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体转动式火锅底料加工混合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3464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火锅底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锅体转动式火锅底料加工混合设备;采用转动式锅体设计,通过伺服电机驱动一号转轴转动,二号转轴通过传动跟着转动,并通过驱动齿轮与外齿圈的啮合作用带动锅体转动,锅体与搅拌组件作用实现搅拌;还利用一号转轴转动,使移动块沿轴向上下移动,从而通过连杆拉动搅拌杆摇摆,配合搅拌叶片,与转动的锅体作用实现对锅体内原料的多角度、变区域搅拌;还设置了刮板组件,锅体转动时,锅体内壁与刮板作用,刮板将粘附在内壁上的原料刮落;还设置了翻料组件,利用一号转轴转动,凸轮跟着转动,通过压板、弹簧配合,使推拉杆左右移动,从而推拉摇杆摇摆,使翻料铲对锅体内的原料进行翻料。

A kind of rotary hot pot bottom material processing and mix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体转动式火锅底料加工混合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火锅底料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锅体转动式火锅底料加工混合设备。
技术介绍
火锅一般是指以锅为器具,以热源烧锅,以水或汤烧开来涮煮食物的烹调方式,同时亦可指这种烹调方式所用的锅具。其特色为边煮边吃,或是锅本身具有保温效果,吃的时候食物仍热气腾腾,汤物合一。世界各地均有类似的料理,但主要在东亚地方特别盛行。火锅现吃现烫,辣咸鲜,油而不腻,暴汗淋漓,酣畅之极,解郁除湿,适于山川之气候,今发展为鸳鸯锅,麻辣清淡各别,各取所需,老少咸宜,至冬之佳品。典型的火锅食材包括各种肉类、海鲜类、蔬菜类、豆制品类、菌菇类、蛋类制品等,将其放入煮开的清水或特制的高汤锅底烫熟后食用。有些吃法还会蘸上调味料一起食用。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火锅业的产业链条已具雏形。四川、重庆、内蒙古、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农牧业面向全国火锅餐饮市场,组建了辣椒、花椒、羊肉、香油、芝麻酱、粉丝、固体酒精等火锅常用原料、调料、燃料生产、加工、销售基地。火锅底料决定火锅的风味,也是制作火锅最关键的一环。常见的火锅底料有骨头浓汤底料、鱼汤底料、仔鸡汤底料、红油汤底料等。火锅底料的制作,要充分运用调味品受热时的脂溶性和水溶性,才能达到“五味和谐”。火锅底料是实际上就是调味品的有机组合,某种调味品过量,会掩盖其他调味品的风味,造成“喧宾夺主”。因此在进行火锅调味时各种调味品投放的比例和种类要恰当;火锅底料味道的好坏关键在于选料,香料的配比,火候的掌握比如选用价格低廉的牛油,炒出的火锅底料味道就会有很大差别,这样的味道不香,有各种怪味,涮菜的时候也容易起泡等;如果香料的配比不好,影响火锅的味道,香味不正,制作火锅底料火候掌握不好,制作出的火锅底料香味就会不好,不容易散发出来。现有技术中火锅底料的生产还是大多依赖于人工手工操作完成的,常用的方式是采用锅体对原料进行加热,并配合人工进行不断地搅拌或翻料,使原料充分受热并实现混合;但是火锅底料重量可达十几或数十公斤,并且粘度较大,非常考验人工的体力,有时需要多人交替进行工作,方能保证搅拌或翻料工作的不间断进行,需要设计一款机械实现火锅底料的机械化加工,降低人工生产负荷。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锅体转动式火锅底料加工混合设备。