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齿形金属复合板结合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4080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锯齿形金属复合板结合设备,包括机架,还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一复合板上装机构及第二复合板上装机构,第一复合板上装机构位于第二复合板上装机构上方;第一复合板上装机构包括传输组件a、夹持组件、释放组件及导向组件;以及第二复合板上装机构包括传输组件b、安装在传输组件b上的支撑组件、设置在传输组件b输入端的涂胶组件及设置在传输组件b输出端的压紧组件,压紧组件对完成粘黏的双金属复合板进行竖直方向的压紧工作;第一复合板及第二复合板粘结面均为锯齿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完成黏胶后不能进行自动压制,在传送过程中可能因为外力撞击而造成脱落的技术问题。

Serrated metal clad plate bond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锯齿形金属复合板结合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复合板
,尤其涉及锯齿形金属复合板结合设备。
技术介绍
双金属复合板是将两种物理、化学、力学性能不同的金属板材通过特定的制造方法在界面处实现牢固结合而制备成的一种新型复合板,它可以集成组元金属材料高强度、高韧性、耐磨损、耐腐蚀等优异性能,同时双金属复合板还能够节约贵重金属材料、降低产品成本。目前,采用现有轧制方法制成的双金属复合板仍存在结合强度低、容易翘曲、成材率低等问题。专利号为CN2016200821101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胶粘式双金属复合板,包括贵金属板、胶粘剂层、基板、钝化层和防腐层,基板正面涂胶粘剂层、基板背面涂钝化层,钝化层背面涂防腐层,贵金属板通过胶粘剂层复合到基板正面上。该技术采用胶粘的方法将贵金属板与基板进行复合,除具有成本优势外,因为有非金属胶粘剂作为夹层,利用粘合树脂特有的粘弹性,产品具有良好的抗震降噪特性,如用在电梯轿厢、汽车、列车车厢、建筑内装饰,可以降低40%的噪音与振动,该技术在基板的表面涂上一层防腐的油漆,提高了产品的防腐性能。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完成黏胶后不能进行自动压制,在传送过程中可能因为外力撞击而造成脱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设置第二复合板上装机构实现对第二复合板的传输,并配合第一复合板上装机构实现对第一复合板的传输并配合涂胶组件完成对第二复合板上表面的上胶工作,另外通过第一复合板及第二复合板的同步传输,实现精准对胶,使其在导向组件作用下复合一体,再利用压紧组件完成对双金属复合板压紧,从而解决了完成黏胶后不能进行自动压制,在传送过程中可能因为外力撞击而造成脱落的技术问题。针对以上技术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锯齿形金属复合板结合设备,包括机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复合板上装机构及第二复合板上装机构,所述第一复合板上装机构位于所述第二复合板上装机构上方;所述第一复合板上装机构包括传输组件a、安装在所述传输组件a上的夹持组件、与所述夹持组件配合释放夹持组件上的第一复合板的释放组件及位于所述传输组件a下方的导向组件;以及所述第二复合板上装机构包括传输组件b、安装在所述传输组件b上的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传输组件b输入端的涂胶组件及设置在所述传输组件b输出端的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对完成粘黏的双金属复合板进行竖直方向的压紧工作;所述第一复合板及第二复合板粘结面均为锯齿板。作为优选,所述传输组件b包括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的传动轮及与所述传动轮匹配设置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等间距设置有限位块,相邻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形成安置空间,该安置空间的宽度为第二复合板的宽度。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安置空间对应设置若干组,其包括与所述安置空间匹配设置的托板、贯穿所述传输组件b且与所述托板底面固定连接的撑杆、设置在所述撑杆下方的底座和两端分别连接底座及传输组件b下方的伸缩弹簧;所述传动轮为异性辊结构,其两端粗且中部细,所述底座传动与所述传动轮的中部。作为优选,所述涂胶组件包括:涂胶箱,所述涂胶箱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其下端为倒三角结构,该涂胶箱下端设置有出料口且上端设置有进料口;浮沉辊,所述浮沉辊位于所述出料口上;上料辊,所述上料辊转动设置机架上且位于所述出料口正下方,该上料辊表面为锯齿结构且与所述第二复合板表面的锯齿啮合设置;以及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上料辊同轴且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浮沉辊间断式接触设置。作为优选,所述出料口长度为a1,所述出料口宽度为b1;所述浮沉辊长度为a2,所述浮沉辊端部直径为b2;a1=a2,b1<b2。作为优选,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辊,所述压辊沿着所述传输组件b传动方向设置若干组,且该压辊下端至传输组件b上表面的厚度与双金属复合板厚度相等;以及顶撑件,所述顶撑件配合支撑组件将锯齿形金属复合板自动顶起。作为优选,所述顶撑件为导向轨道b,所述导向轨道b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其包括过渡连接的水平部b及提升部,所述提升部沿着所述传输组件b传动方向倾斜向上;当伸缩弹簧处于原长状态时,所述底座下表面与所述水平部b的上表面同一水平面设置。作为优选,所述传输组件a为链轮链条传动单元。作为优选,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连接座、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的伸缩管、与所述伸缩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安装架及位于所述安装架底面设置的夹紧件;所述夹持组件沿着限位座支撑且导向滑动;所述夹紧件设置两组且沿着所述安装架长度方向上的中线对称设置,其包括侧座、水平设置且一端与所述侧座固定连接的压缩弹簧及与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夹板。