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缓解抑郁的体育锻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4125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缓解抑郁的体育锻炼装置,包括左踏板、右踏板、握杆一、握杆二、弹性绳一、弹性绳二、背带,左踏板和右踏板之间通过折叠连接件连接,左踏板和右踏板内部中空,左踏板内部设有固定轴一,左踏板左侧端设有圆孔一,右踏板内部设有固定轴二,右踏板右侧端设有圆孔二,弹性绳一的一端与固定轴一相连,另一端穿过圆孔一与握杆一相连,弹性绳二的一端与固定轴二相连,另一端穿过圆孔二与握杆二相连,握杆一和握杆二的两端分别设有可调配重力盒,背带连接在握杆一和握杆二之间。总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体积小、锻炼灵活、力度可调的优点,能够保证抑郁症患者循序渐进的得到锻炼,利于缓解抑郁情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缓解抑郁的体育锻炼装置
本技术属于体育锻炼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缓解抑郁的体育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研究表明运动疗法对于缓解人的抑郁情绪有一定的疗效,不同的运动形式可以帮助人们减少压力,放松心情,减轻抑郁情绪,使你精力充沛,增加平衡性及柔韧性。然而,抑郁症患者较为常见的表象就是没有活力,行动力差,要让其采用常规的器械或者运动方式往往很困难,因此需要一种安全、有效且简单易行的器材增强其身体素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体积小,且能够进行多效健身的用于缓解抑郁的体育锻炼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缓解抑郁的体育锻炼装置,包括左踏板、右踏板、握杆一、握杆二、弹性绳一、弹性绳二、背带,左踏板和右踏板之间通过折叠连接件连接,其中折叠连接件可选择合页或者硅胶连接片,不用时可将左踏板和右踏板折叠收纳,更加节省空间。左踏板和右踏板内部中空,左踏板内部设有固定轴一,左踏板左侧端设有圆孔一,右踏板内部设有固定轴二,右踏板右侧端设有圆孔二,弹性绳一的一端与固定轴一相连,另一端穿过圆孔一与握杆一相连,弹性绳二的一端与固定轴二相连,另一端穿过圆孔二与握杆二相连,握杆一和握杆二的两端分别设有可调配重力盒,可调配重力盒为圆柱体,中心部设有与握杆一和握杆二两端适配的螺纹贯穿孔,可调配重力盒内部围绕螺纹贯穿孔周向布设有8个盲孔,盲孔内可放置相同规格的铁芯,铁芯为重量为0.5kg的圆柱体。可调配重力盒的外端设有盖体,背带连接在握杆一和握杆二之间,用于搭载使用者肩部进行借力。进一步地,握杆一和握杆二上分别套设有双弧形把手,双弧形把手的外侧端与对应的弹性绳一或弹性绳二可拆卸连接,双弧形把手的内侧端与背带可拆卸连接,可以在使用者进行水平横举时,既能保证弹性绳一、弹性绳二、背带都连接在中间位置保持受力均衡,又能保证使用者使用方便舒适。进一步地,左踏板和右踏板的侧面设有储物盒,储物盒内设有用于固定铁芯的环形固定架。进一步地,所左踏板和右踏板能够上下拆分为两部分,上下两部分通过扣接或者一端铰接另一端扣接的方式连接的,主要是为了便于更换弹性绳一或弹性绳二。进一步地,左踏板和右踏板的上下表面均设有防滑层,防止在使用时打滑,对使用者造成身体伤害。本技术的工作方法为:使用前,将左踏板和右踏板展开平铺,更具训练的力度,选择配重,从储物盒中取出适量铁芯放置入可调配重力盒的盲孔中,并扣合盖体,再将可调配重力盒内的螺纹贯穿孔对准握杆一和握杆二的两端并旋紧。使用时,使用者的左右脚分别站立在左踏板和右踏板的上表面,将握杆一和握杆二水平平举或垂直平举于身体两侧,双腿保持不动,手臂上下活动或左右活动,利用弹性绳一和弹性绳二对上臂及胸腔进行锻炼。或者将背带直接或间接通过双弧形把手连接在握杆一和握杆二之间,并将背带绕过头部置于使用者肩部,且手握握杆一和握杆二,在弹性绳一和弹性绳二的弹力下往复下蹲,对手臂及腿部进行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采用在握杆左右两端增加可调配重力盒实现使用者的自助调节,也可起到循序渐进的作用,并且在左踏板和右踏板内还配套设有了储物盒,将可调配重力盒内调节使用的铁芯进行收纳,避免了铁芯的丢失。同时,配合弹力绳和背带可实现多种模式的训练,对使用者的四肢以及胸腔得到良好的锻炼。此外,本技术的左踏板和右踏板之间通过折叠连接件连接,不用时可将左踏板和右踏板折叠收纳,更加节省空间。总之,本技术具有体积小、锻炼灵活、力度可调的优点,能够保证抑郁症患者循序渐进的得到锻炼,利于缓解抑郁情绪。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带有双弧形把手的握杆一或握杆二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2中可调配重力盒的剖视图。