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弹力绳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126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式弹力绳固定器,属于运动器材领域。包括底板、脚部支撑板及固定柱,脚部支撑板的一端连接于底板的一端上,脚部支撑板与底板所在的平面相交,固定柱垂直可拆卸连接于底板的另一端上,底板及脚部支撑板上设有用于悬挂弹力绳的挂钩,脚部支撑板设有挂钩的一侧朝向固定柱设置,底板上设有用于容纳固定柱的固定柱容纳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可靠的站立位及坐位弹力绳悬挂点。弹力绳可以固定在固定柱上,便于使用者站立位使用弹力绳锻炼,使用者可以双脚踏在脚部支撑板上进行坐位弹力绳训练;使用完成后,固定柱收纳于固定柱容纳槽,脚部支撑板可折叠,减少收纳后的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式弹力绳固定器
本技术属于运动器材领域,涉及一种折叠式弹力绳固定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剧烈,体育锻炼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其中力量训练是体育锻炼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年龄的不断增长,人体肌肉会自然发生萎缩。力量练习不但能够保存肌肉群,而且还能发达肌肉群。强健的肌肉力量是获得运动技能和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基础,同时也是其他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因素。弹力绳因其独特的力学特性被广泛应用在运动训练、体育锻炼、康复锻炼等各个领域。弹力绳在力量训练方面可以根据使用者的爱好进行自我调节。比如在腰背肌群力量训练方面,可以从水平方向进行“坐姿划船”练习,也可以固定在底部往上拉进行“俯身划船”练习,相比传统的“小燕飞”式腰背肌训练,训练模式更为丰富,也更具有趣味性。但是在用弹力绳进行锻炼时,为了实现固定,往往需要将弹力绳踩在脚下或者借助长椅、立杆等进行固定,这种固定不稳定,导致训练时动作不标准,预期训练效果不佳,同时在弹力绳极力拉伸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弹力绳突然脱落回弹,造成意外损伤,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同时受器材体积影响,一般的家庭难以安装标准的弹力绳固定装置,限制了弹力绳在室内的使用,这大幅缩小弹力绳的使用范围,也降低了弹力绳锻炼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弹力绳固定器,能够提供可靠的站立位及坐位弹力绳悬挂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叠式弹力绳固定器,包括底板、脚部支撑板及固定柱,所述脚部支撑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一端上,所述脚部支撑板与所述底板所在的平面相交,所述固定柱垂直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板的另一端上,所述底板及所述脚部支撑板上设有用于悬挂弹力绳的挂钩,所述脚部支撑板设有所述挂钩的一侧朝向所述固定柱设置,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固定柱的固定柱容纳槽。可选地,所述脚部支撑板铰接于所述底板上,所述脚部支撑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脚部支撑板位置的支撑杆。可选地,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底板上,其另一端上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绕所述支撑杆的轴线转动,所述支撑杆通过所述连接头螺纹连接于所述脚部支撑板上。可选地,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支撑杆的支撑杆容纳槽,所述支撑杆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杆容纳槽内。可选地,所述底板上设有固定柱安装孔,所述固定柱通过所述固定柱安装孔螺纹连接于所述底板上。可选地,所述固定柱包括固定柱本体及在所述固定柱本体上滑动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固定柱本体的延伸方向垂直。可选地,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固定柱本体之间还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固定杆位置的锁紧螺栓。可选地,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固定弹力绳的锁环。可选地,所述脚部支撑板上的所述挂钩为T形,所述底板上的挂钩为L形。可选地,所述脚部支撑板靠近所述固定柱一侧上还设有用于容纳使用者脚底的脚形凹槽。可选地,所述底板及所述脚部支撑板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挂钩的凹槽。可选地,所述固定柱为空心结构。可选地,所述底板与所述脚部支撑板垂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底板上设有固定柱,弹力绳可以固定在固定柱上,便于使用者站立位使用弹力绳锻炼,底板上设有脚部支撑板,便于使用者双脚踏在脚部支撑板上进行坐位弹力绳训练;(2)所述脚部支撑板铰接于底板上,所述固定柱可拆卸连接于底板上,使用完成后,固定柱可收纳于固定柱容纳槽中,脚部支撑板可折叠,减少收纳后体积。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一种折叠式弹力绳固定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折叠式弹力绳固定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折叠式弹力绳固定器左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底板1、脚部支撑板2、固定柱3、固定柱容纳槽4、挂钩5、支撑杆6、连接头7、固定杆8、锁环9、支撑杆容纳槽10、脚形凹槽1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图3,为一种折叠式弹力绳固定器,包括底板1、脚部支撑板2及固定柱3,底板1为长方形,脚部支撑板2的一端连接于底板1的一端上,脚部支撑板2与底板1所在的平面相交,固定柱3垂直可拆卸连接于底板1的另一端上,底板1及脚部支撑板2上设有用于悬挂弹力绳的挂钩5,脚部支撑板2设有挂钩5的一侧朝向固定柱3设置,底板1上设有用于容纳固定柱3的固定柱容纳槽4。本实施例中,脚部支撑板2铰接于底板1上,脚部支撑板2与底板1垂直,脚部支撑板2与底板1之间设有用于固定脚部支撑板2位置的支撑杆6。支撑杆6的一端铰接于底板1上,其另一端上设有连接头7,连接头7绕支撑杆6的轴线转动,支撑杆6通过连接头7螺纹连接于脚部支撑板2上。底板上1设有用于容纳支撑杆6的支撑杆容纳槽10,支撑杆6靠近底板1的一端铰接于支撑杆容纳槽10内。底板1上设有固定柱安装孔,固定柱3通过所述固定柱安装孔螺纹连接于底板1上。固定柱3包括固定柱本体及在固定柱本体上滑动的固定杆8,固定杆8的延伸方向与固定柱本体的延伸方向垂直。固定杆8与固定柱本体之间还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固定杆位置的锁紧螺栓(未画出)。固定杆8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固定弹力绳的锁环9。脚部支撑板2上的挂钩5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式弹力绳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脚部支撑板及固定柱,所述脚部支撑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一端上,所述脚部支撑板与所述底板所在的平面相交,所述固定柱垂直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板的另一端上,所述底板及所述脚部支撑板上设有用于悬挂弹力绳的挂钩,所述脚部支撑板设有所述挂钩的一侧朝向所述固定柱设置,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固定柱的固定柱容纳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弹力绳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脚部支撑板及固定柱,所述脚部支撑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一端上,所述脚部支撑板与所述底板所在的平面相交,所述固定柱垂直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板的另一端上,所述底板及所述脚部支撑板上设有用于悬挂弹力绳的挂钩,所述脚部支撑板设有所述挂钩的一侧朝向所述固定柱设置,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固定柱的固定柱容纳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弹力绳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脚部支撑板铰接于所述底板上,所述脚部支撑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脚部支撑板位置的支撑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弹力绳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底板上,其另一端上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绕所述支撑杆的轴线转动,所述支撑杆通过所述连接头螺纹连接于所述脚部支撑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弹力绳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支撑杆的支撑杆容纳槽,所述支撑杆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杆容纳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森罗飞武文杰杜诗宇李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