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进行快速烘干的碳纤维预浸料快速浸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25914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进行快速烘干的碳纤维预浸料快速浸渍设备,包括平台、浸渍设备主体、加热棒和马达,所述平台的左端开设有通孔,且平台的顶面安装有浸渍设备主体,并且平台的左端顶面固定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上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与连接块相互连接,并且连接块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外表面,所述加热棒安装在箱体的内部,且加热棒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透气层,并且加热棒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透气层。该便于进行快速烘干的碳纤维预浸料快速浸渍设备,加热棒在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加热棒可跟随的箱体的升降工作进行位置的移动,便于对加热棒与碳纤维预浸料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方便对碳纤维预浸料的烘干温度进行控制。

A fast impregnating equipment for fast drying of carbon fiber prepre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进行快速烘干的碳纤维预浸料快速浸渍设备
本技术涉及碳纤维预浸料加工
,具体为一种便于进行快速烘干的碳纤维预浸料快速浸渍设备。
技术介绍
碳纤维预浸料是一种加工而成的复合材料,均有强度高、耐腐蚀和寿命长等特点,在对碳纤维预浸料进行加工时需要将树脂与碳纤维进行含浸工作,从而需要使用到快速浸渍设备。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碳纤维预浸料快速浸渍设备,在对含浸结束后的碳纤维预浸料进行收卷的过程中,碳纤维预浸料上过于湿润,从而影响到收卷的工作,或是在对碳纤维预浸料进行烘干时的效率不高,并且不能对碳纤维预浸料进行烘干时的温度进行合适的调节,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碳纤维预浸料快速浸渍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进行快速烘干的碳纤维预浸料快速浸渍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碳纤维预浸料快速浸渍设备,在对含浸结束后的碳纤维预浸料进行收卷的过程中,碳纤维预浸料上过于湿润,从而影响到收卷的工作,或是在对碳纤维预浸料进行烘干时的效率不高,并且不能对碳纤维预浸料进行烘干时的温度进行合适的调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进行快速烘干的碳纤维预浸料快速浸渍设备,包括平台、浸渍设备主体、加热棒和马达,所述平台的左端开设有通孔,且平台的顶面安装有浸渍设备主体,并且平台的左端顶面固定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上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与连接块相互连接,并且连接块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外表面,所述加热棒安装在箱体的内部,且加热棒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透气层,并且加热棒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透气层,所述第一透气层和第二透气层均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内壁上,所述马达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底面,且马达的输出端设置有风扇,并且风扇位于箱体的内部底端,所述箱体的底面安装有丝杆,且丝杆穿过平台,所述丝杆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且第一锥形齿轮位于平台的左端内部,并且第一锥形齿轮的左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位于平台的内部。优选的,所述通孔关于平台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分布,且通孔的直径大于马达的直径。优选的,所述箱体通过连接块和限位槽与侧板构成滑动结构,且连接块关于箱体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丝杆与箱体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且丝杆与平台构成滑动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平台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一锥形齿轮与丝杆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进行快速烘干的碳纤维预浸料快速浸渍设备,1、加热棒在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加热棒可跟随的箱体的升降工作进行位置的移动,便于对加热棒与碳纤维预浸料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方便对碳纤维预浸料的烘干温度进行控制;2、加热棒下方的风扇通过马达进行运转工作,使风扇产生的风力带动加热棒产生的热量进行流动,从而对碳纤维预浸料进行吹动烘干,加快对碳纤维预浸料的烘干效率;3、工作人员只需手动对第二锥形齿轮上的转杆进行旋转,使第二锥形齿轮通过第一锥形齿轮带动丝杆进行升降工作,从而丝杆带动箱体进行升降,提高了箱体进行高度调节的便捷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加热棒与箱体俯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箱体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锥形齿轮与平台正视剖面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平台;2、通孔;3、浸渍设备主体;4、侧板;5、限位槽;6、连接块;7、箱体;8、加热棒;9、第一透气层;10、第二透气层;11