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3294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引燃装置包括:用以贮存燃气的气体贮器;控制燃气供应的阀机构;一端部连到阀机构而另一端部连到气体喷射喷嘴的气管,使得燃气通过气管流到气体喷射喷嘴;电压单元产生的放电电压用以在气体喷射喷嘴和邻近的放电电极间产生火花;金属管状件支撑气管并与之共轴伸展,气体喷射喷嘴用导线连到压电单元。气体贮器、阀机构和压电单元装在主体外壳内成主体部分,气管、气体喷射喷嘴、放电电极和导线装在管状件内成棒体部分,两者组装成一体。(*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引燃从内装的气体贮器排放的燃气而从喷嘴喷射火焰的引燃装置。一种点火棒或座台式煤气引燃器中,待引燃的燃气通过一火焰喷口喷射出去,该火焰喷口远离控制来自气体贮器的气体供应的阀机构,也远离用以产生放电电压以引燃由该火焰喷口喷射出去的燃气的诸如压电单元的电气放电源,该点火棒或座台式煤气引燃器在引燃由火焰喷口喷射出去的燃气往往产生各种不同的问题。该燃气通过一气管喂入该火焰喷口,该气管由一主体部分伸展一个相当大的路程,而该主体部分则包含该阀机构和该压电单元;用以产生火花以便引燃由该火焰喷口喷射出去的燃气的放电电压则通过较长的导线喂送到该火焰喷口上。该气管的一端部连接到在主休部分内的该阀机构上,而其另一端部连接到该气体喷射喷嘴上。该导线也由其一端所连接的压电单元伸展到该气管的端部并连接到该放电电极。在这种引燃装置中,欲将该装置的组装工艺过程自动化是相当困难的。也就是说,该气管和该导线均由柔软的材料制造,因此,在将其端部连接到其他零部件上的过程中及在将其安装在从该主体部分到该伸展的管件的端部之上伸展的空间内的过程中,处理上并不容易。即使该阀机构制造成一个单元形式以便于采用自动组装工艺过程,以上所述的包括气管和导线的引燃装置的结构也仍构成最终组装工艺过程的自动化上的一个阻碍。依据前述探讨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燃装置,该引燃装置使组装工艺过程的自动化变得更为方便,同时也使制造成本大为降低。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一种引燃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用以在其中贮存燃气的气体贮器;一个控制来自该气体贮器的燃气供应的阀机构;一条其一端部连接到该阀机构而其另一端部连接到一个气体喷射喷嘴的气管,使得来自该气体贮器的燃气可通过该气管流动到该气体喷射喷嘴;一个用以产生放电电压的压电单元;一条连接到该压电单元并配置在靠近该气体喷射喷嘴的放电电极;一条由导电材料制成管状件,该气管是支撑在管状件之内以便与该管状件共轴伸展,及一条将该气体喷射喷嘴电气连接到该压电单元的导线;其中该气体贮器、阀机构和压电单位结合在主体外壳中成一个主体部分组合件;该气管由坚实的或自持的材料制成;该气管、气体喷射喷嘴、放电电极和导线结合在该管状件中成一个棒体部分组合件,该棒体部分组合件通过将该气管的一端部插入到该主体外壳的前端上形成开口内而连接到该主体部分组合件上,响应着该气管的端部插入到该外壳的开口,该气管适宜于连接到该阀机构,而该管状件则适宜于电气连接到该压电单元,该放电电极则通过该管状件电气连接到该压电单元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先实施例中,该气管在其后端部提供以电极端件,该电极端件电气连接到该导线,该阀机构在其前端部提供以喷嘴件,当阀机构启开时,燃气通过该喷嘴件排放,该喷嘴件电气连接到该压电单元上,当该气管的一个端部插入该主体外壳的开口时该气管设计成以气密方式连接到该喷嘴件,而当该气管的该端部插入该主体外壳的开口时该电极端件设置成电气连接到该喷嘴件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中车个实施例中,该主体外壳提供以一接触器件,该接触器件电气连接到该压电单元,并适宜于当该气管的一个端部插入到该主体外壳的开口时使之与该管状件发生接触。以这种设计,由于该气体贮器、阀机构和压电单元装配在主体外壳内而成一个主体部分组合件,该主体部分组合件与棒体部分组合件独立制造,该棒体部分组合件包括装配在管状件内的气管、气体喷射喷嘴、放电电极和导线。该引燃装置可通过将该棒体部分组合件连接到主体部分组合件轻易地组装起来。由于该气管由诸如硬塑料的坚实材料制成,该气管可极为便利地组装到棒体部分组合件内。附图说明图1 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点火棒的垂直截面图;图2 为图1中所示实施例中的点火棒的水平截面图;图3 为图1中的一个部分的放大图;图4 为本专利技术中绝缘导线的放大断片透视图;图5 为本专利技术的喷嘴盖的放大透视图;图6 为本专利技术的点火棒的主体部分和棒体部分的分解截面图;图7 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的座台式煤气引燃器的部分截面侧视图。