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材打磨机构及其打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板材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材打磨机构及其打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现在科技的不断发展,板材不论是家具还是建筑领域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型材。板材是做成标准大小的扁平矩形建筑材料板,应用于建筑行业,用来作墙壁、天花板或地板的构件。也多指锻造、轧制或铸造而成的金属板。在实际生产中,对于已成型的板材往往需要对其表面及其侧边进行打磨,以保证在实际使用中同种板材质量统一。在现有技术中,对于板材的打磨大多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这种方式费时费力,同时使用人力难以对板材的各个位置进行精确的打磨,而且在打磨工程中一旦出现失误,往往会导致板材报废无法使用。针对上述问题,现设计一种板材打磨机构及其打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材打磨机构及其打磨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打磨板材费时费力,难以对板材的各个位置进行精确的打磨,且在打磨工程中一旦出现失误,往往会导致板材报废无法使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材打磨机构,包括底板(1)、上下表面打磨翻转模块(2)和板材侧端打磨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表面打磨翻转模块(2)和板材侧端打磨装置(3)置于底板(1)上端,所述上下表面打磨翻转模块(2)置于板材侧端打磨装置(3)侧端;/n所述上下表面打磨翻转模块(2)包括运输成型板材(5)的第一传送带(4),所述第一传送带(4)的上方设有板材上下表面打磨装置(21),所述板材上下表面打磨装置(21)的侧端设有板材翻转装置(22);/n所述板材翻转装置(22)包括第二基座(221),所述第二基座(221)上设有第三丝杠(223),所述第二基座(221)的侧端设有第四电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材打磨机构,包括底板(1)、上下表面打磨翻转模块(2)和板材侧端打磨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表面打磨翻转模块(2)和板材侧端打磨装置(3)置于底板(1)上端,所述上下表面打磨翻转模块(2)置于板材侧端打磨装置(3)侧端;
所述上下表面打磨翻转模块(2)包括运输成型板材(5)的第一传送带(4),所述第一传送带(4)的上方设有板材上下表面打磨装置(21),所述板材上下表面打磨装置(21)的侧端设有板材翻转装置(22);
所述板材翻转装置(22)包括第二基座(221),所述第二基座(221)上设有第三丝杠(223),所述第二基座(221)的侧端设有第四电机(222),所述第四电机(222)的输出端连通第四电机(222)并与第三丝杠(223)传动连接;
所述第三丝杠(223)上的螺母与滑块(225)固定连接,所述滑块(225)的侧端与支撑块(22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224)上设有第五电机(226),支撑块(224)内设有第六电机(227);
所述第五电机(226)的输出端与第一转动块(22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块(228)上设有主动齿轮(229),所述第一转动块(228)的正下方设有第二转动块(2210),所述第二转动块(2210)上设有从动齿轮(2211),所述主动齿轮(229)和从动齿轮(2211)啮合;
所述第二转动块(2210)内设有第四丝杠(2212),所述第四丝杠(2212)上的螺母与夹板(2214)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丝杠(2212)的一端设有第一斜齿轮(2213);
所述第六电机(227)的输出端与转动杆(2215)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2215)连通第二转动块(2210),所述第二转动块(2210)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二斜齿轮(2216),所述第一斜齿轮(2213)和第二斜齿轮(2216)啮合;
所述板材侧端打磨装置(3)包括立柱(31),所述立柱(31)之间设有第五丝杠(32),一个所述立柱(31)上设有第七电机(33),所述第七电机(33)的输出端连通立柱(31)并与第五丝杠(32)传动连接;
所述第五丝杠(32)上的螺母与第二横杆(3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34)上设有第八电机(35),所述第二横杆(34)的下端设有连杆(36),所述连杆(36)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二打磨台(3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材打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上下表面打磨装置(21)包括第一基座(211),所述第一基座(211)的上端设有第一丝杠(214)和丝杠保护壳(213),所述第一丝杠(214)置于丝杠保护壳(21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材打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211)的侧端设有第一电机(212),所述第一电机(212)的输出端连通第一基座(211)并与第一丝杠(214)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材打磨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