、马达;12、风扇;13、丝杆;14、第一锥形齿轮;15、第二锥形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进行快速烘干的碳纤维预浸料快速浸渍设备,包括平台1、浸渍设备主体3、加热棒8和马达11,平台1的左端开设有通孔2,且平台1的顶面安装有浸渍设备主体3,并且平台1的左端顶面固定安装有侧板4,侧板4上开设有限位槽5,且限位槽5与连接块6相互连接,并且连接块6固定安装在箱体7的外表面,加热棒8安装在箱体7的内部,且加热棒8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透气层9,并且加热棒8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透气层10,第一透气层9和第二透气层10均固定安装在箱体7的内壁上,马达11固定安装在箱体7的底面,且马达11的输出端设置有风扇12,并且风扇12位于箱体7的内部底端,箱体7的底面安装有丝杆13,且丝杆13穿过平台1,丝杆13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14,且第一锥形齿轮14位于平台1的左端内部,并且第一锥形齿轮14的左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5,第二锥形齿轮15位于平台1的内部。通孔2关于平台1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分布,且通孔2的直径大于马达11的直径,便于箱体7在进行升降的工作时,箱体7可带动马达11滑进通孔2的内部进行收纳,避免对箱体7的升降造成干扰。箱体7通过连接块6和限位槽5与侧板4构成滑动结构,且连接块6关于箱体7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分布,有利于箱体7进行升降工作时的稳定效果,避免箱体7发生转动现象。丝杆13与箱体7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且丝杆13与平台1构成滑动结构,有利于丝杆13在平台1上进行滑动工作,从而使丝杆13带动箱体7进行高度位置的调节工作。第一锥形齿轮14与平台1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一锥形齿轮14与丝杆13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通过第一锥形齿轮14在平台1内部的旋转,使第一锥形齿轮14带动丝杆13进行升降工作,便于第一锥形齿轮14带动丝杆13进行工作运转。工作原理:根据图1-2,首先将平台1摆动到合适的位置后,通过平台1上的浸渍设备主体3对碳纤维预浸料进行树脂的含浸工作,浸渍设备主体3为市场上已知的和现有的技术,在此不做详细的描述,接着加工完成的碳纤维预浸料从箱体7的上方进行平移收卷的工作;根据图1-3,然后提前将加热棒8和马达11接通电源后进行启动,使加热棒8加热产生热量,同时马达11带动风扇12在箱体7的内部底端进行旋转,使风扇12产生的风力穿过第一透气层9、加热棒8和第二透气层10,从而使加热棒8加热产生的热量通过气流对加工完成的碳纤维预浸料进行快速烘干工作,便于加工完成的碳纤维预浸料后续的收卷工作;根据图1和图3-4,当需要对加工完成的碳纤维预浸料烘干温度进行调整时,可手动对第二锥形齿轮15上的转杆进行转动,使第二锥形齿轮15带动第一锥形齿轮14在平台1的内部进行旋转,从而使第一锥形齿轮14带动螺纹连接的丝杆13在平台1上进行滑动,接着丝杆13带动箱体7通过连接块6和限位槽5在侧板4上进行稳定的升降工作,便于将箱体7与加工完成的碳纤维预浸料的距离进行调节,方便控制烘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进行快速烘干的碳纤维预浸料快速浸渍设备,包括平台(1)、浸渍设备主体(3)、加热棒(8)和马达(11),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的左端开设有通孔(2),且平台(1)的顶面安装有浸渍设备主体(3),并且平台(1)的左端顶面固定安装有侧板(4),所述侧板(4)上开设有限位槽(5),且限位槽(5)与连接块(6)相互连接,并且连接块(6)固定安装在箱体(7)的外表面,所述加热棒(8)安装在箱体(7)的内部,且加热棒(8)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透气层(9),并且加热棒(8)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透气层(10),所述第一透气层(9)和第二透气层(10)均固定安装在箱体(7)的内壁上,所述马达(11)固定安装在箱体(7)的底面,且马达(11)的输出端设置有风扇(12),并且风扇(12)位于箱体(7)的内部底端,所述箱体(7)的底面安装有丝杆(13),且丝杆(13)穿过平台(1),所述丝杆(13)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14),且第一锥形齿轮(14)位于平台(1)的左端内部,并且第一锥形齿轮(14)的左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5),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5)位于平台(1)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进行快速烘干的碳纤维预浸料快速浸渍设备,包括平台(1)、浸渍设备主体(3)、加热棒(8)和马达(11),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的左端开设有通孔(2),且平台(1)的顶面安装有浸渍设备主体(3),并且平台(1)的左端顶面固定安装有侧板(4),所述侧板(4)上开设有限位槽(5),且限位槽(5)与连接块(6)相互连接,并且连接块(6)固定安装在箱体(7)的外表面,所述加热棒(8)安装在箱体(7)的内部,且加热棒(8)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透气层(9),并且加热棒(8)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透气层(10),所述第一透气层(9)和第二透气层(10)均固定安装在箱体(7)的内壁上,所述马达(11)固定安装在箱体(7)的底面,且马达(11)的输出端设置有风扇(12),并且风扇(12)位于箱体(7)的内部底端,所述箱体(7)的底面安装有丝杆(13),且丝杆(13)穿过平台(1),所述丝杆(13)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14),且第一锥形齿轮(14)位于平台(1)的左端内部,并且第一锥形齿轮(14)的左侧啮合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琴常青张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晓庄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