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控脚轮连杆式控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26914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控脚轮连杆式控制结构,包括连动组和卡掣组,卡掣组包括下支座和上支座,下支座的支盖通过旋转体与连动组中的安装轴下端相连;下支座与上支座固连后构成壳体结构,该壳体结构内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中间支板、方形传动座、固定块、联动块和横向移动块,方形传动座内设置有能与传动杆上的上齿盘相卡合的下齿盘,刹车块刹车块的前后两端的左侧面上均形成有用以对滚轮进行刹车的卡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下传动杆上的方形块与中间支板上的方形孔相卡的方式,完成直行刹车的目的,通过下传动杆上的上齿盘与方形传动座内的下齿盘相卡合以及卡齿与滚轮相卡合的方式,完成双刹的目的。

A kind of connecting rod control structure of central control ca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控脚轮连杆式控制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控脚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中控脚轮连杆式控制结构。
技术介绍
脚轮一般是适用于安装在医院病床上,由于医院里的病床功能需要非常齐全,有时需要通过病床推动病人到不同的科室进行检查,有时又需要将病人送到住院部的房间内疗养,因此脚轮必须既能够刹住,又能够转弯,还必须能够沿着走廊内部直线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中控脚轮连杆式控制结构,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连接方便,通过下传动杆上的方形块与中间支板上的方形孔相卡的方式,完成直行刹车的目的,通过下传动杆上的上齿盘与方形传动座内的下齿盘相卡合以及卡齿与滚轮相卡合的方式,完成双刹的目的。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一种中控脚轮连杆式控制结构,包括连动组和卡掣组,所述的卡掣组包括下支座和上支座,所述的下支座的支盖通过旋转体与连动组中的安装轴下端相连;所述的下支座与上支座固连后构成壳体结构,该壳体结构内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中间支板、方形传动座、固定块、联动块和横向移动块,所述的中间支板固定在固定块的上表面上,该中间支板上开设有方形孔;所述的固定块的上表面内凹形成有第一放置槽,该第一放置槽内设置有可上下运动的方形传动座,且方形传动座的底部与第一放置槽的底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的方形传动座的上表面内凹形成有第二放置槽,该第二放置槽的底壁形成有下齿盘;上述连动组中的传动杆的驱动端可上下运动地设置于第二放置槽内,该传动杆的驱动端从上往下依次为能与上述方形孔相卡合的方形块、能与上述下齿盘相卡合的上齿盘和能与第二放置槽底壁上通孔可滑动连接的圆柱段;所述的固定块的下表面内凹形成有容许联动块旋转的第一活动凹槽;所述的联动块的上端位于第一活动凹槽内,联动块的上端与圆柱段相抵,且联动块上的活动轴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活动凹槽前后两内侧壁上形成的第一竖向滑槽内;所述的联动块的下端设置在形成于横向移动块右侧面上的第二活动凹槽内,联动块的下端与横向移动块通过枢轴连接;所述的枢轴上且位于联动块的两侧均设置有扭簧,每个扭簧的一端抵在第二活动凹槽的底壁上,每个扭簧的另一端抵在联动块上;所述的横向移动块的下表面与下支座的下支板之间通过滑块滑槽机构连接;所述的横向移动块上开设有能与轮轴相对左右移动的腰形孔;所述的横向移动块的下表面内凹设置有第三活动槽,下支座的左侧板伸入第三活动槽内,且下支座的左侧板与第三活动槽的右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的横向移动块的左端开设有以便安装刹车块的刹车块安装槽,刹车块前后方向穿设在刹车块安装槽内,且刹车块与横向移动块固连;所述的刹车块的前后两端的左侧面上均形成有用以对滚轮进行刹车的卡齿。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横向移动块的的右端前后两侧面均形成有用以作用在滚轮上利于刹车的弧形限位板,该弧形限位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防滑纹。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方形传动座的前后两外侧面均形成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的第一放置槽的前后两内侧面上形成有与上述第一滑动块滑动连接的第三竖向滑槽。