弹簧限位件、弹簧、把杆主体、限位轴套、对锁子母螺丝、下底板、延长部,所述车把立杆为中空结构,所述车把立杆前侧的位置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车把立杆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限位弹片为前短后长的类似U型的结构,所述限位弹片的前侧设有限位按钮、所述限位弹片后侧设有方孔,所述弹簧限位件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一对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上设有第四安装孔,所述弹簧限位件后侧与方孔对应的位置设有方形凸起,所述把杆主体上部设有延长部,所述延长部的前侧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把杆主体左右贯穿有第五安装孔,所述下底板左右两侧与第五安装孔对应的位置贯穿有第六安装孔,所述下底板内部底端设有一组共两个折叠限位筋,所述下底板内部前后两侧设有一组共两个立杆限位筋,所述限位弹片与弹簧限位件通过方孔与方形凸起卡接在一起,所述弹簧限位件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车把立杆依次向下套装在限位弹片、弹簧限位件、弹簧的外侧,所述车把立杆的底部插入把杆主体中,通过限位按钮卡在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上实现车把立杆与把杆主体的限位,所述限位轴套依次插入第三安装孔、第四安装孔、第五安装孔,实现车把立杆、限位弹片、弹簧限位件、弹簧、把杆主体的固定,所述把杆主体底部设有下底板,所述对锁子母螺丝穿过第六安装孔、第五安装孔实现把杆主体与下底板的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把杆主体底部还设有凸起。进一步的,所述把杆主体底部的凸起宽度与两个折叠限位筋之间的距离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延长部的长度大于等于把杆主体总长度的一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为儿童滑板车把杆折叠结构,组装时先通过方孔与方形凸起把限位弹片与弹簧限位件预装连接,再把限位弹片插入车把立杆中,此时限位按钮通过第一安装孔,把弹簧插到弹簧限位件底部的十字筋上后,再把车把立杆、限位弹片、弹簧限位件与弹簧组成的组件,插到把杆主体中,与此同时限位按钮通过第二安装孔,把限位轴套插入并通过第三安装孔、第四安装孔、第五安装孔,起到固定连接除下底板之外的所有组件的作用,此种组装方式节省组装时对孔插螺丝的时间,也可以把现在组装好的组件作为一个模块应用到不同的产品,这个模块可以提前独立组装完成,这样,当急需产品的时候节省大量的时间,最后当模块组装好之后,与下底板通过对锁子母螺丝进行固定即可。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的儿童滑板车把杆折叠不方便的问题,并且生产组装时简单高效,另外改进点是加大把杆主体的握把空间,增加舒适性、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侧视图;图4为限位弹片与弹簧限位件连接示意图;图5为把杆主体与下底板折叠状态下内部示意图;图6为把杆主体与下底板立杆状态下内部示意图;图7为把杆主体结构示意图。如图,车把立杆-1、第一安装孔-11、第三安装孔-12、限位弹片-2、限位按钮-21、方孔-22、弹簧限位件-3、第四安装孔-31、方形凸起-32、弹簧-4、把杆主体-5、第二安装孔-51、第五安装孔-52、限位轴套-6、对锁子母螺丝-7、下底板-8、第六安装孔-81、折叠限位筋-82、立杆限位筋-83、延长部-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技术为儿童滑板车把杆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把立杆1、限位弹片2、弹簧限位件3、弹簧4、把杆主体5、限位轴套6、对锁子母螺丝7、下底板8、延长部9,所述车把立杆1为中空结构,所述车把立杆1前侧的位置设有第一安装孔11,所述车把立杆1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三安装孔12,所述限位弹片2为前短后长的类似U型的结构,所述限位弹片2的前侧设有限位按钮21、所述限位弹片2后侧设有方孔22,所述弹簧限位件3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一对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上设有第四安装孔31,所述弹簧限位件3后侧与方孔对应的位置设有方形凸起32,所述把杆主体5上部设有延长部9,所述延长部9的长度大于等于把杆主体5总长度的一半,所述延长9部的前侧设有第二安装孔51,所述把杆主体5左右贯穿有第五安装孔52,所述下底板8左右两侧与第五安装孔52对应的位置贯穿有第六安装孔81,所述下底板8内部底端设有一组共两个折叠限位筋82,所述下底板8内部前后两侧设有一组共两个立杆限位筋83,所述把杆主体5底部还设有凸起,所述把杆主体5底部的凸起宽度与两个折叠限位筋82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限位弹片2与弹簧限位件3通过方孔22与方形凸起32卡接在一起,所述弹簧限位件3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4,所述车把立杆1依次向下套装在限位弹片2、弹簧限位件3、弹簧4的外侧,所述车把立杆1的底部插入把杆主体5中,通过限位按钮21卡在第一安装孔11、第二安装孔51上实现车把立杆1与把杆主体5的限位,所述限位轴套6依次插入第三安装孔12、第四安装孔31、第五安装孔52,实现车把立杆1、限位弹片2、弹簧限位件3、弹簧4、把杆主体5的固定,所述把杆主体5底部设有下底板8,所述对锁子母螺丝7穿过第六安装孔81、第五安装孔52实现把杆主体5与下底板8的固定。