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滚道内星轮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精密锻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斜滚道内星轮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斜滚道内星轮以往加工方法为,通过热锻工艺将棒料锻造成符合产品外形的鼓形坯料,再经过多道车削加工才能达到产品要求,而且材料利用率极低、加工周期较长。闭塞锻造可以在一次变形中获得较大的变形量和复杂的型面,因此特别适合复杂零件的生产。以汽车行业中的精锻零件如变速箱齿轮、星形套、三销轴等,如果采用开式模锻的工艺生产,则材料利用率较低,后续机加工量大,生产成本高。因此,结合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斜滚道内星轮模具,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斜滚道内星轮模具,包括:多个凹模块、模套和弹性件;每个凹模块具有凹槽和连接槽,多个凹模块两两相邻形成环形模具,且多个凹槽两两相邻形成容置腔,所述凹槽内具有滚台,所述连接槽在两两相邻的凹模块之间相对设置,所述弹性件容纳于两两相邻的凹模块之间的连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斜滚道内星轮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凹模块(10)、模套(11)和弹性件;/n每个凹模块(10)具有凹槽(9)和连接槽(4),多个凹模块(10)两两相邻形成环形模具,且多个凹槽(9)两两相邻形成容置腔,所述凹槽(9)内具有滚台(5),所述连接槽(4)在两两相邻的凹模块(10)之间相对设置,所述弹性件容纳于两两相邻的凹模块(10)之间的连接槽(4)中;/n所述模套(11)套设于所述环形模具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滚道内星轮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凹模块(10)、模套(11)和弹性件;
每个凹模块(10)具有凹槽(9)和连接槽(4),多个凹模块(10)两两相邻形成环形模具,且多个凹槽(9)两两相邻形成容置腔,所述凹槽(9)内具有滚台(5),所述连接槽(4)在两两相邻的凹模块(10)之间相对设置,所述弹性件容纳于两两相邻的凹模块(10)之间的连接槽(4)中;
所述模套(11)套设于所述环形模具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滚道内星轮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凹模块(10)还具有第一凸台(1)和第二凸台(2),所述第一凸台(1)和第二凸台(2)对称设置于所述凹槽(9)的纵向两侧,所述环形模具中,多个第一凸台(1)两两相邻形成第一容置腔,且多个第二凸台(2)两两相邻形成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分别与所述容置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斜滚道内星轮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的内径均小于所述容置腔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滚道内星轮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台(5)呈条形弧状凸起,所述滚台(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凸台(1)和第二凸台(2)连接,且所述滚台(5)的长度方向与容置腔的轴线方向形成有夹角;且所述夹角为锐角;
所述滚道(5)与两两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冰,黄伟,杨益,朱卫,管仁蔚,倪亚玲,王广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森威精锻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