作为优选,所述释放组件包括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主动齿条、与所述齿条啮合设置且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主动轮、与所述主动轮同轴且固定连接的从动轮、与所述从动轮啮合设置的从动齿条a及从动齿条b,所述从动齿条a及从动齿条b的齿牙相对设置且分别与对应的夹板连接设置,所述安装架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从动齿条a及从动齿条b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作为又优选,所述导向组件为导向轨道a,所述导向轨道a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其包括过渡连接的弧形部a、水平部a及弧形部b;所述弧形部a沿着所述传输组件a传动方向倾斜向下,所述弧形部b沿着所述传输组件a传动方向倾斜向上;所述限位座与所述导向轨道a平滑过渡连接,且其均开设有滑槽,所述伸缩管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沿着滑槽外表面边缘滑行;当伸缩管处于原长状态时,该滑块上表面与所述弧形部a下表面同一水平面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二复合板上装机构实现对第二复合板的传输,并配合第一复合板上装机构实现对第一复合板的传输并配合涂胶组件完成对第二复合板上表面的上胶工作,另外通过第一复合板及第二复合板的同步传输,实现精准对胶,使其在导向组件作用下复合一体,再利用压紧组件完成对双金属复合板压紧,使其胶结更加牢固的效果;(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导向轨道b,利用提升部将支撑组件上的双金属复合板自动顶起,并配合压辊完成对双金属复合板进行竖直方向压紧,进而避免传输过程中会因外力撞击而分散;(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凸块配合浮沉辊,当凸块的凸起部分与浮沉辊接触时,浮沉辊被顶起,浮沉辊内的胶水出料完成滴胶工作,同时当凸块的凸起部分与浮沉辊非接触时,浮沉辊下落进而堵住出料口,使得间断式传输的第二复合板之间的间隔时间内,涂胶箱的胶水不会出料,进而自由控制涂胶箱内的胶水出料工作,另外利用上料辊与第二复合板啮合传动,实现凸块的自转,便于不断控制出料;(4)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传动轮为异性辊结构,进而避免支撑组件在传输过程中会与传动轮发生干涉,同时配合压紧组件上抬时,起到支撑导向作用;另外完成压紧工作后,能实现自动复位,方便每一次第二复合板的传输工作,其传动工作自动化程度高。综上所述,该设备具有结构简单、自动结合的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锯齿形金属复合板结合设备,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第一复合板上装机构(2)及第二复合板上装机构(3),所述第一复合板上装机构(2)位于所述第二复合板上装机构(3)上方;/n所述第一复合板上装机构(2)包括传输组件a(21)、安装在所述传输组件a(21)上的夹持组件(22)、与所述夹持组件(22)配合释放夹持组件(22)上的第一复合板(10)的释放组件(23)及位于所述传输组件a(21)下方的导向组件(24);以及/n所述第二复合板上装机构(3)包括传输组件b(31)、安装在所述传输组件b(31)上的支撑组件(32)、设置在所述传输组件b(31)输入端的涂胶组件(33)及设置在所述传输组件b(31)输出端的压紧组件(34),所述压紧组件(34)对完成粘黏的双金属复合板(30)进行竖直方向的压紧工作;/n所述第一复合板(10)及第二复合板(20)粘结面均为锯齿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锯齿形金属复合板结合设备,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第一复合板上装机构(2)及第二复合板上装机构(3),所述第一复合板上装机构(2)位于所述第二复合板上装机构(3)上方;
所述第一复合板上装机构(2)包括传输组件a(21)、安装在所述传输组件a(21)上的夹持组件(22)、与所述夹持组件(22)配合释放夹持组件(22)上的第一复合板(10)的释放组件(23)及位于所述传输组件a(21)下方的导向组件(24);以及
所述第二复合板上装机构(3)包括传输组件b(31)、安装在所述传输组件b(31)上的支撑组件(32)、设置在所述传输组件b(31)输入端的涂胶组件(33)及设置在所述传输组件b(31)输出端的压紧组件(34),所述压紧组件(34)对完成粘黏的双金属复合板(30)进行竖直方向的压紧工作;
所述第一复合板(10)及第二复合板(20)粘结面均为锯齿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齿形金属复合板结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组件b(31)包括驱动电机(311)、与所述驱动电机(311)连接的传动轮(312)及与所述传动轮(312)匹配设置的传送带(313),所述传送带(313)上等间距设置有限位块(314),相邻两个所述限位块(314)之间形成安置空间(315),该安置空间(315)的宽度为第二复合板(20)的宽度;
所述传送带(313)的输出端设置有斜板(316),所述斜板(316)下方设置有收集箱(3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锯齿形金属复合板结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32)与所述安置空间(315)对应设置若干组,其包括与所述安置空间(315)匹配设置的托板(321)、贯穿所述传输组件b(31)且与所述托板(321)底面固定连接的撑杆(322)、设置在所述撑杆(322)下方的底座(323)和两端分别连接底座(323)与传输组件b(31)下方的伸缩弹簧(324);
所述传动轮(312)为异性辊结构,其两端粗且中部细,所述底座(323)传动与所述传动轮(312)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齿形金属复合板结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胶组件(33)包括:
涂胶箱(331),所述涂胶箱(331)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且其下端为倒三角结构,该涂胶箱(331)下端设置有出料口(332)且上端设置有进料口(333);
浮沉辊(334),所述浮沉辊(334)位于所述出料口(332)上;
上料辊(335),所述上料辊(335)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且位于所述出料口(332)正下方,该上料辊(335)表面为锯齿结构且与所述第二复合板(20)表面的锯齿啮合设置;以及
凸块(336),所述凸块(336)与所述上料辊(335)同轴且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浮沉辊(334)间断式接触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锯齿形金属复合板结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332)长度为a1,所述出料口(332)宽度为b1;
所述浮沉辊(334)长度为a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鸿珍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