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通信设备调试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715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通信设备调试连接器,包括用于连接电脑的第一DB9端口、用于连接通信设备的通信端口组、连接第一DB9端口和通信端口组的通信线缆;通信端口组包括第二DB9端口、RJ45端口、PCM DB25端口和PCM RJ45端口;第二DB9端口与第一DB9端口采用7芯线路连接;RJ45端口与第一DB9端口采用3芯线路连接;PCM DB25端口与第一DB9端口采用9芯线路连接;PCM RJ45端口与第一DB9端口采用7芯线路连接。

A debugging connector for multifunctional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通信设备调试连接器
本技术属于连接器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通信设备调试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电网公司中,通信设备类型多且复杂,日常运行维护压力大。当需要对通信设备进行抢修调试时,存在抢修人员到达现场发现携带的连接器与通信设备不匹配的问题,以至于延误了抢修。目前电网公司中,通信设备主要包括有如下四种通信端口:NEC(NECCorporation,日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U-NODE终端调试接口,具体标准的DB9端口、标准的RJ45端口;SAGEM(Sagemcom,萨基姆)公司的PCM(PulseCodeModulation,脉冲编码调制)终端调试接口,具体包括PCM终端调试接口DB25(缩写为PCMDB25)、PCM终端调试接口RJ45(缩写为PCMRJ45)。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通信设备调试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通信设备调试连接器,包括用于连接电脑的第一DB9端口、用于连接通信设备的通信端口组、连接所述第一DB9端口和所述通信端口组的通信线缆;所述通信端口组包括第二DB9端口、RJ45端口、PCMDB25端口和PCMRJ45端口;所述第二DB9端口与所述第一DB9端口采用7芯线路连接;所述RJ45端口与所述第一DB9端口采用3芯线路连接;所述PCMDB25端口与所述第一DB9端口采用9芯线路连接;所述PCMRJ45端口与所述第一DB9端口采用7芯线路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通信线缆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DB9端口的9根芯线和连接于所述通信端口组的26根芯线;所述26根芯线分别为:与所述第二DB9端口连接的7芯线、与所述RJ45端口连接的3芯线、与所述PCMDB25端口连接的9芯线、与所述PCMRJ45端口连接的7芯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9根芯线为别为第一芯线、第二芯线、第三芯线、第四芯线、第五芯线、第六芯线、第七芯线、第八芯线和第九芯线;与所述第二DB9端口连接的7芯线分别为第十一芯线、第十二芯线、第十三芯线、第十四芯线、第十五芯线、第十六芯线和第十七芯线;与所述RJ45端口连接的3芯线分别为第二十一芯线、第二十二芯线和第二十三芯线;与所述PCMDB25端口连接的9芯线分别为第三十一芯线、第三十二芯线、第三十三芯线、第三十四芯线、第三十五芯线、第三十六芯线、第三十七芯线、第三十八芯线和第三十九芯线;与所述PCMRJ45端口连接的7芯线分别为第四十一芯线、第四十二芯线、第四十三芯线、第四十四芯线、第四十五芯线、第四十六芯线和第四十七芯线;所述第十一芯线、所述第十二芯线、所述第十三芯线、所述第十四芯线、所述第十五芯线、所述第十六芯线、所述第十七芯线分别与所述第二芯线、所述第三芯线、所述第四芯线、所述第五芯线、所述第六芯线、所述第七芯线、所述第八芯线连接;所述第二十一芯线、所述第二十二芯线、所述第二十三芯线分别与所述第二芯线、所述第三芯线、所述第五芯线连接;所述第三十一芯线、所述第三十二芯线、所述第三十三芯线、所述第三十四芯线、所述第三十五芯线、所述第三十六芯线、所述第三十七芯线、所述第三十八芯线、所述第三十九芯线分别与所述第一芯线、所述第二芯线、所述第三芯线、所述第四芯线、所述第五芯线、所述第六芯线、所述第七芯线、所述第八芯线、所述第九芯线连接;所述第四十一芯线、所述第四十二芯线、所述第四十三芯线、所述第四十四芯线、所述第四十五芯线、所述第四十六芯线、所述第四十七芯线分别与所述第二芯线、所述第三芯线、所述第四芯线、所述第五芯线、所述第六芯线、所述第七芯线、所述第八芯线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通信线缆外依次包裹有屏蔽层和绝缘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DB9端口为母头,所述第二DB9端口和所述PCMDB25端口均为公头,所述RJ45端口和所述PCMRJ45端口均为网线水晶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通信设备调试连接器,使用时,将第一DB9端口连接电脑,从第二DB9端口、RJ45端口、PCMDB25端口和PCMRJ45端口中选择一种对应的端口连接需要调试的通信设备,通过通信线缆实现通信。