(二)技术方案一种锅体转动式火锅底料加工混合设备,包括底座、锅体及搅拌组件;底座上设置有环形滑轨,环形滑轨中心设置有炉头;锅体位于炉头上方,锅体外壁连接有若干根竖直的支杆,支杆周向均匀设置,支杆底端设置有滑块,滑块与环形滑轨滑动连接;底座左侧固接有立板,立板右侧上下间隔连接有一号板和二号板;一号板顶部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向下连接有一号转轴,一号转轴穿过一号板并与二号板转动连接;一号转轴左侧设置有二号转轴,二号转轴与一号转轴传动连接;二号转轴向下穿过二号板并与底座转动连接;锅体顶端外壁设置有外齿圈,二号转轴对应设置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外齿圈啮合;二号转轴受到一号转轴的驱动产生转动,并通过驱动齿轮带动锅体转动,锅体与搅拌组件作用实现搅拌。优选地,搅拌组件包括一号转轴、移动块、U型叉杆、连杆及搅拌杆,一号转轴下段设置有往复螺纹,并螺接有移动块;一号板和二号板右端通过右支板连接,右支板对应移动块设置有竖直方向的通槽,移动块右端穿过通槽并铰接有连杆;U型叉杆倒置,顶端与右支板底端连接;搅拌杆上段与U型叉杆底部的叉臂通过转动轴传动连接;搅拌杆顶端与连杆另一端铰接,搅拌杆底端伸入锅体并设置有搅拌叶片。优选地,搅拌叶片周向均匀设置了多片构成一组,并沿轴向间隔设置了多组。优选地,还包括刮料组件,刮料组件包括伸缩件和刮板,伸缩件固定安装在右支板底端左侧,刮板与锅体内壁贴合,刮板顶端伸出锅体并与伸缩件的伸缩端连接。优选地,伸缩件为弹簧杆、液压缸或气缸中任一种。优选地,还包括翻料组件,翻料组件包括凸轮、压板、推拉杆、摇杆及翻料铲,凸轮设置在一号转轴上段,压板配合设置在凸轮右侧,压板向右连接有推拉杆;压板与右支板之间还设置有弹簧;右支板顶端右侧连接有拓展板,拓展板底面铰接有摇杆,摇杆底端伸入到锅体内并设置有翻料铲;推拉杆右端穿过右支板并与摇杆铰接。优选地,摇杆对应移动块还设置有弯曲段,摇杆摇动到最左端时与移动块及连杆不发生碰撞。优选地,一号转轴上设置有一号传动轮,二号转轴上设置有二号传动轮,一号传动轮与二号传动轮通过传动链条传动连接。优选地,锅体呈碗状,锅底为平底;弹簧套合在推拉杆上。优选地,底座还设置有支脚,炉头通入燃气或燃油作为燃料,点燃后作为加热源。(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锅体转动式火锅底料加工混合设备,具有以下的优点:1,采用转动式锅体设计,通过伺服电机驱动一号转轴转动,二号转轴通过传动跟着转动,并通过驱动齿轮与外齿圈的啮合作用带动锅体转动,锅体与搅拌组件作用实现搅拌;2,还利用一号转轴转动,使移动块沿轴向上下移动,从而通过连杆拉动搅拌杆摇摆,配合搅拌叶片,与转动的锅体作用实现对锅体内原料的多角度、变区域搅拌;3,还设置了刮板组件,锅体转动时,锅体内壁与刮板作用,刮板将粘附在内壁上的原料刮落。伸缩件采用弹簧杆、液压缸或气缸中任一种,其中弹簧杆利用自身的伸缩性,自适应于刮板的磨损;而液压缸或气缸则采用人工调节,适应于刮板的磨损,均可保证刮板贴合内壁。4,还设置了翻料组件,利用一号转轴转动,凸轮跟着转动,通过压板、弹簧配合,使推拉杆左右移动,从而推拉摇杆摇摆,使翻料铲对锅体内的原料进行翻料。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工位A时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工位B时的结构图;图3为底座的结构图;图4为锅体的结构图;图5为搅拌组件、刮壁组件和翻料组件的结构图;图6为右支板的结构图;图7为凸轮的俯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底座,101-环形滑轨,102-炉头,103-支脚;2-立板,201-一号板,202-二号板,203-右支板,2031-通槽,204-拓展板;301-伺服电机,302-一号转轴,303-一号传动轮,304-传动链条,305-二号传动轮,306-二号转轴,307-驱动齿轮;4-锅体,401-外齿圈,402-支杆,403-滑块,501-凸轮,502-压板,503-弹簧,504-推拉杆,505-摇杆,5051-弯曲段,506-翻料铲;601-伸缩件,602-刮板;701-往复螺纹,702-移动块,703-连杆,704-U型叉杆,705-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体转动式火锅底料加工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锅体(4)及搅拌组件;/n