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机器人用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2529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机器人用驱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右侧的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左侧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左端通过安装轴承座转动连接在安装槽右侧的内表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施力凸轮起到在驱动电机控制转动杆转动时对受力块进行间断性施力的作用,受力块受力起到控制施力杆对受力板进行间断性挤压的作用,受力板受到挤压控制推动板左右往复动作的作用,进而通过推动板左右往复动作达到推开两侧障碍物保证移动效率和质量的效果,从而提升驱动结构利用率和提升移动效率的效果。

A driving device for intelligent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机器人用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智能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机器人用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智能机器人之所以叫智能机器人,这是因为它有相当发达的“大脑”,在脑中起作用的是中央处理器,这种计算机跟操作它的人有直接的联系,最主要的是,这样的计算机可以进行按目的安排的动作,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说这种机器人才是真正的机器人,尽管它们的外表可能有所不同。随着智能机器人的快速发展,对于智能机器人的快速发展,进而对于智能机器人的驱动装置要求也随之提高,但是现有的智能机器人驱动装置因为只能单一的为移动结构进行提供动力,导致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现有的智能机器人驱动装置因为只能单一的为移动结构进行提供动力,导致利用率较低,而提出的一种智能机器人用驱动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机器人用驱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右侧的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左侧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左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机器人用驱动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右侧的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左侧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的左端通过安装轴承座(5)转动连接在安装槽(2)右侧的内表面上,所述转动杆(4)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对称的两个转动滚轮(6),所述转动杆(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个转动滚轮(6)之间的施力凸轮(7),所述安装槽(2)顶部的内表面上通过两个复位弹簧(8)固定连接有受力块(9),所述受力块(9)的正面和背面均为斜面,所述受力块(9)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施力杆(10),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机器人用驱动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右侧的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左侧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的左端通过安装轴承座(5)转动连接在安装槽(2)右侧的内表面上,所述转动杆(4)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对称的两个转动滚轮(6),所述转动杆(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个转动滚轮(6)之间的施力凸轮(7),所述安装槽(2)顶部的内表面上通过两个复位弹簧(8)固定连接有受力块(9),所述受力块(9)的正面和背面均为斜面,所述受力块(9)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施力杆(10),所述施力杆(10)远离受力块(9)的一端朝向上方;
所述安装槽(2)左右两侧的内表面上均通过两个牵引弹簧(11)固定连接有动作杆(12),两个所述动作杆(12)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位于施力杆(10)正上方的受力板(13),所述受力板(13)的下表面为斜面,两个所述动作杆(12)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贯穿底座(1)固定连接有推动板(14)。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汉智张斌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巴比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