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形状复杂三段式砂箱自动成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23167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形状复杂三段式砂箱自动成模装置,包括:运进铸造砂箱装置,运进三段砂模装置,铸造砂模底部,铸造砂模中部,铸造砂模顶部,成模装置;运进铸造砂箱装置与运进三段砂模装置垂直连接,运进三段砂模装置垂直连接在铸造砂模底部、中部和顶部的进口端,铸造砂模底部、中部和顶部并排放置,成模装置垂直连接在铸造砂模底部、中部和顶部的出口端;运进铸造砂箱装置将底部、中部、顶部铸造砂箱传到运进三段砂模装置,然后将铸造砂箱和砂模放到运到成模装置完成浇铸前的准备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生产线的全机械化控制,工作稳定可靠,设备寿命长,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A three-stage sand box automatic mold forming device with complex sha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形状复杂三段式砂箱自动成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砂箱自动成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形状复杂三段式砂箱自动成模装置。
技术介绍
先前市场上大部分砂箱成模是在人工的操作下完成的,这种工作方式费时费力,而且效率低下,随着智能机械自动化的快速发展,开始出现了形状简单二段式砂箱自动成模装置,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但是对于形状复杂的模具依然采用人工操作,因此研制一种形状复杂三段式砂箱自动成模装置尤为重要,该专利技术实现了形状复杂三段式砂箱生产线的全机械化控制,工作稳定可靠,设备寿命长,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以上缺点,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条效率高、生产快的一种形状复杂三段式砂箱自动成模生产线,快速成型、省时省力。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形状复杂三段式砂箱自动成模装置,包括:运进铸造砂箱装置,运进三段砂模装置,砂模底部到腰部为底段,腰部到颈部为中段,颈部到顶部为顶段,铸造砂模底部,铸造砂模中部,铸造砂模顶部,成模装置;所述铸造砂模底部,所述铸造砂模中部,所述铸造砂模顶部结构相同;所述运进铸造砂箱装置与所述运进三段砂模装置垂直连接,所述运进三段砂模装置垂直连接在所述铸造砂模底部,所述铸造砂模中部和所述铸造砂模顶部的进口端,且所述铸造砂模底部、所述铸造砂模中部和所述铸造砂模顶部并排放置,所述成模装置垂直连接在所述铸造砂模底部,所述铸造砂模中部和所述铸造砂模顶部的出口端;所述运进铸造砂箱装置通过抓取装置将底部铸造砂箱、中部铸造砂箱、顶部铸造砂箱传送到所述运进三段砂模装置,然后所述运进三段砂模装置将底段铸造砂箱和底段砂模放到所述铸造砂模底部上,将中段铸造砂箱和中段砂模放到所述铸造砂模中部上,将顶段铸造砂箱和顶部砂模放到所述铸造砂模顶部上,最后经过所述成模装置将三部分铸造砂模按照底部、中部、顶部的顺序摞在一起,完成浇铸前的准备工作。