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环形滑轨(101),环形滑轨(101)中心设置有炉头(102);所述锅体(4)位于炉头(102)上方,锅体(4)外壁连接有若干根竖直的支杆(402),支杆(402)周向均匀设置,支杆(402)底端设置有滑块(403),滑块(403)与环形滑轨(101)滑动连接;/n所述底座(1)左侧固接有立板(2),立板(2)右侧上下间隔连接有一号板(201)和二号板(202);所述一号板(201)顶部设置有伺服电机(301),伺服电机(301)的输出端向下连接有一号转轴(302),一号转轴(302)穿过一号板(201)并与二号板(202)转动连接;所述一号转轴(302)左侧设置有二号转轴(306),二号转轴(306)与一号转轴(302)传动连接;所述二号转轴(306)向下穿过二号板(202)并与底座(1)转动连接;/n所述锅体(4)顶端外壁设置有外齿圈(401),二号转轴(306)对应设置有驱动齿轮(307),驱动齿轮(307)与外齿圈(401)啮合;所述二号转轴(306)受到一号转轴(302)的驱动产生转动,并通过驱动齿轮(307)带动锅体(4)转动,锅体(4)与搅拌组件作用实现搅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体转动式火锅底料加工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锅体(4)及搅拌组件;
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环形滑轨(101),环形滑轨(101)中心设置有炉头(102);所述锅体(4)位于炉头(102)上方,锅体(4)外壁连接有若干根竖直的支杆(402),支杆(402)周向均匀设置,支杆(402)底端设置有滑块(403),滑块(403)与环形滑轨(101)滑动连接;
所述底座(1)左侧固接有立板(2),立板(2)右侧上下间隔连接有一号板(201)和二号板(202);所述一号板(201)顶部设置有伺服电机(301),伺服电机(301)的输出端向下连接有一号转轴(302),一号转轴(302)穿过一号板(201)并与二号板(202)转动连接;所述一号转轴(302)左侧设置有二号转轴(306),二号转轴(306)与一号转轴(302)传动连接;所述二号转轴(306)向下穿过二号板(202)并与底座(1)转动连接;
所述锅体(4)顶端外壁设置有外齿圈(401),二号转轴(306)对应设置有驱动齿轮(307),驱动齿轮(307)与外齿圈(401)啮合;所述二号转轴(306)受到一号转轴(302)的驱动产生转动,并通过驱动齿轮(307)带动锅体(4)转动,锅体(4)与搅拌组件作用实现搅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体转动式火锅底料加工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一号转轴(302)、移动块(702)、U型叉杆(704)、连杆(703)及搅拌杆(705),所述一号转轴(302)下段设置有往复螺纹(701),并螺接有移动块(702);所述一号板(201)和二号板(202)右端通过右支板(203)连接,右支板(203)对应移动块(702)设置有竖直方向的通槽(2031),移动块(702)右端穿过通槽(2031)并铰接有连杆(703);所述U型叉杆(704)倒置,顶端与右支板(203)底端连接;所述搅拌杆(705)上段与U型叉杆(704)底部的叉臂通过转动轴传动连接;所述搅拌杆(705)顶端与连杆(703)另一端铰接,搅拌杆(705)底端伸入锅体(4)并设置有搅拌叶片(7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体转动式火锅底料加工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706)周向均匀设置了多片构成一组,并沿轴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燕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千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