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棉加工用切割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2543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泡棉加工用切割机构,包括机体和垫脚,所述机体的底端端面在靠近四周边缘处焊接有垫脚,所述机体的下方在位于垫脚的外侧设置有阻隔装置,所述阻隔装置,所述机体的前端两端通过螺丝插接设置有隔板,所述机体的右端端面在位于端面中部设置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通过螺丝插接进行固定,所述电控箱的右端端面通过卡槽固定连接控制面板,所述电控箱和控制面板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机体的顶端端面通过螺栓插接设置有载物台,这样的设置,可对垫脚与机体底部的空间进行阻隔,可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泡棉以及其他杂物堆积到机体的底部而出现不整洁现象,可有效的对空间进行划分阻隔,更加实用。

A cutting mechanism for foam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泡棉加工用切割机构
本技术属于泡棉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泡棉加工用切割机构。
技术介绍
泡棉是塑料粒子发泡过的材料,简称泡棉,泡棉具有有弹性、重量轻、快速压敏固定、使用方便、弯曲自如、体积超薄、性能可靠等一系列特点。现有的切割机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切割机在装配的过程中,通过搭配较为高挑的垫脚来进行相应的支撑,机体底端与水平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度,即在使用的过程中,机体的底部易在长期的使用中出现“藏污纳垢”的现象,且该区域内空间较为狭小,不利于操作者进行清洁整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泡棉加工用切割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切割机在装配的过程中,通过搭配较为高挑的垫脚来进行相应的支撑,机体底端与水平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度,即在使用的过程中,机体的底部易在长期的使用中出现“藏污纳垢”的现象,且该区域内空间较为狭小,不利于操作者进行清洁整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泡棉加工用切割机构,包括机体和垫脚,所述机体的底端端面在靠近四周边缘处焊接有垫脚,所述机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泡棉加工用切割机构,包括机体(4)和垫脚(9),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4)的底端端面在靠近四周边缘处焊接有垫脚(9),所述机体(4)的下方在位于垫脚(9)的外侧设置有阻隔装置(8),所述阻隔装置(8),所述机体(4)的前端两端通过螺丝插接设置有隔板(5),所述机体(4)的右端端面在位于端面中部设置有电控箱(6),所述电控箱(6)通过螺丝插接进行固定,所述电控箱(6)的右端端面通过卡槽固定连接控制面板(7),所述电控箱(6)和控制面板(7)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机体(4)的顶端端面通过螺栓插接设置有载物台(12),所述载物台(12)的外侧设置有矩形移动框架(3),所述矩形移动框架(3)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泡棉加工用切割机构,包括机体(4)和垫脚(9),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4)的底端端面在靠近四周边缘处焊接有垫脚(9),所述机体(4)的下方在位于垫脚(9)的外侧设置有阻隔装置(8),所述阻隔装置(8),所述机体(4)的前端两端通过螺丝插接设置有隔板(5),所述机体(4)的右端端面在位于端面中部设置有电控箱(6),所述电控箱(6)通过螺丝插接进行固定,所述电控箱(6)的右端端面通过卡槽固定连接控制面板(7),所述电控箱(6)和控制面板(7)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机体(4)的顶端端面通过螺栓插接设置有载物台(12),所述载物台(12)的外侧设置有矩形移动框架(3),所述矩形移动框架(3)通过螺丝插接固定连接于载物台(12)的四周,所述矩形移动框架(3)套接载物台(12),所述矩形移动框架(3)的四周边角处通过螺丝插接固定连接有限位边角套(1),所述矩形移动框架(3)的前后两端在位于外侧位置处设置有横向移动模块(2),所述横向移动模块(2)通过插接于轨道内进行活动连接,所述横向移动模块(2)之间在位于载物台(12)的上侧纵向连接有纵向轨道(10),所述纵向轨道(10)的纵向环形外表面设置有纵向移动切割头(11),所述纵向移动切割头(11)套接纵向轨道(10),所述阻隔装置(8)包括长条板(81)、插接件(82)和短条板(83),所述机体(4)的下方在位于垫脚(9)前后外侧横向位置处设置有长条板(81),所述机体(4)的下方在位于垫脚(9)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强冷聘华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东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