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3669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8:31
一种工业用机器人,能减小手叉部的前端侧与围栏碰撞时的冲击,避免或抑制围栏受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工业用机器人具有主体部和手叉部,所述手叉部能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的至少一部分沿水平方向运动,所述手叉部的基端侧成为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基部,所述手叉部的比所述基部靠前端侧的部分成为供物体装载的装载部,其中,在所述装载部中,至少在相对于所述基部固定的固定部分的前端设置有缓冲部件。

Industrial robo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业用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业用机器人。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作业的安全性等,目前在很多行业都采用了机器人。例如,在液晶面板的生产线上,就常常使用机器人来进行液晶面板的搬运等作业。在液晶面板的生产线上使用的机器人通常包括:底座;柱体,该柱体呈中空状,且立设于所述底座;臂部,该臂部的基端以能转动的方式与所述主体连接;以及手叉部,该手叉部的基端侧以能转动的方式与所述臂部的前端连接,该手叉部的前端侧供液晶面板装载。此外,在液晶面板的生产线上使用上述机器人时,为确保安全性,有时会在机器人的周围设置围栏。这样一来,即使机器人的手叉部因操作失误等特殊情况而欲超出正常的运动范围,也会与围栏碰撞而停止。不过,近年来,上述机器人越来越大型化,在机器人的手叉部与围栏碰撞时,冲击也越来越大,因此,围栏很可能会出现破损而需要更换,导致生产效率下降、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用机器人,能减小手叉部的前端侧与围栏碰撞时的冲击,避免或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用机器人,具有主体部和手叉部,所述手叉部能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的至少一部分沿水平方向运动,所述手叉部的基端侧成为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基部,所述手叉部的比所述基部靠前端侧的部分成为供物体装载的装载部,其特征在于,/n在所述装载部中,至少在相对于所述基部固定的固定部分的前端设置有缓冲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用机器人,具有主体部和手叉部,所述手叉部能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的至少一部分沿水平方向运动,所述手叉部的基端侧成为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基部,所述手叉部的比所述基部靠前端侧的部分成为供物体装载的装载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装载部中,至少在相对于所述基部固定的固定部分的前端设置有缓冲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固定部分的前端以能装拆的方式安装有所述缓冲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固定部分的前端通过与所述手叉部螺合的螺钉安装有所述缓冲部件,
所述螺钉的远离所述手叉部的基端侧的端部比所述缓冲部件的远离所述手叉部的基端侧的部分靠所述手叉部的基端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业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缓冲部件上设置有从远离所述手叉部的基端侧的端面朝所述手叉部的基端侧凹陷的凹陷部,
所述螺钉的远离所述手叉部的基端侧的端部收纳于所述凹陷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部以能转动的方式与所述主体部连接,
所述装载部包括指状部,所述指状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呈沿所述指状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筒状,且构成基端侧固定于所述基部的所述固定部分,
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指状部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基端侧插入所述第一部分的前端部而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内壁抵接,并且,所述第二部分能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沿所述指状部的长度方向移动,
在所述第一部分的前端安装有所述缓冲部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业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部件呈能被所述第二部分插通的环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业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断线检测机构,所述断线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竹驹瀬浩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三协浙江有限公司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