该多功能通信设备调试连接器能够与四种不同端口(分别为第二DB9端口、RJ45端口、PCMDB25端口和PCMRJ45端口)的通信设备通信,解决了抢修人员到达现场发现携带的连接器与通信设备不匹配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通信设备调试连接器的结构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线缆的连接图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通信设备调试连接器,采用一条调试线解决了不同设备检修调试需求。该多功能通信设备调试连接器包括用于连接电脑的第一DB9端口101、用于连接通信设备的通信端口组、连接第一DB9端口101和通信端口组的通信线缆106。通信线缆106外依次包裹有屏蔽层和绝缘层。通信端口组包括第二DB9端口102、RJ45端口103、PCMDB25端口104和PCMRJ45端口105。第二DB9端口102与第一DB9端口101采用7芯线路连接;RJ45端口103与第一DB9端口101采用3芯线路连接;PCMDB25端口104与第一DB9端口101采用9芯线路连接;PCMRJ45端口105与第一DB9端口101采用7芯线路连接。具体的,通信线缆106包括连接于第一DB9端口101的9根芯线和连接于通信端口组的26根芯线。26根芯线分别为: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通信设备调试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电脑的第一DB9端口、用于连接通信设备的通信端口组、连接所述第一DB9端口和所述通信端口组的通信线缆;/n所述通信端口组包括第二DB9端口、RJ45端口、PCM DB25端口和PCM RJ45端口;/n所述第二DB9端口与所述第一DB9端口采用7芯线路连接;/n所述RJ45端口与所述第一DB9端口采用3芯线路连接;/n所述PCM DB25端口与所述第一DB9端口采用9芯线路连接;/n所述PCM RJ45端口与所述第一DB9端口采用7芯线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通信设备调试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电脑的第一DB9端口、用于连接通信设备的通信端口组、连接所述第一DB9端口和所述通信端口组的通信线缆;
所述通信端口组包括第二DB9端口、RJ45端口、PCMDB25端口和PCMRJ45端口;
所述第二DB9端口与所述第一DB9端口采用7芯线路连接;
所述RJ45端口与所述第一DB9端口采用3芯线路连接;
所述PCMDB25端口与所述第一DB9端口采用9芯线路连接;
所述PCMRJ45端口与所述第一DB9端口采用7芯线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通信设备调试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线缆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DB9端口的9根芯线和连接于所述通信端口组的26根芯线;
所述26根芯线分别为:与所述第二DB9端口连接的7芯线、与所述RJ45端口连接的3芯线、与所述PCMDB25端口连接的9芯线、与所述PCMRJ45端口连接的7芯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通信设备调试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9根芯线为别为第一芯线、第二芯线、第三芯线、第四芯线、第五芯线、第六芯线、第七芯线、第八芯线和第九芯线;
与所述第二DB9端口连接的7芯线分别为第十一芯线、第十二芯线、第十三芯线、第十四芯线、第十五芯线、第十六芯线和第十七芯线;
与所述RJ45端口连接的3芯线分别为第二十一芯线、第二十二芯线和第二十三芯线;
与所述PCMDB25端口连接的9芯线分别为第三十一芯线、第三十二芯线、第三十三芯线、第三十四芯线、第三十五芯线、第三十六芯线、第三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明李卫东罗健刘新让刘燕龙钟志愿黄嘉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梅州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