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压双面软模应用的模压成形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40045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高压双面软模应用的模压成形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设置基材及实现基材加工的模具,所述模具由上模及下模组成;S2,将所述基材放置于所述模具中,并于所述基材上下分别设置离型膜;S3,于所述离型膜上设置模压板,所述模压板为耐高温硬材;S4,于所述模压板上设置一辅压板,所述辅压板为加热膨胀的软质材料,通过加热膨胀提供压力实现模压板与基材表面的表面模压;S5,模压完成,待产品冷却后,打开模具,取出成形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基于高压双面软模应用的模压成形工艺,不需要额外的加工设备,替代了传统的模压、气压,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了加工效率;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成形工艺加工成形的产品,表面光滑、纹路清晰。

Molding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pressure double-sided soft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高压双面软模应用的模压成形工艺方法领域本专利技术属于模压成形工艺
,尤其涉及基于高压双面软模应用的模压成形工艺。
技术介绍
传统的模压工艺包括硬模模压工艺与袋压工艺,其中,硬模模压工艺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模压产品受力不均匀的情况,从而导致产品表面出现乱纹的现象,影响产品外观;袋压工艺中存在压力小的缺点,在袋压过程中,充气袋的体积要大于模压产品本身,产品与充气袋接触的一面往往会出现充气袋折纹,影响产品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高压双面软模应用的模压成形工艺。本专利技术为提供基于高压双面软模应用的模压成形工艺所采取的方法方案是:基于高压双面软模应用的模压成形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设置基材及实现基材加工的模具,所述模具由上模及下模组成;步骤S2,将所述基材放置于所述模具中,并于所述基材上下分别设置离型膜;步骤S3,于所述离型膜上设置模压板,所述模压板为耐高温硬材;步骤S4,于所述模压板上设置一辅压板,所述辅压板为加热膨胀的软质材料,通过加热膨胀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高压双面软模应用的模压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S1,设置基材及实现基材加工的模具,所述模具由上模及下模组成;/n步骤S2,将所述基材放置于所述模具中,并于所述基材上下分别设置离型膜;/n步骤S3,于所述离型膜上设置模压板,所述模压板为耐高温硬材;/n步骤S4,于所述模压板上设置一辅压板,所述辅压板为加热膨胀的软质材料,通过加热膨胀提供压力实现模压板与基材表面的表面模压;/n步骤S5,模压完成,待产品冷却后,打开模具,取出成形产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高压双面软模应用的模压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设置基材及实现基材加工的模具,所述模具由上模及下模组成;
步骤S2,将所述基材放置于所述模具中,并于所述基材上下分别设置离型膜;
步骤S3,于所述离型膜上设置模压板,所述模压板为耐高温硬材;
步骤S4,于所述模压板上设置一辅压板,所述辅压板为加热膨胀的软质材料,通过加热膨胀提供压力实现模压板与基材表面的表面模压;
步骤S5,模压完成,待产品冷却后,打开模具,取出成形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压双面软模应用的模压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基材模压完成后,基材表面为平面时,于所述基材表面贴离型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压双面软模应用的模压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模压完成的基材为平面,所述模压板为平面玻璃、平面金属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木羊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