进一步的,所述运进铸造砂箱装置包括:传送装置,抓取装置,底部铸造砂箱,中部铸造砂箱,顶部铸造砂箱;所述传送装置水平摆放,所述抓取装置水平摆在所述传送装置的右下侧,且最右边竖直对齐,所述顶部铸造砂箱、所述中部铸造砂箱和所述底部铸造砂箱从左往右依次等间隔的摆在所述传送装置上;所述传送装置包括:固定支架,钢板支架,左侧钢板,卧式电机,联轴器,主动带轮,从动带轮,滚筒,轴承端盖,传送带,圆带;所述固定支架为长方体框架式结构,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所述钢板支架焊接在所述固定支架顶端,所述主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钢板支架上,分布在两侧,所述传送带通过所述主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紧贴固定,所述滚筒有112根,所述滚筒等间距安装在所述钢板支架中且分布在所述主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之间;所述卧式电机安装在所述左侧钢板上,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主动带轮连接;所述主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与所述滚筒两端通过轴承支撑,且一端的长度伸出轴承的端部,所述主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伸出部分的圆柱面上圆周方向加工一条半圆槽,所述滚筒的伸出部分在圆周方向分别加工一条内半圆槽和外半圆槽,所述主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的圆槽与所述滚筒的内圆槽对齐,然后统一用所述轴承端盖轴向定位,所述轴承端盖采用透盖结构,所述主动带轮的半圆槽与第一个所述滚筒的内半圆槽通过所述圆带连接,第一个所述滚筒的外半圆槽与第二个所述滚筒的外半圆槽通过所述圆带连接,第二个所述滚筒的内半圆槽与第三个所述滚筒的内半圆槽通过所述圆带连接,以此类推,最后所述主动带轮、所述从动带、所述滚通过所述圆带连接一体实现动力传递;所述底部铸造砂箱、中部铸造砂箱、顶部铸造砂等间距放在所述传送带上,所述抓取装置将所述底部铸造砂箱、所述中部铸造砂箱、所述顶部铸造砂箱放在运进三段砂模装置的传送带装置Ⅰ上。进一步的,所述抓取装置包括:底板,电机C,蜗轮蜗杆机构,肋板,电机D,传动装置,夹持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连杆Ⅰ,电机E,连杆Ⅱ,电机F,电机G,连杆Ⅲ;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支撑台,电机H,齿轮杆,支撑杆,夹钳杆;所述底板呈方形,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中间开有轴承座孔,在轴承座孔处安装推力球轴承,其推力球轴承内圈与阶梯轴一端连接,利用轴肩定位且轴肩直径小于推力球轴承内圈直径从而压在内圈上,将滚动轴承固定在所述外齿回转支承的内圈上,阶梯轴的另一头与滚动轴承连接,然后用端盖固定轴承,所述外齿回转支承与蜗杆完全啮合,实现大传动比传动,结构紧凑,且蜗杆的导程角小于齿面间的当量摩擦角形成自锁,防止所述外齿回转支承驱动蜗杆,实现精准定位,蜗杆通过套筒联轴器与所述电机C连接,所述电机C底座用螺栓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外齿回转支承外圈通过螺栓与托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肋板竖直平行焊接在托板的两侧,所述肋板为长方体结构,焊后两个所述肋板的中间镗孔,保证同轴度;所述电机D底座通过螺栓安装在托板上,两根所述连杆Ⅰ是长方体板且两端开有阶梯孔,两块所述肋板的轴承座孔安装轴承,轴杆为阶梯轴,轴承与其中一根轴杆轴肩定位,然后在一块所述肋板的内侧用轴承盖固定,而所述连杆Ⅰ外侧用圆螺母与止动垫片固定,另一根轴杆在轴肩处与轴承定位,然后在另一块所述肋板的内侧用轴承盖固定,伸出轴承盖的轴段连接联轴器与所述电机D相连,而另一个所述连杆Ⅰ外侧用轴端挡圈与圆螺母固定;所述电机E安装在所述连杆Ⅱ一端,两个所述连杆Ⅱ是长方形肋板,两端开有轴承座孔,所述电机E通过联轴器与轴杆Ⅰ连接,轴杆Ⅰ为阶梯轴,轴杆Ⅰ在轴肩处与轴承定位,轴承安装在轴承座孔里,连接所述电机E的一侧用轴承盖固定,另一侧用轴端挡圈和圆螺母将所述连杆Ⅰ与所述连杆Ⅱ固定;所述电机F安装在连杆Ⅱ的另一端,所述电机F通过联轴器与轴杆Ⅱ连接,轴杆Ⅱ为阶梯轴,轴杆Ⅱ在轴肩处与轴承定位,轴承安装在轴承座孔里,连接所述电机F的一侧用轴承盖固定,另一侧用轴端挡圈和圆螺母将所述连杆Ⅱ与所述连杆Ⅲ固定;所述连