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色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3806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色成型模具,双色成型模具用于成型双色产品,双色成型模具包括第一射和第二射,第一射的第一前模和第一后模之间形成有第一产品型腔,第一产品型腔用于成型内层,第二射的第二前模和第二后模之间形成有第二产品型腔,第二产品型腔由第二前模、第二后模和内层围成,第二产品型腔用于成型外层。第一产品型腔中具有透光凸起成型槽,透光凸起成型槽位于第一前模上并用于成型透光凸起。第二产品型腔中具有透光槽成型凸起,透光槽成型凸起位于第二前模上并用于成型透光槽,透光槽成型凸起与透光凸起的透光面抵接。该双色成型模具能有效防止产品在生产中透光面两胶相融的位置出毛刺及边际不齐现象,保证产品的透光效果。

Two color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色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双色成型生产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双色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依据当前汽车行业内饰装饰的需求,需在车内增加部分双色电镀氛围灯来满足大众的审美观。双色电镀件产品包括内层和外层,外层上开设有透光槽,内层从内侧覆盖该透光槽,双色电镀件产品的外层材料为PC+ABS,内层材料为半透明PC,通过双色注塑成型后再在外层表面镀上一层金属哑铬银色,同时保证内部半透明PC不上镀,能正常透光。如果双色电镀件产品的内层透光件的透光面不深入外层,这样的结构存在以下三个缺点:第一,因透光件离外表面有外层胶位阻隔,透光效果不好。第二,透光槽易进灰尖、异物不易清理。第三,影响总体表面外观。此外,透光槽处宽度较小,通常为1毫米至1.2毫米范围内,模具前模此处为细长的凸起,其钢料强度差,生产过程中容易损坏,后期维护费用高。如果内层透光件的透光面穿过外层,且透光面与外表面共面设置,这样的结构存在以下两个缺点:第一,因透光面与外表面平齐,透光面易擦花,时间久了会影响外观及透光效果。第二,外表面与透光面两胶相融的位置,因第一射的外层透光槽处的前模胶位加工时会存留半径为0.1毫米至0.15毫米的倒圆角,导致封胶位置出现毛边,电镀时会在此处出现毛刺以及出现相融位置边际不齐现象,且消除不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整个品质。受模具加工精度的引响,产品越大问题此问题会越凸出,产品合格率低,量产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色成型模具,该双色成型模具能有效防止产品在生产中透光面两胶相融的位置出毛刺及边际不齐现象,保证产品的透光效果,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双色成型模具,该双色成型模具用于成型双色产品,双色产品包括外层和内层,外层上开设有在外层的厚度方向上贯穿外层的凹槽,内层上设置有透光凸起,透光凸起伸入凹槽内,凹槽的深度大于透光凸起的厚度,凹槽与透光凸起的透光面围成透光槽。双色成型模具包括第一射和第二射,第一射包括第一前模和第一后模,第一前模和第一后模之间形成有第一产品型腔,第一产品型腔用于成型内层;第二射包括第二前模和第二后模,第二前模和第二后模之间形成有第二产品型腔,第二产品型腔由第二前模、第二后模和内层围成,第二产品型腔用于成型外层。第一产品型腔中具有透光凸起成型槽,透光凸起成型槽位于第一前模上并用于成型透光凸起,透光凸起成型槽为设置在第一产品型腔的内壁上凹部。第二产品型腔中具有透光槽成型凸起,透光槽成型凸起位于第二前模上并用于成型透光槽,透光槽成型凸起为设置在第二产品型腔的内壁上凸部,透光槽成型凸起与透光凸起的透光面抵接。由上述方案可见,双色成型模具成型的双色产品中,内层的透光凸起伸入外层的凹槽内,且透光凸起的透光面位于透光槽内,这样,产品可视外观良好,不易存灰尘及其它脏物,易清理,且不易擦花。同时可有效防止产品在生产中透光面两胶相融的位置出毛刺及边际不齐现象,保证产品的透光效果,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透光槽成型凸起上与透光面抵接的面的宽度小于透光面的宽度。由此可见,便于模具注塑成型时透光面的封胶,防止此处出现毛边或披锋等问题,因此电镀后产品良品率有保障,可以实现规模化量产。进一步的方案是,在透光槽成型凸起的宽度方向上,透光凸起自透光槽成型凸起的两侧向外延伸。由此可见,透光面与透光槽成型凸起之间形成一个小平台,模具在制造时,前后模允许有少许错位,因而对加工精度放宽,加工容易且好管控。再进一步的方案是,透光凸起自透光槽成型凸起的一侧向外延伸0.2毫米至0.3毫米。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透光凸起成型槽的形状为锥形。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透光槽成型凸起与第二产品型腔的内壁通过弧形壁光滑过渡连接。由此可见,在透光槽内进入灰尘时易于清理。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透光槽成型凸起的厚度比透光槽的深度大0.05毫米。由此可见,在成型时,透光槽成型凸起压紧内层的透光PC件,防止产品出现毛边或披锋。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透光槽的深度在0.5毫米至0.7毫米范围内。