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彦超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大容量电力供电的高压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886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容量电力供电的高压电源,包括壳体、单片机、动力腔体、变压器和无线收发器,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动力腔体,动力腔体底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变压器,所述变压器一侧的动力腔体底部设有分析仪,分析仪上方的动力腔体内壁上设有电流传感器,所述变压器远离分析仪一侧的动力腔体底部设有无线收发器,无线收发器上方的动力腔体内壁上设有单片机,所述壳体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正极接入口,所述壳体远离正极接入口一侧的外壁上设有负极接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提高了高压电源使用时的便捷性,延长了高压电源的使用寿命,而且提高了高压电源的实用性。

A high voltage power supply suitable for large capacity power supp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大容量电力供电的高压电源
本技术涉及高压电源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大容量电力供电的高压电源。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得到了蓬勃发展,而高压电源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高压电源又名高压发生器,一般是指输出电压在五千伏特以上的电源,一般高压电源的输出电压可达几万伏,甚至高达几十万伏特或更高。目前市面上的高压电源多种多样,但功能性较为单一,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已逐渐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1、传统的此类高压电源的密封性较高,不便于对其进行拆卸,在检修时有所不便,时常困扰着人们;2、传统的此类高压电源不具备相应的散热功能,长时间的使用,易出现烧毁的现象,其使用寿命较短;3、传统的此类高压电源不具备相应电流监测的功能,无法实时监测电流的强弱,其实用性较差,还需加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大容量电力供电的高压电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高压电源不便于检修、散热性能一般以及无法监测电流强弱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大容量电力供电的高压电源,包括壳体(1)、单片机(3)、动力腔体(4)、变压器(11)和无线收发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动力腔体(4),动力腔体(4)底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变压器(11),所述变压器(11)一侧的动力腔体(4)底部设有分析仪(9),分析仪(9)上方的动力腔体(4)内壁上设有电流传感器(7),所述变压器(11)远离分析仪(9)一侧的动力腔体(4)底部设有无线收发器(12),无线收发器(12)上方的动力腔体(4)内壁上设有单片机(3),且单片机(3)的输出端分别与分析仪(9)、变压器(11)以及无线收发器(1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单片机(3)的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大容量电力供电的高压电源,包括壳体(1)、单片机(3)、动力腔体(4)、变压器(11)和无线收发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动力腔体(4),动力腔体(4)底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变压器(11),所述变压器(11)一侧的动力腔体(4)底部设有分析仪(9),分析仪(9)上方的动力腔体(4)内壁上设有电流传感器(7),所述变压器(11)远离分析仪(9)一侧的动力腔体(4)底部设有无线收发器(12),无线收发器(12)上方的动力腔体(4)内壁上设有单片机(3),且单片机(3)的输出端分别与分析仪(9)、变压器(11)以及无线收发器(1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单片机(3)的输入端与电流传感器(7)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壳体(1)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正极接入口(2),且正极接入口(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变压器(11)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壳体(1)远离正极接入口(2)一侧的外壁上设有负极接入口(8),且负极接入口(8)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变压器(11)的输出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容量电力供电的高压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设有橡胶垫片(1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超邵明汝杨红伟刘广田芦青海韩强葛建军姚可飞毋建平王芳
申请(专利权)人:李彦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