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训练器的配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1886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3:49
一种综合训练器的配重系统,涉及健身器材,包括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第三滑轮、第四滑轮、第五滑轮和第六滑轮;配重系统包括两组弹力绳组件、一组中间钢索组件和两组侧边钢索组件,弹力绳组件包括至少一根弹力绳,弹力绳的一端连接第一绳挂、另一端连接第二绳挂;两组弹力绳组件的弹力绳的上端绕过第一滑轮,每根弹力绳的第一绳扣钩在侧边钢索组件的上端,每组侧边钢索组件的下端绕过第五滑轮后并限位;两组弹力绳组件的弹力绳的下端绕过第二滑轮,两组弹力绳组件的第二绳扣均钩在中间钢索组件的一端,中间钢索组件的另一端依次绕过第四滑轮、第三滑轮和第六滑轮后并限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各种有氧和力量训练,避免肌肉受伤,无噪音。

A counterweight system of integrated trai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综合训练器的配重系统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材,尤其用于健身的综合训练器的配重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综合训练器一般使用增加或减少配重块来增加或减少阻尼,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缺陷:1、这种阻尼在运动过程中一般不变,当运动速度加快或改变方向时,阻尼力会产生滞后,甚至瞬间消失,不适合用于快速训练动作;2、由于惯性原因,没有缓冲能力,力量始终保持不变,在运动过程中很容易使身体运动部位肌肉受伤;3、使用较为不便;4、成本高,噪音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综合训练器的配重系统,适用于各种有氧和力量训练,避免肌肉受伤,无噪音。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综合训练器的配重系统,包括底座,底座上连接纵向支架和竖向中间支架,竖向中间支架连接在纵向支架的一端,纵向支架的另一端铰接腿部支架,在竖向中间支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侧边支架,在竖向中间支架的中下部连接横杆,横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位于竖向中间支架的左右两侧;所述配重系统还包括两组弹力绳组件,两组弹力绳组件对称设置在竖向中间支架的左右两侧,弹力绳组件包括至少一根弹力绳,弹力绳的一端连接第一绳挂、另一端连接第二绳挂;所述配重系统还包括结构相同的一组中间钢索组件和两组侧边钢索组件,中间钢索组件的一端位于纵向支架的下方、另一端位于竖向中间支架的上部,两组侧边钢索组件对称设置在竖向中间支架的左右两侧;在两个侧边支架的上端均连接第一滑轮,在竖向中间支架的下端连接两组第二滑轮和一个第三滑轮,在腿部支架上连接第四滑轮,在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五滑轮,在竖向中间支架的上端连接第六滑轮;两组弹力绳组件的弹力绳的上端分别绕过相应的第一滑轮,每根弹力绳的第一绳扣钩在相应的侧边钢索组件的上端,每组侧边钢索组件的下端绕过相应的第五滑轮后并限位;两组弹力绳组件的弹力绳的下端分别绕过相应的第二滑轮,两组弹力绳组件的第二绳扣均钩在中间钢索组件的一端,中间钢索组件的另一端依次绕过第四滑轮、第三滑轮和第六滑轮后并限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训练时,通过中间钢索组件或左右两侧的侧边钢索组件将拉力输出,形成各种运动所需要的配重系统。2、弹力作为阻尼,此弹力绳的阻尼系统的阻尼力是从零开始随运动幅度的加大而增加,随运动幅度的减小而减小,即时反应,完全不受惯性影响,适用于各种有氧和力量训练。3、这种变化的阻尼形式符合肌肉运作规律,能够更有效的锻练肌肉。4、使用较为方便。5、成本低,无噪音。本技术的中间钢索组件和侧边钢索组件均包括钢索铁片、钢索、钢索球和钢索端子,钢索铁片连接在钢索的一端,钢索铁片上设置挂孔,钢索球和钢索端子连接在钢索的另一端,钢索端子位于钢索球的外侧。本技术的每组弹力绳组件的弹力绳均有三根,分别为粗弹力绳、中弹力绳和细弹力绳;每个侧边支架的上端第一滑轮有三个,三根弹力绳的上端一一对应绕在三个第一滑轮上;每组第二滑轮均有三个,三根弹力绳的下端一一对应绕在三个第一滑轮上;在所述底座上连接挂钩杆,每组弹力绳组件的三根弹力绳中其中一根或两根钩在挂钩杆上。训练时,可根据需要,连接其中任意一根,或其中任意两根,或三根全部连接在一起,可形成不同的拉力组合,左右对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中间钢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弹力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A部放大图。图6为图5的局部示意图。图7为图6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7所示,综合训练器的配重系统主要包括底座13,底座13上连接纵向支架14和竖向中间支架11,竖向中间支架11连接在纵向支架14的一端,纵向支架14的另一端铰接腿部支架26,在竖向中间支架11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侧边支架12,在竖向中间支架11的中下部连接横杆15,横杆15的左右两端分别位于竖向中间支架11的左右两侧。