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折康复锻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1886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折康复锻炼装置,涉及骨科医疗技术领域,包括有配重底座、伸缩杆、横向支撑杆,伸缩杆固定于配重底座的,横向支撑杆固定在伸缩杆的顶端,横向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转孔,转孔内部设置有轴承,转杆固定于轴承,转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按摩辊,横向支撑杆端部固定安装有挡板,挡板的一端设置有弹簧,弹簧一端设置有活动板,支撑杆下方铰接有吊杆I,吊杆I下端固定有吊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使得患者能够科学系统地按照骨折康复训练三步骤进行康复锻炼,即先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消炎消肿,再进行主动锻炼,逐步增加关节活动度,最后进行小重量的负重活动,并逐渐增加负重的量以增加关节的活动度的效果。

A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device for fra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折康复锻炼装置
本技术涉及骨科医疗
,特别是涉及一种骨折康复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骨科学又称矫形外科学,是医学的一个专业或学科,专门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以及治疗这一系统的伤病。骨折的康复训练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要求患者通过活动来刺激肌肉收缩、舒张,以利于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消炎消肿;第二阶段,为骨折的愈合期,要求患者进行主动锻炼,活动骨折周围的关节,逐步增加关节活动度;第三阶段,在医生的确认许可下,患者可以采取小重量的负重活动,并逐渐增加负重的量以增加关节的活动度。但是,现有的骨折康复锻炼装置更多的只是单纯地使得患者进行主动锻炼,并不能实现科学系统地按照骨折康复训练三步骤走,如此往往不利于患者得到有效的康复,甚至会给患者留下一些小的后遗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目前骨折康复锻炼装置更多的只是单纯地使得患者进行主动锻炼,并不能实现科学系统地按照骨折康复训练三步骤走,如此往往不利于患者得到有效的康复,甚至会给患者留下一些小的后遗症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使得患者科学系统地按照骨折康复训练三步骤进行康复锻炼,即先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消炎消肿,再进行主动锻炼,逐步增加关节活动度,最后进行小重量的负重活动,并逐渐增加负重的量以增加关节的活动度的骨折康复锻炼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骨折康复锻炼装置,包括有配重底座、伸缩杆、横向支撑杆,四个所述伸缩杆均匀固定于所述配重底座的四个角,所述横向支撑杆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伸缩杆的顶端,所述横向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转孔,所述转孔内部设置有轴承,转杆固定于所述轴承,所述转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按摩辊,所述横向支撑杆远离所述按摩辊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朝向所述按摩辊的一端垂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所述挡板的一端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支撑杆下方铰接有吊杆I,所述吊杆I下端固定有吊环。优选地,所述按摩辊表面设置有磁石珠,所述吊环表面包裹有缓冲垫。优选地,所述横向支撑杆中间位置固定有纵向支撑杆,两个所述纵向支撑杆上端之间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铰接有两个吊杆II,所述吊杆II下端固定有拉环,所述拉环表面包裹有缓冲垫。优选地,所述配重底座靠近所述挡板一端的两侧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位于所述伸缩杆之间,所述活动板下端设置有与所述滑槽相匹配的滑块。优选地,所述配重底座中部固定有半环形的弹力绳。优选地,所述弹簧的数量为多个。优选地,所述配重底座的四个底角设置有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支架底面安装有万向轮,所述活动支架有三个面,所述活动支架的三个面与所述配重底座底角的三个面相互吻合。有益效果本技术达到了使得患者能够科学系统地按照骨折康复训练三步骤进行康复锻炼,即先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消炎消肿,再进行主动锻炼,逐步增加关节活动度,最后进行小重量的负重活动,并逐渐增加负重的量以增加关节的活动度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中骨折康复锻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骨折康复锻炼装置的弹簧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骨折康复锻炼装置的活动支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骨折康复锻炼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有配重底座100、伸缩杆101、横向支撑杆102,四个所述伸缩杆101均匀固定于所述配重底座100的四个角,所述横向支撑杆102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伸缩杆101的顶端,所述横向支撑杆102的一端设置有转孔,所述转孔内部设置有轴承,转杆108固定于所述轴承,所述转杆108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107,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按摩辊109,所述横向支撑杆102远离所述按摩辊109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挡板111,所述挡板111朝向所述按摩辊109的一端垂直设置有弹簧112,所述弹簧112远离所述挡板111的一端设置有活动板113,所述支撑杆102下方铰接有吊杆I116,所述吊杆I116下端固定有吊环117。