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滑块滑槽机构包括形成于横向移动块的下表面上的第二滑动块和形成于下支座的下支板的横向滑槽,所述的第二滑动块与横向滑槽滑动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连动组包括安装轴、衬套、凸轮、六方头和传动杆,所述的衬套的下端固连有轴承盖,该轴承盖与固设在安装轴上的花板之间相卡合固定;所述的衬套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凸轮安装槽、六方头安装孔以及安装轴安装孔,所述的凸轮安装于凸轮安装槽内,凸轮上部的旋转限位槽与形成于凸轮安装槽顶部的限位块相配合;所述的凸轮下部的档位切换轮廓与滚动柱始终相抵,其中档位切换轮廓由空挡凹槽以及位于空挡凹槽两侧的直刹凹槽、双刹凸起构成;所述的滚动柱可旋转地安装在六方头的顶部,六方头可上下移动地设于六方头安装孔内;所述的安装轴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安装轴,该安装轴的顶端与六方头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的安装轴内可上下滑动且不可相对旋转地设置有传动杆;所述的传动杆包括上传动杆和下传动杆,上传动杆和下传动杆固连后构成一整根传动杆;所述的上传动杆的上端与六方头螺纹连接,下传动杆上端的棱柱与安装轴内形成的棱柱孔相配合,下传动杆的下端为用以驱动卡掣组工作的驱动端。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所述的旋转体包括轴承套,所述的轴承套的上端形成有第一轴承安装孔,第一轴承安装孔内设置有套装在安装轴上的上轴承;所述的轴承套的下端穿过上支座的上支盖,轴承套的下端形成有第二轴承安装孔,第二轴承安装孔内设置有套装在安装轴上的下轴承,该下轴承被固设在安装轴上的挡圈挡住。3.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一种中控脚轮连杆式控制结构,其需要直刹时控制下传动杆向上运动,当下传动杆上的方形块与中间支板上的方形孔相卡时完成直刹,需要双刹时控制下传动杆向下运动,当下传动杆上的上齿盘与方形传动座内的下齿盘相卡合时完成第一刹,继续控制下传动杆向下运动,使得下传动杆上的圆柱段推动联动块沿着第一竖向滑槽向下运动,由于联动块与横向移动块铰连接,因此推动横向移动块向左移动,扭簧以及第二弹性元件压缩,继续控制下传动杆向下运动直至横向移动块上的刹车块与滚轮相卡合为止,完成第二刹;(2)本技术的一种中控脚轮连杆式控制结构,其横向移动块的右端前后两侧面均形成有用以作用在滚轮上利于刹车的弧形限位板,该弧形限位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防滑纹,结构简单,连接方便,当需要双刹时刹车块与滚轮相卡合的同时横向移动块上的弧形限位板作用在滚轮上,使得刹车更为稳妥;(3)本技术的一种中控脚轮连杆式控制结构,其横向移动块的下表面与下支座的下支板之间通过滑块滑槽机构连接,滑块滑槽机构包括形成于横向移动块的下表面上的第二滑动块和形成于下支座的下支板的横向滑槽,第二滑动块与横向滑槽滑动连接,滑块滑槽机构结构简单,连接方便,使得横向移动块在滑块滑槽机构的作用移动更为稳妥;(4)本技术的一种中控脚轮连杆式控制结构,其方形传动座的前后两外侧面均形成有第一滑动块,第一放置槽的前后两内侧面上形成有与上述第一滑动块滑动连接的第三竖向滑槽,结构简单,连接方便,使得方形传动座与固定块相对运动更为稳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中控脚轮连杆式控制结构的中控脚轮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中控脚轮连杆式控制结构中凸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中控脚轮连杆式控制结构中方形传动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中控脚轮连杆式控制结构中固定块的俯视三维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中控脚轮连杆式控制结构中固定块的仰视三维图;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中控脚轮连杆式控制结构中横向移动块的俯视三维图;图7为本技术的一种中控脚轮连杆式控制结构中横向移动块与联动块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一种中控脚轮连杆式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控脚轮连杆式控制结构,包括连动组和卡掣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掣组包括下支座(4-1)和上支座(4-2),所述的下支座(4-1)的支盖通过旋转体与连动组中的安装轴(1-1)下端相连;所述的下支座(4-1)与上支座(4-2)固连后构成壳体结构,该壳体结构内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中间支板(4-3)、方形传动座(4-4)、固定块(4-5)、联动块(4-6)和横向移动块(4-7),所述的中间支板(4-3)固定在固定块(4-5)的上表面上,该中间支板(4-3)上开设有方形孔;所述的固定块(4-5)的上表面内凹形成有第一放置槽(4-5-1),该第一放置槽(4-5-1)内设置有可上下运动的方形传动座(4-4),且方形传动座(4-4)的底部与第一放置槽(4-5-1)的底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4-10);所述的方形传动座(4-4)的上表面内凹形成有第二放置槽(4-4-1),该第