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池防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2580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泥池防凝装置,包括泥浆回流管路结构及能够对水泥池进行搅拌的搅拌结构;泥浆回流管路结构包括循环泵、吸浆管路、进浆管路及设置在水泥池内部的泥浆射流结构,吸浆管路一端与水泥池底部连通,吸浆管路另一端与循环泵入口连接,进浆管路一端与泥浆射流结构连通,进浆管路另一端与循环泵出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水泥池防凝装置,解决了泥浆制备过程中,为防止水泥池内水泥凝固,传统处理方式所产生的时间过长,并且费时费工,影响施工效率的技术问题。

A cement pool anticoagul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池防凝装置
本技术属于泥浆制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泥池防凝装置。
技术介绍
在各类注浆施工过程中,浆液稳定性是决定注浆施工质量是否合格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制浆过程中水泥池内水泥浆搅拌产生的涡流,在池内底部边缘处或凹凸不平的池壁上,会有水泥浆的挂浆凝固现象,水泥凝固后浆池容积逐渐变小,池壁上的水泥块儿在搅拌过程中因震动掉落、混入浆液,势必将堵塞注浆泵,或通过注浆泵注入工程体,使工程体注浆质量下降,所以水泥水泥池内的防凝成为了制浆环节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处理方式为:定期抽干水泥池内浆液,人工清理水泥池,泥浆泵抽浆口加设滤网,需要连续注浆时还要增设备用搅浆池等方法。在注高标号速凝水泥和浆液添加骨料时,该类辅助时间将大幅度增加,费时费工,影响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水泥池防凝装置,解决了泥浆制备过程中,为防止水泥池内水泥凝固,传统处理方式所产生的时间过长,并且费时费工,影响施工效率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泥池防凝装置,包括泥浆回流管路结构及能够对水泥池进行搅拌的搅拌结构;所述泥浆回流管路结构包括循环泵、吸浆管路、进浆管路及设置在水泥池内部的泥浆射流结构,所述吸浆管路一端与所述水泥池底部连通,所述吸浆管路另一端与所述循环泵入口连接,所述进浆管路一端与所述泥浆射流结构连通,所述进浆管路另一端与所述循环泵出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进浆管路上设有闸阀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泥浆射流结构包括至少三根射流管,每一所述射流管上均排列设置多个通孔。进一步的,所述泥浆射流结构为星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泥浆射流结构包括六根射流管,每一所述射流管均为端部为封闭的圆柱形管道,每一所述射流管上均分散式设有多个射流孔,六根所述射流管以所述水泥池的中心线环向均布设置,六根所述射流管发散式设置在所述水泥池底部,每一所述射流管均与所述进浆管路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吸浆管路上设有吸浆管滤网。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结构包括搅拌机结构、叶轮结构及固定架,所述搅拌机结构包括搅拌电机及减速器,所述搅拌电机通过所述减速器驱动连接所述叶轮结构,所述叶轮结构设置在所述水泥池内部,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所述水泥池顶部,所述搅拌电机与所述固定架可拆卸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水泥池防凝装置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水泥池防凝装置,1.本防凝装置通过吸浆管路、进浆管路之间形成泥浆流动回路,进而能够达到水泥池内良好的防凝效果,并且本装置操作简单,更加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操作。2.本防凝装置的泥浆射流结构为星形结构,进而能够从多个角度的分散进入水泥池的泥浆压力,并且泥浆射流结构的射流管以水泥池中心线环向均布设置,进而能够均匀向水泥池内射流泥浆。3.本防凝装置减轻了工人的劳动负荷,缩短了制浆工作的辅助时间,降低了注浆泵阻塞概率,保证注浆工程的质量。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水泥池防凝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水泥池防凝装置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水泥池防凝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1-水泥池;201-搅拌电机;202-减速器;301-搅拌轴;302-叶轮结构;401-泥浆射流结构;402-进浆管路;403-吸浆管路;501-循环泵;502-闸阀装置。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水泥池防凝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泥浆回流管路结构及能够对水泥池101进行搅拌的搅拌结构;泥浆回流管路结构包括循环泵501、吸浆管路403、进浆管路402及设置在水泥池101内部的泥浆射流结构401,吸浆管路403一端与水泥池101底部连通,吸浆管路403另一端与循环泵501入口连接,进浆管路402一端与泥浆射流结构401连通,进浆管路402另一端与循环泵501出口连接,吸浆管路403上设有吸浆管滤网,吸浆管滤网设置在水泥池101内,进而能够防止进浆管路402吸入泥块损坏循环泵,进浆管路402上设有闸阀装置502,能够在特殊情况下切断管路之间的连接,并且能够控制进浆管路402的流量大小。泥浆射流结构401包括至少三根射流管,每一射流管上均排列设置多个通孔。泥浆射流结构401为星形结构。本实施例,泥浆射流结构401包括六根射流管,每一所述射流管均为端部为封闭的圆柱形管道,每一射流管上均分散式设有多个射流孔,同一射流管上的多个射流孔设置在射流管的不同位置,进而能够实现对水泥池进行多角度射流泥浆,六根射流管以水泥池101的中心线环向均布设置,六根射流管发散式设置在水泥池101底部,每一射流管均与进浆管路402连通。搅拌结构包括搅拌机结构、叶轮结构302及固定架,本实施例中,固定架选用现有固定架,叶轮结构302包括搅拌轴301及多个叶轮,多个叶轮均通过连接杆圆周设置在搅拌轴301上,搅拌轴301通过键槽结构与减速器202连接,搅拌机结构包括搅拌电机201及减速器202,搅拌电机201通过减速器202驱动连接叶轮结构302,叶轮结构302设置在水泥池101内部,固定架设置在水泥池101顶部,搅拌电机201与固定架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为通过螺栓连接。本实例的工作方式水泥池101在搅拌水泥浆时,将进浆管路402接入循环泵501出口连接,泥浆在吸浆管路403抽出至循环泵501,循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泥池防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泥浆回流管路结构及能够对水泥池(101)进行搅拌的搅拌结构;/n所述泥浆回流管路结构包括循环泵(501)、吸浆管路(403)、进浆管路(402)及设置在水泥池(101)内部的泥浆射流结构(401),所述吸浆管路(403)一端与所述水泥池(101)底部连通,所述吸浆管路(403)另一端与所述循环泵(501)入口连接,所述进浆管路(402)一端与所述泥浆射流结构(401)连通,所述进浆管路(402)另一端与所述循环泵(501)出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池防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泥浆回流管路结构及能够对水泥池(101)进行搅拌的搅拌结构;
所述泥浆回流管路结构包括循环泵(501)、吸浆管路(403)、进浆管路(402)及设置在水泥池(101)内部的泥浆射流结构(401),所述吸浆管路(403)一端与所述水泥池(101)底部连通,所述吸浆管路(403)另一端与所述循环泵(501)入口连接,所述进浆管路(402)一端与所述泥浆射流结构(401)连通,所述进浆管路(402)另一端与所述循环泵(501)出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池防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浆管路(402)上设有闸阀装置(5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泥池防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射流结构(401)包括至少三根射流管,每一所述射流管上均排列设置多个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泥池防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射流结构(401)为星形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喜立冯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一一九勘探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