所述按摩辊109表面设置有磁石珠110,所述吊环117表面包裹有缓冲垫。所述横向支撑杆102中间位置固定有纵向支撑杆103,两个所述纵向支撑杆103上端之间固定有连接杆104,所述连接杆104铰接有两个吊杆II105,所述吊杆II105下端固定有拉环106,所述拉环106表面包裹有缓冲垫。所述配重底座100靠近所述挡板111一端的两侧表面设置有滑槽114,所述滑槽114位于所述伸缩杆101之间,所述活动板113下端设置有与所述滑槽114相匹配的滑块115。所述配重底座100中部固定有半环形的弹力绳118。所述弹簧112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配重底座100的四个底角设置有活动支架119,所述活动支架119底面安装有万向轮120,所述活动支架119有三个面,所述活动支架119的三个面与所述配重底座100底角的三个面相互吻合。工作原理:当患者需要进行骨折康复锻炼活动时,在万向轮120的作用下把整个装置移动的合适的位置,取下活动支架119,在配重底座100的作用下稳固整个装置,进行第一阶段的训练,此时,启动电机107,电机107可以接入外部电源,且采用伺服电机,在轴承的作用下带动转杆108转动,进而带动按摩辊109的转动,此时患者可以把骨折周边的肢体搭放在按摩辊109上,如,下肢小腿、大腿或者手臂,对肢体进行按摩,按摩辊109上的磁石珠110可进一步刺激肌肉收缩、舒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消炎消肿,根据患者的身高可调节伸缩杆101的高度,来调节按摩辊109的高度,如果是对下肢进行按摩,患者可以用手拉住拉环106,以保证平衡,第二阶段,可根据患者的情况,放置不同系数和适当数量的弹簧,患者可以用脚蹬活动板113,适当发力,进行收缩活动,手拉住拉环106以保证平衡,也可用手推活动板113,使得患者进行上肢活动,逐步增加关节活动度,第三阶段,患者可以把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的肢体放入吊环117,然后在肢体上下挂不同重量的砝码,适当地增加负重,同时可以相应的调整伸缩杆的高度,进行负重训练,进一步地,当牵扯到脚踝时,患者可以把脚放入半环形的弹力绳118,用脚面或者脚踝适当拉伸弹力绳118,进而对脚踝处进行康复训练。尽管已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技术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折康复锻炼装置,包括有配重底座(100)、伸缩杆(101)、横向支撑杆(102),四个所述伸缩杆(101)均匀固定于所述配重底座(100)的四个角,所述横向支撑杆(102)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伸缩杆(101)的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杆(102)的一端设置有转孔,所述转孔内部设置有轴承,转杆(108)固定于所述轴承,所述转杆(108)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107),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按摩辊(109),所述横向支撑杆(102)远离所述按摩辊(109)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挡板(111),所述挡板(111)朝向所述按摩辊(109)的一端垂直设置有弹簧(112),所述弹簧(112)远离所述挡板(111)的一端设置有活动板(113),所述支撑杆(102)下方铰接有吊杆I(116),所述吊杆I(116)下端固定有吊环(1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折康复锻炼装置,包括有配重底座(100)、伸缩杆(101)、横向支撑杆(102),四个所述伸缩杆(101)均匀固定于所述配重底座(100)的四个角,所述横向支撑杆(102)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伸缩杆(101)的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杆(102)的一端设置有转孔,所述转孔内部设置有轴承,转杆(108)固定于所述轴承,所述转杆(108)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107),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按摩辊(109),所述横向支撑杆(102)远离所述按摩辊(109)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挡板(111),所述挡板(111)朝向所述按摩辊(109)的一端垂直设置有弹簧(112),所述弹簧(112)远离所述挡板(111)的一端设置有活动板(113),所述支撑杆(102)下方铰接有吊杆I(116),所述吊杆I(116)下端固定有吊环(11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折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辊(109)表面设置有磁石珠(110),所述吊环(117)表面包裹有缓冲垫。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折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杆(102)中间位置固定有纵向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丹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骨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