杆Ⅲ呈“Π”形,两边开有阶梯孔,所述电机G安装在所述连杆Ⅲ的上顶面,所述支撑台呈方形,上面焊接凸台,下面焊接圆形转轴,所述支撑台与圆形转轴同心,所述电机G通过联轴器与圆形转轴连接,从而带动所述支撑台转动;凸台底部对称开两个阶梯孔,第一个轴承座孔孔安装一个轴承,轴杆Ⅲ为阶梯轴,轴杆Ⅲ的轴肩与轴承连接定位,盖上空心轴承盖,伸出部分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电机H连接,所述电机H固定在所述支撑台上,两个所述齿轮杆是在半齿轮的基础上焊接了长方形的长板,内圆开键槽,轴杆Ⅲ另一侧与所述齿轮杆连接,周向用花键固定,轴向用圆螺母固定;第二个轴承座孔安装一个轴承,轴杆Ⅳ为阶梯轴,轴杆Ⅳ的轴肩与轴承连接定位,盖上实心轴承盖,轴杆Ⅳ另一侧与另一个所述齿轮杆连接,周向用花键固定,轴向用圆螺母固定,此时两个所述齿轮杆的外齿轮紧凑啮合;所述夹钳杆与“L”形相似,角度为160°而不是90°,所述夹钳杆底部与齿轮杆的长板一侧通过转轴螺丝固定,所述夹钳杆转角处与所述支撑杆一端通过转轴螺丝固定,所述支撑杆另一端通过转轴螺丝固定在凸台上;所述电机C提供动力带动所述外齿回转支承外圈转动,实现托板水平方向360°的旋转,所述电机D带动所述连杆Ⅰ转动,所述电机E带动所述连杆Ⅱ转动,所述电机F带动所述连杆Ⅲ转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形状复杂三段式砂箱自动成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进铸造砂箱装置(1),运进三段砂模装置(2),砂模底部到腰部为底段,腰部到颈部为中段,颈部到顶部为顶段,铸造砂模底部(3),铸造砂模中部(4),铸造砂模顶部(5),成模装置(6);所述铸造砂模底部(3),所述铸造砂模中部(4),所述铸造砂模顶部(5)结构相同;所述运进铸造砂箱装置(1)与所述运进三段砂模装置(2)垂直连接,所述运进三段砂模装置(2)垂直连接在所述铸造砂模底部(3)、所述铸造砂模中部(4)和所述铸造砂模顶部(5)的进口端,且所述铸造砂模底部(3)、所述铸造砂模中部(4)和所述铸造砂模顶部(5)并排放置,所述成模装置(6)垂直连接在所述铸造砂模底部(3),所述铸造砂模中部(4)和所述铸造砂模顶部(5)的出口端;所述运进铸造砂箱装置(1)通过抓取装置(12)将底部铸造砂箱(13)、中部铸造砂箱(14)、顶部铸造砂箱(15)传送到所述运进三段砂模装置(2),然后所述运进三段砂模装置(2)将底段铸造砂箱和底段砂模放到所述铸造砂模底部(3)上,将中段铸造砂箱和中段砂模放到所述铸造砂模中部(4)上,将顶段铸造砂箱和顶部砂模放到所述铸造砂模顶部(5)上,最后经过所述成模装置(6)将三部分铸造砂模按照底部、中部、顶部的顺序摞在一起,完成浇铸前的准备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形状复杂三段式砂箱自动成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进铸造砂箱装置(1),运进三段砂模装置(2),砂模底部到腰部为底段,腰部到颈部为中段,颈部到顶部为顶段,铸造砂模底部(3),铸造砂模中部(4),铸造砂模顶部(5),成模装置(6);所述铸造砂模底部(3),所述铸造砂模中部(4),所述铸造砂模顶部(5)结构相同;所述运进铸造砂箱装置(1)与所述运进三段砂模装置(2)垂直连接,所述运进三段砂模装置(2)垂直连接在所述铸造砂模底部(3)、所述铸造砂模中部(4)和所述铸造砂模顶部(5)的进口端,且所述铸造砂模底部(3)、所述铸造砂模中部(4)和所述铸造砂模顶部(5)并排放置,所述成模装置(6)垂直连接在所述铸造砂模底部(3),所述铸造砂模中部(4)和所述铸造砂模顶部(5)的出口端;所述运进铸造砂箱装置(1)通过抓取装置(12)将底部铸造砂箱(13)、中部铸造砂箱(14)、顶部铸造砂箱(15)传送到所述运进三段砂模装置(2),然后所述运进三段砂模装置(2)将底段铸造砂箱和底段砂模放到所述铸造砂模底部(3)上,将中段铸造砂箱和中段砂模放到所述铸造砂模中部(4)上,将顶段铸造砂箱和顶部砂模放到所述铸造砂模顶部(5)上,最后经过所述成模装置(6)将三部分铸造砂模按照底部、中部、顶部的顺序摞在一起,完成浇铸前的准备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