由此可见,透光面离外层的外表面只有0.5毫米至0.7毫米的距离,因此双色产品的导光效果良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双色成型模具实施例中双色产品的结构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双色成型模具实施例中第一射和第二射的结构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双色成型模具实施例中第一射的剖视图。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双色成型模具实施例中第二射的剖视图。图7是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图7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双色成型模具用于成型双色产品10,双色产品10为汽车上的双色电镀氛围灯。双色产品10包括外层11和内层12,外层11为材料为PC+ABS,内层12材料为半透明PC,外层11上开设有在外层11的厚度方向上贯穿外层11的凹槽111,内层12上设置有透光凸起121,透光凸起121伸入凹槽111内,凹槽111的深度大于透光凸起121的厚度,凹槽111与透光凸起121的透光面122围成透光槽112。参见图3至图8,双色成型模具包括第一射2和第二射3,第一射2包括第一前模21和第一后模22,第一前模21和第一后模22之间形成有第一产品型腔23,第一产品型腔23用于成型内层12,第二射3包括第二前模31和第二后模32,第二前模31和第二后模32之间形成有第二产品型腔33,第二产品型腔33由第二前模31、第二后模32和内层12围成,第二产品型腔33用于成型外层11。第一产品型腔23中具有透光凸起成型槽231,透光凸起成型槽231位于第一前模21上并用于成型透光凸起121,透光凸起成型槽231的形状为锥形。透光凸起成型槽231为设置在第一产品型腔23的内壁上凹部。第二产品型腔33中具有透光槽成型凸起331,透光槽成型凸起331位于第二前模31上并用于成型透光槽112,透光槽成型凸起331为设置在第二产品型腔33的内壁上凸部,透光槽成型凸起331与透光凸起121的透光面122抵接。透光槽成型凸起331上与透光面122抵接的面的宽度w1小于透光面122的宽度w2,并且在透光槽成型凸起331的宽度方向上,透光凸起121自透光槽成型凸起331的两侧向外延伸的距离d1均在0.2毫米至0.3毫米范围内。这样,透光面122与透光槽成型凸起331之间形成一个小平台,模具在制造时,第二前模31与第二后模32之间允许有少许错位,因而对加工精度放宽,加工容易且好管控。透光槽成型凸起331与第二产品型腔33的内壁通过弧形壁332光滑过渡连接,另外,透光槽112的深度h1在0.5毫米至0.7毫米范围内,因此透光面122离外层11的外表面只有0.5毫米至0.7毫米的距离,因此双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色成型模具,用于成型双色产品,其特征在于:/n所述双色产品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外层上开设有在所述外层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外层的凹槽,所述内层上设置有透光凸起,所述透光凸起伸入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透光凸起的厚度,所述凹槽与所述透光凸起的透光面围成透光槽;/n所述双色成型模具包括第一射和第二射,所述第一射包括第一前模和第一后模,所述第一前模和所述第一后模之间形成有第一产品型腔,所述第一产品型腔用于成型所述内层;所述第二射包括第二前模和第二后模,所述第二前模和所述第二后模之间形成有第二产品型腔,所述第二产品型腔由所述第二前模、所述第二后模和所述内层围成,所述第二产品型腔用于成型所述外层;/n所述第一产品型腔中具有透光凸起成型槽,所述透光凸起成型槽位于所述第一前模上并用于成型所述透光凸起,所述透光凸起成型槽为设置在所述第一产品型腔的内壁上凹部;/n所述第二产品型腔中具有透光槽成型凸起,所述透光槽成型凸起位于所述第二前模上并用于成型所述透光槽,所述透光槽成型凸起为设置在所述第二产品型腔的内壁上凸部,所述透光槽成型凸起与所述透光凸起的透光面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双色成型模具,用于成型双色产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色产品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外层上开设有在所述外层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外层的凹槽,所述内层上设置有透光凸起,所述透光凸起伸入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透光凸起的厚度,所述凹槽与所述透光凸起的透光面围成透光槽;
所述双色成型模具包括第一射和第二射,所述第一射包括第一前模和第一后模,所述第一前模和所述第一后模之间形成有第一产品型腔,所述第一产品型腔用于成型所述内层;所述第二射包括第二前模和第二后模,所述第二前模和所述第二后模之间形成有第二产品型腔,所述第二产品型腔由所述第二前模、所述第二后模和所述内层围成,所述第二产品型腔用于成型所述外层;
所述第一产品型腔中具有透光凸起成型槽,所述透光凸起成型槽位于所述第一前模上并用于成型所述透光凸起,所述透光凸起成型槽为设置在所述第一产品型腔的内壁上凹部;
所述第二产品型腔中具有透光槽成型凸起,所述透光槽成型凸起位于所述第二前模上并用于成型所述透光槽,所述透光槽成型凸起为设置在所述第二产品型腔的内壁上凸部,所述透光槽成型凸起与所述透光凸起的透光面抵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帮权李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三威实业珠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