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秋来专利>正文

一种拉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126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拉力器,包括拉力部件及设置于拉力部件两端的两个拉力手环,所述拉力部件包括柔性拉力管,所述柔性拉力管一端设有与其中一拉力手环连接的连接底座、另一端设有带通孔的端盖;所述柔性拉力管内设有柔性拉杆,所述柔性拉杆一端设有与另一拉力手环连接的连接头,另一端穿过端盖上的通孔且末端设有与柔性拉力管内径呈间隙配合的拉头,所述柔性拉杆上套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与拉头相抵,另一端与端盖相抵从而使柔性拉杆向外拉伸时使压缩弹簧压缩;所述柔性拉力管内壁、柔性拉杆位于柔性拉力管内的外圆柱表面及压缩弹簧表面均涂有阻尼硅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具有回弹阻尼,有效避免意外脱手回弹伤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力器
本技术涉及体育健身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力器。
技术介绍
拉力器属于健身器材,现有的拉力器结构多样,其中对于拉簧使拉力器而言,在使用中一旦出现脱手等情况时,很容易因为拉簧快速回弹导致伤人事件的发生,同时由于传统的拉簧式拉力器的拉簧外面并无保护套,因此在拉簧拉开回缩时容易夹伤使用者或夹入头发,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有回弹阻尼,有效避免意外脱手回弹伤人的拉力器。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拉力器,包括若干组可弹性拉伸的拉力部件及设置于拉力部件两端的两个拉力手环,所述拉力部件包括柔性拉力管,所述柔性拉力管一端设有与其中一拉力手环连接的连接底座、另一端设有带通孔的端盖;所述柔性拉力管内设有柔性拉杆,所述柔性拉杆一端设有与另一拉力手环连接的连接头,另一端穿过端盖上的通孔且末端设有与柔性拉力管内径呈间隙配合的拉头,所述柔性拉杆上套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与拉头相抵,另一端与端盖相抵从而使柔性拉杆向外拉伸时使压缩弹簧压缩;所述柔性拉力管内壁、柔性拉杆位于柔性拉力管内的外圆柱表面及压缩弹簧表面均涂有阻尼硅脂。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柔性拉力管保护压缩弹簧,配合柔性拉杆能保证整根拉力部件具有一定的弯曲性能,利用阻尼硅脂来吸收缓冲意外脱手时压缩弹簧的回弹速度,从而有效保证了使用者的人身安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柔性拉力管为橡胶管,其管壁内设有贯穿整个轴向管壁的帘布层;所述柔性拉杆为橡胶杆,其内部设有横贯整根柔性拉杆设置的帘布芯。上述结构中,柔性拉力管在压缩压缩弹簧时受到压缩弹簧的支撑会延长,因此设置帘布层来做加强从而避免柔性拉力管在轴向方向的长度上发生延伸;柔性拉杆在拉动压缩弹簧压缩时,其自身也承担拉力,因此设置帘布芯来保证柔性拉杆的整体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头呈台状,其中心设有用于与柔性拉杆相连接的连接孔,所述拉头为聚四氟乙烯材质。上述结构中,拉头用于支撑压缩弹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朝向柔性拉力管内腔的一端固定有刮脂套,所述刮脂套内圆柱面与柔性拉杆外圆柱表面呈可轴向滑动的过盈配合,所述刮脂套为聚四氟乙烯材质。上述结构中,柔性拉杆在外拉时,会携带一部分阻尼硅脂出来,因此设置刮脂套将阻尼硅脂刮下,从而减少阻尼硅脂损耗,同时也能保证柔性拉力管内腔的清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底座及端盖朝向柔性拉力管的一端端面上均设有端面沟槽,所述柔性拉力管端部插设于端面沟槽内,所述端面沟槽大径圆柱壁上设有若干彼此间隔设置的摩擦环,通过挤压收紧连接底座及端盖外壁使端面沟槽大径收缩从而夹紧柔性拉力管。上述结构中,摩擦环用于增加连接底座及端盖与柔性拉力管之间的摩擦力,避免连接底座及端盖与柔性拉力管在拉伸时发生脱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力手环包括握持口,所述握持口内与手指接触的部位设有内缓冲硅胶垫、所述握持口外与手心接触的部位设有外缓冲硅胶垫,所述拉力手环上与外缓冲硅胶垫相对的一侧设有若干等距间隔排列的扣接孔,所述连接底座及连接头上均设有用于与扣接孔对接的扣接头。上述结构中,内缓冲硅胶垫用于增加握持口与手指之间的摩擦,外缓冲硅胶垫用于增加拉力手环与手掌之间的摩擦,从而减少从手中滑脱的可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扣接头为登山扣。