在两个侧边支架12的上端均连接第一滑轮座16,第一滑轮座16内连接一排三个第一滑轮08,在竖向中间支架11的下端连接两组第二滑轮17和一个第三滑轮18,每组第二滑轮17均有一排三个滑轮。在腿部支架26上连接第四滑轮19,在横杆15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五滑轮座25,第五滑轮座25内连接第五滑轮20,在竖向中间支架11的上端连接第六滑轮21。配重系统还包括两组弹力绳组件22,两组弹力绳组件22对称设置在竖向中间支架11的左右两侧,弹力绳组件22包括三根弹力绳01,分别为粗弹力绳、中弹力绳和细弹力绳。弹力绳01的上端连接第一绳挂04、下端连接第二绳挂02。配重系统还包括结构相同的一组中间钢索组件23和两组侧边钢索组件24,中间钢索组件23的一端位于纵向支架14的下方、另一端位于竖向中间支架11的上部,两组侧边钢索组件24对称设置在竖向中间支架11的左右两侧。中间钢索组件23和侧边钢索组件24均包括钢索铁片06、钢索07、钢索球09和钢索端子10,钢索铁片06连接在钢索07的一端,钢索铁片06上设置挂孔03,钢索球09和钢索端子10连接在钢索07的另一端,钢索端子10位于钢索球09的外侧。每组弹力绳组件22的三根弹力绳01的上端分别绕过相应的第一滑轮08,每组弹力绳组件22的第一绳扣04钩在相应的侧边钢索组件24的钢索铁片06的挂孔03内,可以一根或两根或三根弹力绳01的第一绳扣04钩在钢索铁片06的挂孔03内。第一绳扣04的直径大于第一滑轮08与第一滑轮座16之间的间隙,当其中一根或两根弹力绳01不使用时通过第一绳扣04进行限位,防止弹力绳滑出滑轮。每组侧边钢索组件24的钢索07绕过相应的第五滑轮20并通过钢索球09限位,钢索球09的直径大于第五滑轮20与第五滑轮座25之间的间隙。每组弹力绳组件22的三根弹力绳01的下端分别绕过相应的第二滑轮17,两组弹力绳组件22的第二绳扣02均钩在中间钢索组件23的钢索铁片06的挂孔07内,可以一根或两根或三根弹力绳01的第二绳扣02钩在钢索铁片06的挂孔03内,其余备用的弹力绳01钩在挂钩杆27上,挂钩杆27焊接在底座13上。中间钢索组件23的钢索07依次绕过第四滑轮19、第三滑轮18和第六滑轮21后通过钢索球09限位,第六滑轮21安装在中间支架11的内部,中间钢索组件23的钢索07伸出中间支架11,钢索球09位于中间支架11的外部,钢索球09的直径大于第六滑轮21与中间支架11之间的间隙。训练时,主要有几下几种使用状态:1、由左右两侧的侧边钢索组件24的钢索端子10连接手拉环,输出拉力,可用于划船、低拉、二三头肌等训练。2、由中间钢索组件23的钢索端子10通过锁扣连接手拉杆,输出拉力,可用于做高拉、踢腿等训练。3、由左右两侧的弹力绳01的第一绳扣04连接手拉环,输出拉力。4、安装有第四滑轮19的腿部支架26往复运动,产生阻尼,进行腿部训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综合训练器的配重系统,包括底座,底座上连接纵向支架和竖向中间支架,竖向中间支架连接在纵向支架的一端,纵向支架的另一端铰接腿部支架,在竖向中间支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侧边支架,在竖向中间支架的中下部连接横杆,横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位于竖向中间支架的左右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系统还包括两组弹力绳组件,两组弹力绳组件对称设置在竖向中间支架的左右两侧,弹力绳组件包括至少一根弹力绳,弹力绳的一端连接第一绳挂、另一端连接第二绳挂;所述配重系统还包括结构相同的一组中间钢索组件和两组侧边钢索组件,中间钢索组件的一端位于纵向支架的下方、另一端位于竖向中间支架的上部,两组侧边钢索组件对称设置在竖向中间支架的左右两侧;在两个侧边支架的上端均连接第一滑轮,在竖向中间支架的下端连接两组第二滑轮和一个第三滑轮,在腿部支架上连接第四滑轮,在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五滑轮,在竖向中间支架的上端连接第六滑轮;两组弹力绳组件的弹力绳的上端分别绕过相应的第一滑轮,每根弹力绳的第一绳扣钩在相应的侧边钢索组件的上端,每组侧边钢索组件的下端绕过相应的第五滑轮后并限位;两组弹力绳组件的弹力绳的下端分别绕过相应的第二滑轮,两组弹力绳组件的第二绳扣均钩在中间钢索组件的一端,中间钢索组件的另一端依次绕过第四滑轮、第三滑轮和第六滑轮后并限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训练器的配重系统,包括底座,底座上连接纵向支架和竖向中间支架,竖向中间支架连接在纵向支架的一端,纵向支架的另一端铰接腿部支架,在竖向中间支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侧边支架,在竖向中间支架的中下部连接横杆,横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位于竖向中间支架的左右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系统还包括两组弹力绳组件,两组弹力绳组件对称设置在竖向中间支架的左右两侧,弹力绳组件包括至少一根弹力绳,弹力绳的一端连接第一绳挂、另一端连接第二绳挂;所述配重系统还包括结构相同的一组中间钢索组件和两组侧边钢索组件,中间钢索组件的一端位于纵向支架的下方、另一端位于竖向中间支架的上部,两组侧边钢索组件对称设置在竖向中间支架的左右两侧;在两个侧边支架的上端均连接第一滑轮,在竖向中间支架的下端连接两组第二滑轮和一个第三滑轮,在腿部支架上连接第四滑轮,在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五滑轮,在竖向中间支架的上端连接第六滑轮;两组弹力绳组件的弹力绳的上端分别绕过相应的第一滑轮,每根弹力绳的第一绳扣钩在相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彦硕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健力美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