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餐具包装机的筷子包装进料机构,涉及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设置于包装机上的料斗以及设于料斗下方的支架板,所述支架板内开设有空腔,所述料斗的出料处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上设有用于将筷子定住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部的上方设置有除尘刷一,所述除尘刷一上安装有用于控制除尘刷一向横跨料斗下料方向的方向往复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定位部位于筷子两端的位置处开设有排屑口,所述排屑口与空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进料时对筷子的表面进行除屑,具有提高除屑效果的优点。
A feeding mechanism for chopsticks packaging of tableware packag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餐具包装机的筷子包装进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包装设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餐具包装机的筷子包装进料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互联网餐饮行业的不断发展,一次性餐包成为餐饮行业中必不可少的产品之一。一次性餐包通过将一次性的纸巾、筷子、牙签以及勺子包装于一体,便于使用者用餐时使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包装机进行包装,提高餐具包装的生产效率。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236852U,公告日为2015.04.0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去竹屑功能的筷子包装机进料机构,包括料斗、支架板,所述料斗设于支架板上方,所述料斗包括侧面板和底部的导料板,所述导料板安装于支架板的上端,所述导料板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支架板内设有空腔,所述通孔与所述空腔相通,且所述支架板还设有与所述容腔相通的吸风机构。筷子掉落的竹屑通过通孔落入空腔中,随后利用西风机构将竹屑洗出并排除,避免竹携在机构内累积影响生产,防止筷子包装后,袋内残留竹屑而影响使用。但是料斗内筷子数量多,该机构只能对底部进行竹屑清理,而对于筷子表面上的竹屑则无法彻底清理干净,导致筷子包装后,袋内可能残留部分竹屑,从而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餐具包装机的筷子包装进料机构,在进料时对筷子的表面进行除屑,具有提高除屑效果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餐具包装机的筷子包装进料机构,包括设置于包装机上的料斗以及设于料斗下方的支架板,所述支架板内开设有空腔,所述料斗的出料处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上设有用于将筷子定住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部的上方设置有除尘刷一,所述除尘刷一上安装有用于控制除尘刷一向横跨料斗下料方向的方向往复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定位部位于筷子两端的位置处开设有排屑口,所述排屑口与空腔连通。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部上开设有多个与空腔连通的清屑槽口,所述定位部下方对位于清屑槽口的位置处设置有除尘刷二,所述除尘刷二与除尘刷一对应设置,且所述除尘刷二同样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使其移动。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部的上下方分别设置有滑移架一与滑移架二,所述滑移架一与滑移架二相互平行,所述滑移架一与滑移架二上均滑动设置有滑动块,所述除尘刷一与除尘刷二分别转动设置于两滑动块上。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分别螺纹穿设过两滑动块的丝杆一与丝杆二以及用于带动丝杆一与丝杆二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通过皮带轮带动丝杆一与丝杆二转动。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于定位部上的限位勾以及与限位勾连接的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安装于包装机上,所述定位部上开设有供限位勾升降的让位口,所述驱动气缸推动所述限位勾沿垂直于料斗下料方向的方向升降移动。进一步设置:所述让位口对称于定位部中线开设有两个,所述限位勾对应于让位口设置有两个,两所述限位勾的一端连接有联动架,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接联动架来与限位勾连接。进一步设置:两所述限位勾之间的间距大小小于筷子的长度大小。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架板上设有与所述空腔相通的吸风机构,所述吸风机构包括与集屑腔连通的风机以及与风机排风口连接的排屑管,所述排屑管远离风机的一端连接于收屑集中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定位组件定住筷子后,利用除尘刷一对筷子表面的竹屑进行清理,竹屑通过排屑口排入空腔内,具有提高除屑效果的优点;2、通过除尘刷二配合除尘刷一进行除屑,能够对筷子的两面的竹屑进行有效清理,彻底除屑,具有提高除屑效果的优点;3、通过吸风机构的配合,能够吸入竹屑,并通过排屑管集中排出,以便于集中处理碎屑,提高清理的便捷性。