上述结构中,登山扣方便拆装,同时也能保证连接的牢固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柔性拉力管保护压缩弹簧,配合柔性拉杆能保证整根拉力部件具有一定的弯曲性能,利用阻尼硅脂来吸收缓冲意外脱手时压缩弹簧的回弹速度,从而有效保证了使用者的人身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拉力部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2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含义:10-拉力部件;11-柔性拉力管;111-帘布层;12-连接底座;13-端盖;131-通孔;132-拉头;1321-连接孔;133-刮脂套;14-柔性拉杆;141-帘布芯;15-连接头;16-压缩弹簧;17-端面沟槽;171-摩擦环;18-扣接头;20-拉力手环;21-握持口;22-内缓冲硅胶垫;23-外缓冲硅胶垫;24-扣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参考图1至图4,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拉力器,包括若干组可弹性拉伸的拉力部件10及设置于拉力部件10两端的两个拉力手环20,所述拉力部件10包括柔性拉力管11,所述柔性拉力管11一端设有与其中一拉力手环20连接的连接底座12、另一端设有带通孔131的端盖13;所述柔性拉力管11内设有柔性拉杆14,所述柔性拉杆14一端设有与另一拉力手环20连接的连接头15,另一端穿过端盖13上的通孔131且末端设有与柔性拉力管11内径呈间隙配合的拉头132,所述柔性拉杆14上套有压缩弹簧16,所述压缩弹簧16一端与拉头132相抵,另一端与端盖13相抵从而使柔性拉杆14向外拉伸时使压缩弹簧16压缩;所述柔性拉力管11内壁、柔性拉杆14位于柔性拉力管11内的外圆柱表面及压缩弹簧16表面均涂有阻尼硅脂(图中未示出)。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柔性拉力管11保护压缩弹簧16,配合柔性拉杆14能保证整根拉力部件10具有一定的弯曲性能,利用阻尼硅脂来吸收缓冲意外脱手时压缩弹簧16的回弹速度,从而有效保证了使用者的人身安全。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拉力管11为橡胶管,其管壁内设有贯穿整个轴向管壁的帘布层111;所述柔性拉杆14为橡胶杆,其内部设有横贯整根柔性拉杆14设置的帘布芯141。上述结构中,柔性拉力管11在压缩压缩弹簧16时受到压缩弹簧16的支撑会延长,因此设置帘布层111来做加强从而避免柔性拉力管11在轴向方向的长度上发生延伸;柔性拉杆14在拉动压缩弹簧16压缩时,其自身也承担拉力,因此设置帘布芯141来保证柔性拉杆14的整体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拉头132呈台状,其中心设有用于与柔性拉杆14相连接的连接孔1321,所述拉头132为聚四氟乙烯材质。上述结构中,拉头132用于支撑压缩弹簧16。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131朝向柔性拉力管11内腔的一端固定有刮脂套133,所述刮脂套133内圆柱面与柔性拉杆14外圆柱表面呈可轴向滑动的过盈配合,所述刮脂套133为聚四氟乙烯材质。上述结构中,柔性拉杆14在外拉时,会携带一部分阻尼硅脂出来,因此设置刮脂套133将阻尼硅脂刮下,从而减少阻尼硅脂损耗,同时也能保证柔性拉力管11内腔的清洁。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底座12及端盖13朝向柔性拉力管11的一端端面上均设有端面沟槽17,所述柔性拉力管11端部插设于端面沟槽17内,所述端面沟槽17大径圆柱壁上设有若干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力器,包括若干组可弹性拉伸的拉力部件及设置于拉力部件两端的两个拉力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部件包括柔性拉力管,所述柔性拉力管一端设有与其中一拉力手环连接的连接底座、另一端设有带通孔的端盖;所述柔性拉力管内设有柔性拉杆,所述柔性拉杆一端设有与另一拉力手环连接的连接头,另一端穿过端盖上的通孔且末端设有与柔性拉力管内径呈间隙配合的拉头,所述柔性拉杆上套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与拉头相抵,另一端与端盖相抵从而使柔性拉杆向外拉伸时使压缩弹簧压缩;所述柔性拉力管内壁、柔性拉杆位于柔性拉力管内的外圆柱表面及压缩弹簧表面均涂有阻尼硅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力器,包括若干组可弹性拉伸的拉力部件及设置于拉力部件两端的两个拉力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部件包括柔性拉力管,所述柔性拉力管一端设有与其中一拉力手环连接的连接底座、另一端设有带通孔的端盖;所述柔性拉力管内设有柔性拉杆,所述柔性拉杆一端设有与另一拉力手环连接的连接头,另一端穿过端盖上的通孔且末端设有与柔性拉力管内径呈间隙配合的拉头,所述柔性拉杆上套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与拉头相抵,另一端与端盖相抵从而使柔性拉杆向外拉伸时使压缩弹簧压缩;所述柔性拉力管内壁、柔性拉杆位于柔性拉力管内的外圆柱表面及压缩弹簧表面均涂有阻尼硅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拉力管为橡胶管,其管壁内设有贯穿整个轴向管壁的帘布层;所述柔性拉杆为橡胶杆,其内部设有横贯整根柔性拉杆设置的帘布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头呈台状,其中心设有用于与柔性拉杆相连接的连接孔,所述拉头为聚四氟乙烯材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秋来
申请(专利权)人:吴秋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