形状复杂三段式砂箱自动成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进铸造砂箱装置(1)包括:传送装置(11),抓取装置(12),底部铸造砂箱(13),中部铸造砂箱(14),顶部铸造砂箱(15);所述传送装置(11)水平摆放,所述抓取装置(12)水平摆在所述传送装置(11)的右下侧,且最右边竖直对齐,所述顶部铸造砂箱(15)、所述中部铸造砂箱(14)和所述底部铸造砂箱(13)从左往右依次等间隔的摆在所述传送装置(11)上;所述传送装置(11)包括:固定支架(111),钢板支架(112),左侧钢板(113),卧式电机(114),联轴器(115),主动带轮(116),从动带轮(117),滚筒(118),轴承端盖(119),传送带(1110),圆带(1111);所述固定支架(111)为长方体框架式结构,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所述钢板支架(112)开有轴承座孔且焊接在所述固定支架(111)顶端,在所述钢板支架(112)的轴承座孔安装轴承,所述主动带轮(116)、所述从动带轮(117)和滚筒(118)均为阶梯轴,所述主动带轮(116)、所述从动带轮(117)通过轴肩定位安装在轴承上,分布在钢板支架(112)两端,所述传送带(1110)通过所述主动带轮(116)、所述从动带轮(117)紧贴固定,所述滚筒(118)有112根,所述滚筒(118)等间距安装在所述钢板支架(112)中且分布在所述主动带轮(116)和所述从动带轮(117)之间;所述卧式电机(114)安装在所述左侧钢板(113)上,通过所述联轴器(115)与所述主动带轮(116)连接;所述主动带轮(116),所述从动带轮(117)与所述滚筒(118)两端通过轴承支撑,且一端的长度伸出轴承的端部,所述主动带轮(116),所述从动带轮(117)伸出部分的圆柱面上圆周方向加工一条半圆槽,所述滚筒(118)的伸出部分在圆周方向分别加工一条内半圆槽和外半圆槽,所述主动带轮(116)、所述从动带轮(117)的半圆槽与所述滚筒(118)的内圆槽对齐,然后统一用所述轴承端盖(119)轴向定位,所述轴承端盖(119)采用透盖结构,所述主动带轮(116)的半圆槽与第一个所述滚筒(118)的内半圆槽通过所述圆带(1111)连接,第一个所述滚筒(118)的外半圆槽与第二个所述滚筒(118)的外半圆槽通过所述圆带(1111)连接,第二个所述滚筒(118)的内半圆槽与第三个所述滚筒(118)的内半圆槽通过所述圆带(1111)连接,以此类推,最后所述主动带轮(116)、所述从动带轮(117)、所述滚筒(118)通过所述圆带(1111)连接一体实现动力传递;所述底部铸造砂箱(13)、中部铸造砂箱(14)、顶部铸造砂箱(15)等间距放在所述传送带(1110)上,所述抓取装置(12)将所述底部铸造砂箱(13)、所述中部铸造砂箱(14)、所述顶部铸造砂箱(15)放在运进三段砂模装置(2)的传送装置Ⅰ(21)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形状复杂三段式砂箱自动成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装置(12)包括:底板(121),电机C(122),外齿回转支承(123),肋板(124),电机D(125),传动装置(126),夹持装置(127);所述传动装置(126)包括:连杆Ⅰ(1261),电机E(1262),连杆Ⅱ(1263),电机F(1264),电机G(1265),连杆Ⅲ(1266);所述夹持装置(127)包括:支撑台(1271),电机H(1272),齿轮杆(1273),支撑杆(1274),夹钳杆(1275);所述底板(121)呈方形,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中间开有轴承座孔,在轴承座孔处安装滚动轴承,轴承内圈与阶梯轴一端连接,利用轴肩定位且轴肩直径小于轴承内圈直径从而压在内圈上,将滚动轴承固定在所述外齿回转支承(123)的内圈上,阶梯轴的另一端与滚动轴承连接,然后用端盖固定轴承,所述外齿回转支承(123)与蜗杆完全啮合,实现结构紧凑的大传动比传动,且蜗杆的导程角小于齿面间的当量摩擦角形成自锁,防止所述外齿回转支承(123)驱动蜗杆,实现精准定位,蜗杆通过套筒联轴器