附图说明图1为餐具包装机的筷子包装进料机构背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餐具包装机的筷子包装进料机构正前方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支架板拆出部分结构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滑移架一与滑移架二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料斗;2、支架板;21、空腔;3、定位部;31、排屑口;32、清屑槽口;33、让位口;4、定位组件;41、限位勾;411、联动架;42、驱动气缸;5、除尘刷一;6、驱动组件;61、丝杆一;62、丝杆二;63、电机;64、皮带轮;7、除尘刷二;8、滑移架一;9、滑移架二;10、滑动块;11、吸风机构;111、风机;112、排屑管;12、输送线。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对餐具包装机的筷子包装进料机构做进一步说明。一种餐具包装机的筷子包装进料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设置于包装机上的料斗1以及设于料斗1下方的支架板2,料斗1对位于包装机的输送线12上,从而能够通过料斗1下料,将筷子逐一送入输送线12上,以便于包装机的整体包装工作。如图1和图2所示,支架板2内开设有空腔21,料斗1上开设有多个与空腔21连通的去屑孔,支架板2上设有与所述空腔21相通的吸风机构11,通过吸风机构11将料斗1内的竹屑通过去屑孔吸入空腔21内,随后由吸风机构11排出,能够对筷子进行去屑,提高包装质量。其中,吸风机构11包括与集屑腔连通的风机111以及与风机111排风口连接的排屑管112,排屑管112远离风机111的一端连接于收屑集中区,通过风机111将竹屑吸入空腔21,随后通过排屑管112排出,以便于集中处理竹屑,并有效去除筷子上的碎屑,提高包装效果。如图2和图3所示,在料斗1的出料处设置有定位部3,定位部3上设有用于将筷子定住的定位组件4,通过暂时将筷子定于定位部3处,便于进行除屑。具体的,定位组件4包括设置于定位部3上的限位勾41以及与限位勾41连接的驱动气缸42,其中,驱动气缸42安装于包装机上,在定位部3上开设有供限位勾41升降的让位口33,驱动气缸42推动所述限位勾41沿垂直于料斗1下料方向的方向升降移动,在需要定住筷子时,通过驱动气缸42推动限位勾41穿出让位口33外,从而对筷子进行拦截,即可将筷子定位于定位部3上,以便于进行除屑。若需要下料时,则控制驱动气缸42带动限位勾41缩入让位口33内,即可供筷子下移,从而通过料斗1向输送线12上进料。如图2和图3所示,进一步的,让位口33对称于定位部3中线开设有两个,限位勾41对应于让位口33设置有两个,两限位勾41的一端连接有联动架411,驱动气缸42的活塞杆通过连接联动架411来与限位勾41连接,通过两限位勾41的配合,使得定位筷子时提供两点限位,提高定位的稳定性。其中,两限位勾41之间的间距大小小于筷子的长度大小,以便于稳定支撑筷子,提高定位的稳定性。如图2和图4所示,在定位部3的上方设置有除尘刷一5,通过除尘刷一5来对筷子的表面进行除屑,能够提高除屑效果。在除尘刷一5上安装有用于控制除尘刷一5向横跨料斗1下料方向的方向往复移动的驱动组件6,定位部3位于筷子两端的位置处开设有排屑口31,排屑口31与空腔21连通,通过驱动组件6驱动除尘刷一5移动时,能够将筷子表面的竹屑向两端的排屑口31扫去,使得竹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餐具包装机的筷子包装进料机构,包括设置于包装机上的料斗(1)以及设于料斗(1)下方的支架板(2),所述支架板(2)内开设有空腔(21),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1)的出料处设置有定位部(3),所述定位部(3)上设有用于将筷子定住的定位组件(4),所述定位部(3)的上方设置有除尘刷一(5),所述除尘刷一(5)上安装有用于控制除尘刷一(5)向横跨料斗(1)下料方向的方向往复移动的驱动组件(6),所述定位部(3)位于筷子两端的位置处开设有排屑口(31),所述排屑口(31)与空腔(21)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具包装机的筷子包装进料机构,包括设置于包装机上的料斗(1)以及设于料斗(1)下方的支架板(2),所述支架板(2)内开设有空腔(21),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1)的出料处设置有定位部(3),所述定位部(3)上设有用于将筷子定住的定位组件(4),所述定位部(3)的上方设置有除尘刷一(5),所述除尘刷一(5)上安装有用于控制除尘刷一(5)向横跨料斗(1)下料方向的方向往复移动的驱动组件(6),所述定位部(3)位于筷子两端的位置处开设有排屑口(31),所述排屑口(31)与空腔(2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具包装机的筷子包装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3)上开设有多个与空腔(21)连通的清屑槽口(32),所述定位部(3)下方对位于清屑槽口(32)的位置处设置有除尘刷二(7),所述除尘刷二(7)与除尘刷一(5)对应设置,且所述除尘刷二(7)同样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使其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餐具包装机的筷子包装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3)的上下方分别设置有滑移架一(8)与滑移架二(9),所述滑移架一(8)与滑移架二(9)相互平行,且所述滑移架一(8)与滑移架二(9)上均滑动设置有滑动块(10),所述除尘刷一(5)与除尘刷二(7)分别转动设置于两滑动块(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餐具包装机的筷子包装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分别螺纹穿设过两滑动块(10)的丝杆一(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晓花,吴双贻,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见康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