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止圆锥滚子大小端欠压的小端倒角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3657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圆锥滚子冲压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可防止圆锥滚子大小端欠压的小端倒角模装置。包括倒角模本体和顶杆,顶杆配合安装在开设于倒角模本体底部的台阶孔中,顶杆的截面形状为与台阶孔的形状相对应的T形,顶杆大端的外周与台阶孔中的大孔内周紧密滑动配合,顶杆的小端具有圆弧形的凸起,顶杆小端的外周与台阶孔中的小孔内周间隙配合,在倒角模本体上设有供顶杆小端外周与台阶孔中的小孔内周间的空气排出的排气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避免圆锥滚子冲压成型过程中产生的大小端欠冲,并避免冲压过程中易容产生的油气爆现象。

A small end chamfering die device for preventing under pressure at large and small ends of tapered 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防止圆锥滚子大小端欠压的小端倒角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圆锥滚子冲压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可防止圆锥滚子大小端欠压的小端倒角模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用于进行圆锥滚子冲压成型的小端倒角模通常包括倒角模本体和顶杆。在倒角模本体底部开设有直孔,顶杆外周紧密滑动配合在直孔中,以避免冲压过程中顶杆歪斜。且顶杆的定位为平面,在与倒角模本体合模后与倒角模本体上的模槽底部平齐。以上结构导致冲压瞬间模槽内的空气无法排除,不仅使得圆锥滚子小端因受压而产生欠冲现象,大端也会因模槽内气体的剧烈湍流产生欠冲。进一步的,冲压过程中剧烈的空气压缩也会导致模槽底部产生油气爆,其产生的瞬间高温会对倒角模本体的模槽内产生腐蚀,对倒角模本体产生不可逆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防止圆锥滚子大小端欠压的小端倒角模装置,避免圆锥滚子冲压成型过程中产生的大小端欠冲,并避免冲压过程中易容产生的油气爆现象。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防止圆锥滚子大小端欠压的小端倒角模装置,包括倒角模本体和顶杆,顶杆配合安装在开设于倒角模本体底部的台阶孔中,顶杆的截面形状为与台阶孔的形状相对应的T形,顶杆大端的外周与台阶孔中的大孔内周紧密滑动配合,顶杆的小端具有圆弧形的凸起,顶杆小端的外周与台阶孔中的小孔内周间隙配合,在倒角模本体上设有供顶杆小端外周与台阶孔中的小孔内周间的空气排出的排气孔。优选的,排气孔沿水平方向开设,在台阶孔的小孔内周位置开设有与排气孔相连的环形槽。>优选的,顶杆大端的高度小于台阶孔中的大孔的高度。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顶杆周部与台阶孔之间存在间隙,在倒角模本体上设有供该间隙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孔。在冲压过程中,气体由该间隙经排气孔排出。从而避免了因不能排气导致的圆锥滚子大小端欠冲现象,同时避免高温油气爆对于倒角模本体造成的损伤。本专利技术中的顶杆为T形,并在倒角模本体下部开设有供顶杆配合安装的台阶孔。顶杆的顶部设置有圆弧形的凸起,在圆锥滚子的冲压过程中,使坯料下端的中部首先开始受力,坯料下端即由中部向周部均匀产生形变,进一步避免小端欠冲。相对应的,小端冲压后形成工艺凹陷,使坯料材料挤向大端,使得大端也能避免欠冲。顶杆顶部的凸起在冲压过程中还能对空气由倒角模本体进入顶杆和台阶孔之间的间隙起到导向作用,进一步提高本专利技术对于圆锥滚子大小端欠冲和油气爆的改善效果。本专利技术中顶杆的大端与台阶孔紧密滑动配合,并由该紧密配合关系形成对于顶杆整体的导向作用,保证顶杆的主体小端在冲压过程中产生歪斜。延长顶杆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分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在冲压前的状态示意图;图3为图2在冲压后的状态示意图;图中标记:1、倒角模本体,2、台阶孔,3、环形槽,4、排气孔,5、凸起,6、顶杆,7、水平底座,8、下间隙,9、复位弹簧,10、弹簧槽,11、上间隙。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防止圆锥滚子大小端欠压的小端倒角模装置,包括倒角模本体1和顶杆6。在倒角模本体1底部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供顶杆6配合安装的台阶孔2。台阶孔2中的小孔向上并与倒角模本体1的模槽相连,大孔向下供顶杆6配合插接。顶杆6的截面形状为与台阶孔2的形状相对应的T形。顶杆6大端的外周与台阶孔2中的大孔内周紧密滑动配合,且顶杆6大端的高度小于台阶孔2中的大孔高度。顶杆6的小端具有圆弧形的凸起5,顶杆6小端的外周与台阶孔2中的小孔内周间隙配合,在倒角模本体1上设有供顶杆6小端外周与台阶孔2中的小孔内周间的空气排出的排气孔4。排气孔4沿水平方向开设,在台阶孔2的小孔内周位置开设有与排气孔4相连的环形槽3。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在应用中设置在水平底座7上,水平底座7上对应顶杆6大端的位置设有弹簧槽10,弹簧槽10中设有复位弹簧9。在冲压前,顶杆6在复位弹簧9的作用下将顶杆6向上顶起,通过台阶孔2限位,顶杆6大端的底部与水平底座7之间形成下间隙8。如图3所示,在冲压后,顶杆6随冲压力整体下降至与水平底座7平齐,顶杆6顶部的凸起5与坯料下端中部接触,完成冲压。冲压过程中的空气由顶杆6小端周面和台阶孔2中的小孔内周部位进入环形槽3,并最终由排气孔4排出,此时顶杆6大端的上沿与台阶孔2中的台阶位置形成上间隙11。冲压完成后,随着冲压压力的消失,复位弹簧9重新将顶杆6顶起至如图2所示状态。顶杆6将到酵母本体中的成型圆锥滚子顶起,实现脱模。在圆锥滚子的实际冲压成型中,在倒角模本体1上部还依次设有中模和顶模。由于其为本领域常规通用技术,与本专利技术关联不大,故图中并未涉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防止圆锥滚子大小端欠压的小端倒角模装置,包括倒角模本体(1)和顶杆(6),其特征在于:顶杆(6)配合安装在开设于倒角模本体(1)底部的台阶孔(2)中,顶杆(6)的截面形状为与台阶孔(2)的形状相对应的T形,顶杆(6)大端的外周与台阶孔(2)中的大孔内周紧密滑动配合,顶杆(6)的小端具有圆弧形的凸起(5),顶杆(6)小端的外周与台阶孔(2)中的小孔内周间隙配合,在倒角模本体(1)上设有供顶杆(6)小端外周与台阶孔(2)中的小孔内周间的空气排出的排气孔(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止圆锥滚子大小端欠压的小端倒角模装置,包括倒角模本体(1)和顶杆(6),其特征在于:顶杆(6)配合安装在开设于倒角模本体(1)底部的台阶孔(2)中,顶杆(6)的截面形状为与台阶孔(2)的形状相对应的T形,顶杆(6)大端的外周与台阶孔(2)中的大孔内周紧密滑动配合,顶杆(6)的小端具有圆弧形的凸起(5),顶杆(6)小端的外周与台阶孔(2)中的小孔内周间隙配合,在倒角模本体(1)上设有供顶杆(6)小端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昊卿张亚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卫创轴承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