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取点火棒形式的一种引燃装置将参照图1至5叙述于下。该点火棒1由主体部分2和棒体部分3组成,该棒体部分3由该主体部分2伸展。在这特殊实施例中,如示于图6中那样,该主体部分2与该棒体部分3采取独立单元的形式,该些单元可结合成此特殊实施例中的一个点火棒。主体部分2具有一个外壳,包括贮器盖5和放置在该贮器盖5之前方的中间壳6。贮器盖5取前端敞开的管状件形式,中间壳6由左和右半部组成。该中间壳6在其低下部分具有用以接纳引燃杠杆18的开口6a,且在其前端具有开口6b,通过此开口6b将棒体部分接受在主体部分2内并与之连接。气体贮器7,其内储存加压燃气,该贮器7容纳在贮器盖5内。气体贮器7由贮器主体7a和连接到该贮器主体7的上盖7b组成。在该上盖7b内提供以用以控制来自气体贮器7的气体供应的阀机构8。也就是说,在气体贮器7中插入一芯体9,而燃气则通过芯体9提供,喷嘴件10则放置在气体供应通道内。该喷嘴件10由图中未示出的弹簧向后推动,而当将该喷嘴件10向前推进时,气体供应通道开通并供应燃气,相反,当在该弹簧的作用力下喷嘴件10向后退回时,气体供应通道关闭则燃气供应中止。气体供应量或火焰的大小通过扭转火焰调节旋钮13进行调节,该火焰调节旋钮13则连接到调节套筒12并向外突伸。用以启开喷嘴件10意即用以向前推进该喷嘴件10的杠杆14的一端部与该喷嘴件10的前端部分相接合。密封填充件15安装在位于该杠杆14之前的喷嘴件10的嘴尖上。该杠杆14的另一端部连接到将于下文中叙述的压电单元20上。所述引燃杠杆18可向前或向后滑动地安装在中间壳6的开口6a处。该压电单元20提供在该引燃杠杆18与该气体贮器7的上盖7b之间。该压电单元20用以提供放电电压,且当将该引燃杠杆18向后拉时,滑动部分20a向后移动导致突伸件20b与该杠杆14接合并将之旋转,从而提供由压电单元20产生的放电电压。也就是说,该杠杆14呈L形并支撑于一枢轴14a上以便绕该枢轴转动。当该杠杆所述的另一端部响应滑动部分20a的突伸件20b向后运动而向上转动时,该杠杆14所述的一端部拉喷嘴件10向前以启开气体供应通道。该突伸件20b兼作放电电压的一个电极端件之用并通过杠杆14电气连接到喷嘴件10上,该杠杆14由导电树脂制成。该压电单元20的滑动件20a兼作放电电压的另一个电极端件并通过接地片21电气连接到接触器21a。该接触器21a设置在将于下文中叙述的一管件夹持器17中间部分之旁侧。也就是说,该接地片21在其底部是夹持在压电单元20与引燃杠杆18之间,在杠杆18之上向前弯曲,然后在靠近该管件夹持器17的凸缘部分17d弯成曲柄状。该接地片21的前端设置在该管件夹持器17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压靠到该管件夹持器17上。该接地片21响应该引燃杠杆18的滑动而运动。该棒体部分3由金属管状件25和气体喷射喷嘴26组成,该喷嘴26安装在该管状件25的前端部之内。该气体喷射喷嘴26在其前端部上具有喷嘴嘴尖27并在其后端部处套配在气管28的前端部上。喷嘴盖30安装在气体喷射喷嘴26上以便将该喷嘴26围绕起来。该喷嘴盖30由诸如塑料等的绝缘材料制成并具有夹持器部分29,该夹持器部分29套配在该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引燃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用以在其中贮存燃气的气体贮器;一个控制来自该气体贮器的燃气供应的阀机构;一条其一端部连接到该阀机构而其另一端部连接到一个气体喷射喷嘴的气管,使得来自该气体贮器的燃气可通过该气管流动到该气体喷射喷嘴;一个用以产生放电电压的压电单元;一条连接到该压电单元并配置在靠近该气体喷射喷嘴的放电电极;一条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管状件,该气管是支撑在管状件之内以便与该管状件共轴伸展,及一条将该气体喷射喷嘴电气连接到该压电单元的导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气体贮器、阀机构 和压电单位装配在主体外壳中成一个主体部分组合件;该气管由坚实的或自持的材料制成;该气管、气体喷射喷嘴、放电电极和导线装配在该管状件中成一个棒体部分组合件,该棒体部分组合件通过将该气管的一端部插入到该主体外壳的前端部上形成的开口内而连 接到该主体部分组合件上;响应着该气管的端部插入到该外壳的开口,该气管适宜于连接到该阀机构,而该管状件则适宜于电气连接到该压电单元,该放电电极则通过该管状件电气连接到该压电单元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四家力江口利比古斋藤正树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