实施例2:组装时先通过方孔22与方形凸起32把限位弹片2与弹簧限位件3预装连接,再把限位弹片2插入车把立杆1中,此时限位按钮21通过第一安装孔11,把弹簧4插到弹簧限位件3底部的十字筋上后,再把车把立杆1、限位弹片2、弹簧限位件3与弹簧4组成的组件,插到把杆主体1中,与此同时限位按钮21通过第二安装52孔,把限位轴套6插入并通过第三安装孔12、第四安装孔31、第五安装孔52,起到固定连接除下底板8之外的所有组件的作用,此种组装方式节省组装时对孔插螺丝的时间,也可以把现在组装好的组件作为一个模块应用到不同的产品,这个模块可以提前独立组装完成,这样,当急需产品的时候节省大量的时间,最后当模块组装好之后,与下底板8通过对锁子母螺丝7进行固定即可,当模块与下底板8组装好之后,弹簧4通过压缩弹力顶住把杆主体1件压入折叠限位筋82之间,起到限位作用,而当把杆主体5拔起旋转放平之后,受到立杆限位筋83限位,与弹簧4压力的影响,同样起到限位作用,具体操作为,折叠动作:按住限位按钮21,握住把杆主体5,向上用力拔起把杆主体5,脱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儿童滑板车把杆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把立杆、限位弹片、弹簧限位件、弹簧、把杆主体、限位轴套、对锁子母螺丝、下底板、延长部,所述车把立杆为中空结构,所述车把立杆前侧的位置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车把立杆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限位弹片为前短后长的类似U型的结构,所述限位弹片的前侧设有限位按钮、所述限位弹片后侧设有方孔,所述弹簧限位件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一对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上设有第四安装孔,所述弹簧限位件后侧与方孔对应的位置设有方形凸起,所述把杆主体上部设有延长部,所述延长部的前侧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把杆主体左右贯穿有第五安装孔,所述下底板左右两侧与第五安装孔对应的位置贯穿有第六安装孔,所述下底板内部底端设有一组共两个折叠限位筋,所述下底板内部前后两侧设有一组共两个立杆限位筋,所述限位弹片与弹簧限位件通过方孔与方形凸起卡接在一起,所述弹簧限位件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车把立杆依次向下套装在限位弹片、弹簧限位件、弹簧的外侧,所述车把立杆的底部插入把杆主体中,通过限位按钮卡在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上实现车把立杆与把杆主体的限位,所述限位轴套依次插入第三安装孔、第四安装孔、第五安装孔,实现车把立杆、限位弹片、弹簧限位件、弹簧、把杆主体的固定,所述把杆主体底部设有下底板,所述对锁子母螺丝穿过第六安装孔、第五安装孔实现把杆主体与下底板的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儿童滑板车把杆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把立杆、限位弹片、弹簧限位件、弹簧、把杆主体、限位轴套、对锁子母螺丝、下底板、延长部,所述车把立杆为中空结构,所述车把立杆前侧的位置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车把立杆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限位弹片为前短后长的类似U型的结构,所述限位弹片的前侧设有限位按钮、所述限位弹片后侧设有方孔,所述弹簧限位件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一对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上设有第四安装孔,所述弹簧限位件后侧与方孔对应的位置设有方形凸起,所述把杆主体上部设有延长部,所述延长部的前侧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把杆主体左右贯穿有第五安装孔,所述下底板左右两侧与第五安装孔对应的位置贯穿有第六安装孔,所述下底板内部底端设有一组共两个折叠限位筋,所述下底板内部前后两侧设有一组共两个立杆限位筋,所述限位弹片与弹簧限位件通过方孔与方形凸起卡接在一起,所述弹簧限位件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慧成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水石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