与所述电机C(122)连接,所述电机C(122)底座用螺栓固定在所述底板(121)上,所述外齿回转支承(123)外圈通过螺栓与托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肋板(124)竖直平行焊接在托板的两侧,所述肋板(124)为长方体结构,焊后两个所述肋板(124)的中间镗孔,保证同轴度;所述电机D(125)底座通过螺栓安装在托板上,两根所述连杆Ⅰ(1261)是长方体板且两端开有阶梯孔,两块所述肋板(124)的轴承座孔安装轴承,轴杆为阶梯轴,轴承与其中一根轴杆轴肩定位,然后在一块所述肋板(124)的内侧用轴承盖固定,而所述连杆Ⅰ(1261)外侧用圆螺母与止动垫片固定,另一根轴杆在轴肩处与轴承定位,然后在另一块所述肋板(124)的内侧用轴承盖固定,伸出轴承盖的轴段连接联轴器与所述电机D(125)相连,而另一个所述连杆Ⅰ(1261)外侧用轴端挡圈与圆螺母固定;所述电机E(1262)安装在所述连杆Ⅱ(1263)一端,两个所述连杆Ⅱ(1263)是长方形肋板,两端开有轴承座孔,所述电机E(1262)通过联轴器与轴杆Ⅰ连接,轴杆Ⅰ为阶梯轴,轴杆Ⅰ在轴肩处与轴承定位,轴承安装在轴承座孔里,连接所述电机E(1262)的一侧用轴承盖固定,另一侧用轴端挡圈和圆螺母将所述连杆Ⅰ(1261)与所述连杆Ⅱ(1263)固定;所述电机F(1264)安装在连杆Ⅱ的另一端,所述电机F(1264)通过联轴器与轴杆Ⅱ连接,轴杆Ⅱ为阶梯轴,轴杆Ⅱ在轴肩处与轴承定位,轴承安装在轴承座孔里,连接所述电机F(1264)的一侧用轴承盖固定,另一侧用轴端挡圈和圆螺母将所述连杆Ⅱ(1263)与所述连杆Ⅲ(1266)固定;所述连杆Ⅲ(1266)呈“Π”形,两边开有阶梯孔,所述电机G(1265)安装在所述连杆Ⅲ(1266)的上顶面,所述支撑台(1271)呈方形,上面焊接凸台,下面焊接圆形转轴,所述支撑台(1271)与圆形转轴同心,所述电机G(1265)通过联轴器与圆形转轴连接,从而带动所述支撑台(1271)转动;凸台底部对称开两个轴承座孔,第一个轴承座孔孔安装一个轴承,轴杆Ⅲ为阶梯轴,轴杆Ⅲ的轴肩与轴承连接定位,盖上空心轴承盖,伸出部分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电机H(1272)连接,所述电机H(1272)固定在所述支撑台(1271)上,两个所述齿轮杆(1273)是在半齿轮的基础上焊接了长方形的长板,内圆开键槽,轴杆Ⅲ另一侧与所述齿轮杆(1273)连接,周向用花键固定,轴向用圆螺母固定;第二个轴承座孔安装一个轴承,轴杆Ⅳ为阶梯轴,轴杆Ⅳ的轴肩与轴承连接定位,盖上实心轴承盖,轴杆Ⅳ另一侧与另一个所述齿轮杆(1273)连接,周向用花键固定,轴向用圆螺母固定,此时两个所述齿轮杆(1273)的外齿轮紧凑啮合;所述夹钳杆(1275)与“L”形相似,角度为160°而不是90°,所述夹钳杆(1275)底部与齿轮杆(1273)的长板一侧通过转轴螺丝固定,所述夹钳杆(1275)转角处与所述支撑杆(1274)一端通过转轴螺丝固定,所述支撑杆(1274)另一端通过转轴螺丝固定在凸台上;所述电机C(122)提供动力带动所述外齿回转支承(123)外圈转动,实现托板水平方向360°的旋转,所述电机D(125)带动所述连杆Ⅰ(1261)转动,所述电机E(1262)带动所述连杆Ⅱ(1263)转动,所述电机F(1264)带动所述连杆Ⅲ(1266)转动,所述电机G(1265)带动所述夹持装置(127)转动,所述夹持装置(127)为夹钳式机械手,结构为连杆式,所述电机H(1272)带动所述齿轮杆(1273)顺时针转动,通过所述支撑杆(1274)的支撑定位作用,所述夹钳杆(1275)张开,所述电机H(1272)带动所述齿轮杆(1273)逆时针转动,通过所述支撑杆(1274)的支撑定位作用,所述夹钳杆(1275)闭合加紧,从而实现物件的夹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形状复杂三段式砂箱自动成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进三段砂模装置(2)包括:传送装置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智鹏常德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