二放置槽(4-4-1)的底壁形成有下齿盘(4-4-2);上述连动组中的传动杆的驱动端可上下运动地设置于第二放置槽(4-4-1)内,该传动杆的驱动端从上往下依次为能与上述方形孔相卡合的方形块(1-5-1)、能与上述下齿盘(4-4-2)相卡合的上齿盘(1-5-2)和能与第二放置槽(4-4-1)底壁上通孔可滑动连接的圆柱段(1-5-3);所述的固定块(4-5)的下表面内凹形成有容许联动块旋转的第一活动凹槽(4-5-4);所述的联动块(4-6)的上端位于第一活动凹槽(4-5-4)内,联动块(4-6)的上端与圆柱段(1-5-3)相抵,且联动块(4-6)上的活动轴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活动凹槽(4-5-4)前后两内侧壁上形成的第一竖向滑槽(4-5-3)内;所述的联动块(4-6)的下端设置在形成于横向移动块(4-7)右侧面上的第二活动凹槽(4-7-1)内,联动块(4-6)的下端与横向移动块(4-7)通过枢轴连接;所述的枢轴上且位于联动块(4-6)的两侧均设置有扭簧(4-11),每个扭簧(4-11)的一端抵在第二活动凹槽(4-7-1)的底壁上,每个扭簧(4-11)的另一端抵在联动块(4-6)上;所述的横向移动块(4-7)的下表面与下支座(4-1)的下支板之间通过滑块滑槽机构连接;所述的横向移动块(4-7)上开设有能与轮轴相对左右移动的腰形孔(4-7-2);所述的横向移动块(4-7)的下表面内凹设置有第三活动槽(4-7-3),下支座(4-1)的左侧板伸入第三活动槽(4-7-3)内,且下支座(4-1)的左侧板与第三活动槽(4-7-3)的右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元件(4-8);所述的横向移动块(4-7)的左端开设有以便安装刹车块(4-9)的刹车块安装槽(4-7-6),刹车块(4-9)前后方向穿设在刹车块安装槽(4-7-6)内,且刹车块(4-9)与横向移动块(4-7)固连;所述的刹车块(4-9)的前后两端的左侧面上均形成有用以对滚轮进行刹车的卡齿(4-9-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控脚轮连杆式控制结构,包括连动组和卡掣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掣组包括下支座(4-1)和上支座(4-2),所述的下支座(4-1)的支盖通过旋转体与连动组中的安装轴(1-1)下端相连;所述的下支座(4-1)与上支座(4-2)固连后构成壳体结构,该壳体结构内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中间支板(4-3)、方形传动座(4-4)、固定块(4-5)、联动块(4-6)和横向移动块(4-7),所述的中间支板(4-3)固定在固定块(4-5)的上表面上,该中间支板(4-3)上开设有方形孔;所述的固定块(4-5)的上表面内凹形成有第一放置槽(4-5-1),该第一放置槽(4-5-1)内设置有可上下运动的方形传动座(4-4),且方形传动座(4-4)的底部与第一放置槽(4-5-1)的底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4-10);所述的方形传动座(4-4)的上表面内凹形成有第二放置槽(4-4-1),该第二放置槽(4-4-1)的底壁形成有下齿盘(4-4-2);上述连动组中的传动杆的驱动端可上下运动地设置于第二放置槽(4-4-1)内,该传动杆的驱动端从上往下依次为能与上述方形孔相卡合的方形块(1-5-1)、能与上述下齿盘(4-4-2)相卡合的上齿盘(1-5-2)和能与第二放置槽(4-4-1)底壁上通孔可滑动连接的圆柱段(1-5-3);所述的固定块(4-5)的下表面内凹形成有容许联动块旋转的第一活动凹槽(4-5-4);所述的联动块(4-6)的上端位于第一活动凹槽(4-5-4)内,联动块(4-6)的上端与圆柱段(1-5-3)相抵,且联动块(4-6)上的活动轴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活动凹槽(4-5-4)前后两内侧壁上形成的第一竖向滑槽(4-5-3)内;所述的联动块(4-6)的下端设置在形成于横向移动块(4-7)右侧面上的第二活动凹槽(4-7-1)内,联动块(4-6)的下端与横向移动块(4-7)通过枢轴连接;所述的枢轴上且位于联动块(4-6)的两侧均设置有扭簧(4-11),每个扭簧(4-11)的一端抵在第二活动凹槽(4-7-1)的底壁上,每个扭簧(4-11)的另一端抵在联动块(4-6)上;所述的横向移动块(4-7)的下表面与下支座(4-1)的下支板之间通过滑块滑槽机构连接;所述的横向移动块(4-7)上开设有能与轮轴相对左右移动的腰形孔(4-7-2);所述的横向移动块(4-7)的下表面内凹设置有第三活动槽(4-7-3),下支座(4-1)的左侧板伸入第三活动槽(4-7-3)内,且下支座(4-1)的左侧板与第三活动槽(4-7-3)的右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元件(4-8);所述的横向移动块(4-7)的左端开设有以便安装刹车块(4-9)的刹车块安装槽(4-7-6),刹车块(4-9)前后方向穿设在刹车块安装槽(4-7-6)内,且刹车块(4-9)与横向移动块(4-7)固连;所述的刹车块(4-9)的前后两端的左侧面上均形成有用以对滚轮进行刹车的卡齿(4-9-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鑫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申牌万向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