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东明专利>正文

一种可旋转装配式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2569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旋转装配式建筑结构,包括U形槽和置于U形槽内的用于浇筑石板的模具主体,模具主体包括一个底板、两个第一挡板和两个第二挡板,底板活动设置在U形槽内,两个第一挡板分别置于底板顶端的两侧,两个第二挡板分别置于底板顶端的两边侧,底板底端的中部固定设置有用于分离模具主体的拆分机构,拆分机构包括螺纹筒、第一螺纹杆和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可旋转装配式建筑结构,通过设有的拆分机构,在模具基板凝固成型时,通过设有的电机工作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第一螺纹杆自转从而使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筒沿着第一螺纹杆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对底板进行拆分,通过转动旋转把手带动第一挡板转动,从而实现对模具主体进行翻转。

A kind of rotatable assembly build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旋转装配式建筑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具体为一种可旋转装配式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结构是指在房屋建筑中,由各种构件如屋架、梁、板、柱等组成的能够承受各种作用的体系。所谓作用是指能够引起体系产生内力和变形的各种因素,如荷载、地震、温度变化以及基础沉降等因素。建筑结构在制作前需要建筑模具来生产其相关的板和柱等构件,现有的建筑模具大都是固定摆放的,不便于对其进行搬运,且在模具内板块晾晒过程底部的混凝土往往凝结较为缓慢,浪费了一定的时间。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可旋转装配式建筑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旋转装配式建筑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可旋转装配式建筑结构,包括U形槽和置于U形槽内的用于浇筑石板的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包括一个底板、两个第一挡板和两个第二挡板,所述底板活动设置在U形槽内,两个所述第一挡板分别置于底板顶端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挡板分别置于底板顶端的两边侧,所述底板底端的中部固定设置有用于分离模具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旋转装配式建筑结构,包括U形槽(1)和置于U形槽(1)内的用于浇筑石板的模具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主体(2)包括一个底板(201)、两个第一挡板(202)和两个第二挡板(203),所述底板(201)活动设置在U形槽(1)内,两个所述第一挡板(202)分别置于底板(201)顶端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挡板(203)分别置于底板(201)顶端的两边侧,所述底板(201)底端的中部固定设置有用于分离模具主体(2)的拆分机构(3),所述拆分机构(3)包括螺纹筒(301)、第一螺纹杆(302)和电机(303),所述螺纹筒(301)固定设置在底板(201)底端的中部,所述第一螺纹杆(3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旋转装配式建筑结构,包括U形槽(1)和置于U形槽(1)内的用于浇筑石板的模具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主体(2)包括一个底板(201)、两个第一挡板(202)和两个第二挡板(203),所述底板(201)活动设置在U形槽(1)内,两个所述第一挡板(202)分别置于底板(201)顶端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挡板(203)分别置于底板(201)顶端的两边侧,所述底板(201)底端的中部固定设置有用于分离模具主体(2)的拆分机构(3),所述拆分机构(3)包括螺纹筒(301)、第一螺纹杆(302)和电机(303),所述螺纹筒(301)固定设置在底板(201)底端的中部,所述第一螺纹杆(302)的顶部置于螺纹筒(301)内且与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302)的底端与电机(30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303)与U形槽(1)固定连接,所述电机(303)通过其上设有的电机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旋转装配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挡板(202)和两个第二挡板(203)的底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所述底板(201)上分别开设有与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相匹配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内壁均粘结有橡胶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旋转装配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挡板(202)内侧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卡柱,两个所述第二挡板(203)的两端均开设有与卡块相配合的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东明
申请(专利权)人:高东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