其中,1-左踏板、2-右踏板、3-握杆一、4-握杆二、5-弹性绳一、6-弹性绳二、7-背带、8-固定轴一、9-圆孔一、10-固定轴二、11-圆孔二、12-可调配重力盒、13-螺纹贯穿孔、14-盲孔、15-铁芯、16-盖体、17-双弧形把手、18-储物盒、19-环形固定架、20-折叠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缓解抑郁的体育锻炼装置,包括左踏板1、右踏板2、握杆一3、握杆二4、弹性绳一5、弹性绳二6、背带7,左踏板1和右踏板2之间通过折叠连接件20连接,其中折叠连接件可选择合页或者硅胶连接片,不用时可将左踏板1和右踏板2折叠收纳,更加节省空间。左踏板1和右踏板2内部中空,左踏板1内部设有固定轴一8,左踏板1左侧端设有圆孔一9,右踏板2内部设有固定轴二10,右踏板2右侧端设有圆孔二11,弹性绳一5的一端与固定轴一8相连,另一端穿过圆孔一9与握杆一3相连,弹性绳二6的一端与固定轴二10相连,另一端穿过圆孔二11与握杆二4相连,握杆一3和握杆二4的两端分别设有可调配重力盒12,如图3所示,可调配重力盒12为圆柱体,中心部设有与握杆一3和握杆二4两端适配的螺纹贯穿孔13,可调配重力盒12内部围绕螺纹贯穿孔13周向布设有8个盲孔14,盲孔14内可放置相同规格的铁芯15,铁芯15为重量为0.5kg的圆柱体。可调配重力盒12的外端设有盖体16,背带7连接在握杆一3和握杆二4之间,用于搭载使用者肩部进行借力。如图1所示,左踏板1和右踏板2的侧面设有储物盒18,储物盒18内设有用于固定铁芯15的环形固定架19。所左踏板1和右踏板2能够上下拆分为两部分,上下两部分通过扣接或者一端铰接另一端扣接的方式连接的,主要是为了便于更换弹性绳一5或弹性绳二6。左踏板1和右踏板2的上下表面均设有防滑层,防止在使用时打滑,对使用者造成身体伤害。本技术的工作方法为:使用前,将左踏板1和右踏板2展开平铺,更具训练的力度,选择配重,从储物盒18中取出适量铁芯15放置入可调配重力盒12的盲孔14中,并扣合盖体16,再将可调配重力盒12内的螺纹贯穿孔13对准握杆一3和握杆二4的两端并旋紧。使用时,使用者的左右脚分别站立在左踏板1和右踏板2的上表面,将握杆一3和握杆二4垂直平举于身体两侧,双腿保持不动,手臂上下活动或左右活动,利用弹性绳一5和弹性绳二6对上臂及胸腔进行锻炼。或者将背带7直接或间接通过双弧形把手17连接在握杆一3和握杆二4之间,并将背带7绕过头部置于使用者肩部,且手握握杆一3和握杆二4,在弹性绳一5和弹性绳二6的弹力下往复下蹲,对手臂及腿部进行活动。实施例2进一步地,握杆一3和握杆二4上分别套设有双弧形把手17,双弧形把手17的外侧端与对应的弹性绳一5或弹性绳二6可拆卸连接,双弧形把手17的内侧端与背带7可拆卸连接,可以在使用者进行水平横举时,既能保证弹性绳一5、弹性绳二6、背带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缓解抑郁的体育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踏板(1)、右踏板(2)、握杆一(3)、握杆二(4)、弹性绳一(5)、弹性绳二(6)、背带(7),所述左踏板(1)和右踏板(2)之间通过折叠连接件(20)连接,左踏板(1)和右踏板(2)内部中空,左踏板(1)内部设有固定轴一(8),左踏板(1)左侧端设有圆孔一(9),右踏板(2)内部设有固定轴二(10),右踏板(2)右侧端设有圆孔二(11),所述弹性绳一(5)的一端与所述固定轴一(8)相连,另一端穿过所述圆孔一(9)与所述握杆一(3)相连,所述弹性绳二(6)的一端与所述固定轴二(10)相连,另一端穿过所述圆孔二(11)与所述握杆二(4)相连,握杆一(3)和握杆二(4)的两端分别设有可调配重力盒(12),所述可调配重力盒(12)为圆柱体,中心部设有与握杆一(3)和握杆二(4)两端适配的螺纹贯穿孔(13),可调配重力盒(12)内部围绕所述螺纹贯穿孔(13)周向布设有8个盲孔(14),盲孔(14)内可放置相同规格的铁芯(15),可调配重力盒(12)的外端设有盖体(16),所述背带(7)连接在握杆一(3)和握杆二(4)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缓解抑郁的体育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踏板(1)、右踏板(2)、握杆一(3)、握杆二(4)、弹性绳一(5)、弹性绳二(6)、背带(7),所述左踏板(1)和右踏板(2)之间通过折叠连接件(20)连接,左踏板(1)和右踏板(2)内部中空,左踏板(1)内部设有固定轴一(8),左踏板(1)左侧端设有圆孔一(9),右踏板(2)内部设有固定轴二(10),右踏板(2)右侧端设有圆孔二(11),所述弹性绳一(5)的一端与所述固定轴一(8)相连,另一端穿过所述圆孔一(9)与所述握杆一(3)相连,所述弹性绳二(6)的一端与所述固定轴二(10)相连,另一端穿过所述圆孔二(11)与所述握杆二(4)相连,握杆一(3)和握杆二(4)的两端分别设有可调配重力盒(12),所述可调配重力盒(12)为圆柱体,中心部设有与握杆一(3)和握杆二(4)两端适配的螺纹贯穿孔(13),可调配重力盒(12)内部围绕所述螺纹贯穿孔(13)周向布设有8个盲孔(14),盲孔(14)内可放置相同规格的铁芯(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江李文峰韦伟香张陪浩宁小宇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