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制剂冲调搅拌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608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益生菌制剂冲调搅拌棒,该益生菌制剂冲调搅拌棒的棒体包括内部的导热棒和包裹在导热棒外的硅胶层,在棒体上设有感温变色指示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益生菌制剂冲调搅拌棒能够测试水温,使用于冲调益生菌粉等制剂的温水处于合适的温度,避免水温过高而导致益生菌失活或水温过低导致益生菌活性不足。将感温变色指示部件设于导热棒的顶部,在测试温水等液体的温度时,手指握在温度数字标记下方,不需将搅拌棒从水中抽出即可观察感温变色指示部件是否改变颜色,使用时更加方便。该搅拌棒设计有扭转部,充分利用人机工程学,使得对益生菌等制剂加温水冲调搅拌时更方便,也便于观察感温变色指示部件是否改变颜色。

Probiotic preparation mixing b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益生菌制剂冲调搅拌棒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搅拌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益生菌制剂冲调搅拌棒。
技术介绍
人体、动物体内有益的细菌或真菌主要有:酪酸梭菌、乳杆菌、双歧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这些益生菌是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其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消化不良者、肠炎患者、早产儿、低体重儿、术后患者、腹泻或便秘人群等,通过合理的补充益生菌,可明显改善症状、增强对食物营养的吸收能力,从而达到改善、增强体质的作用。一些益生菌制剂,如益生菌粉、含有益生菌的茶等可冲泡饮用,但是益生菌制剂冲泡时特别要注意冲泡用水的温度,温度过高则易使益生菌失去活性,温度过低则益生菌活性不足,对于冲泡用水,若依靠人体感应其温度,则误差大,而目前大多数饮用者不会配备专用的工具用于测量水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益生菌制剂冲调搅拌棒,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准确获知冲泡益生菌制剂用水温度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益生菌制剂冲调搅拌棒,包括棒体,所述棒体包括内部的导热棒和包裹在所述导热棒外的硅胶层,在所述棒体上设有感温变色指示部件。优选的,所述感温变色指示部件为印制在所述导热棒上的可逆感温变色油墨,所述感温变色指示部件连同所述导热棒一起被包裹在所述硅胶层内。优选的,所述感温变色指示部件设有三个,变色温度分别为30℃、35℃和40℃,且三个所述感温变色指示部件均设于所述导热棒的顶部。优选的,所述感温变色指示部件为镶嵌在所述导热棒表面的感温变色胶囊,在所述导热棒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感温变色胶囊相应的凹槽;所述感温变色胶囊内部包裹有可逆感温变色粉,外部为透明包膜。优选的,所述导热棒为铝棒、铜棒或铝合金棒。优选的,所述棒体为扁平状,且在所述棒体的中部设有扭转部。优选的,所述棒体位于所述扭转部以下的部分相对于所述扭转部以上的部分扭转90°。优选的,所述棒体的长度为120-160mm;所述棒体上下扁平状部分的宽度为8-12mm,厚度为4-6mm。优选的,所述棒体上在所述感温变色指示部件旁设有对应的温度数字标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1.本技术提供的益生菌制剂冲调搅拌棒能够测试水温,使用于冲调益生菌粉等制剂的温水处于合适的温度,避免水温过高而导致益生菌失活或水温过低导致益生菌活性不足。2.通过将感温变色指示部件设于导热棒的顶部,在测试温水等液体的温度时,手指握在温度数字标记下方,不需将搅拌棒从水中抽出即可观察感温变色指示部件是否改变颜色,使得该搅拌棒更加方便使用。3.该搅拌棒设计的扭转部充分利用了人机工程学,使得对益生菌等制剂加温水冲调搅拌时更方便,设计扭转部后也便于观察感温变色指示部件是否改变颜色。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益生菌制剂冲调搅拌棒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益生菌制剂冲调搅拌棒实施例1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益生菌制剂冲调搅拌棒实施例1的俯视图;图4为图1的A-A剖视图;图5为图1的B-B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益生菌制剂冲调搅拌棒实施例1的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益生菌制剂冲调搅拌棒实施例1中导热棒的主视图。图中,各标号示意为:棒体11、导热棒111、30℃感温变色油墨印刷层1111、35℃感温变色油墨印刷层1112、40℃感温变色油墨印刷层1113、硅胶层112、扭转部1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益生菌制剂冲调搅拌棒包括棒体11,棒体11包括内部的导热棒111和包裹在导热棒111外的硅胶层112,导热棒111为铝棒,硅胶层112为透明的食品级硅胶材质,在棒体11上设有感温变色指示部件,感温变色指示部件在一定的温度下能够改变颜色,在利用搅拌棒对温水等液体进行搅拌时,水温可传递到整个导热棒111,水温高则导热棒111温度高,水温低则导热棒111温度低,因此,将感温变色指示部件依附在棒体11上任何位置,水的热量均能间接或直接传递到感温变色指示部件。进一步的,棒体11为扁平状,以便于搅拌,如图1所示,棒体11的长度L为150mm,图4为棒体11上半部分的剖视图,图5为棒体11下半部分的剖视图,如图4和图5所示,棒体11上下扁平状部分的宽度W均为10mm,厚度D均为5mm。在棒体11的中部设有扭转部113,棒体11位于扭转部113以下的部分相对于扭转部113以上的部分扭转90°,如图6所示,图6中的虚线为棒体11的扭转过渡指示线,可以看出,棒体11是由一个扁平棒在中部扭转90°形成,该搅拌棒设计扭转部113充分利用了人机工程学,使得对益生菌等加温水冲调搅拌时更加方便。图7显示了本技术益生菌制剂冲调搅拌棒实施例1中导热棒111的主视图,在没有包裹硅胶层时,可以看见导热棒111上设置的感温变色指示部件,导热棒111包裹有硅胶层时,在没有感温变化颜色的情况下,感温变色指示部件没有显示任何颜色,因此图1中看不见感温变色指示部件。在本实施例中,感温变色指示部件为印制在导热棒上的可逆感温变色油墨,感温变色指示部件共设有三个,且三个感温变色指示部件均设于导热棒111的顶部,由上至下分别为30℃感温变色油墨印刷层1111、35℃感温变色油墨印刷层1112、40℃感温变色油墨印刷层1113,在导热棒111上位于各感温变色指示部件旁设有对应的温度数字标记,温度数字标记、30℃感温变色油墨印刷层1111、35℃感温变色油墨印刷层1112、40℃感温变色油墨印刷层1113连同导热棒111一起被包裹在硅胶层内。30℃感温变色油墨印刷层1111会在30℃左右变为绿色,35℃感温变色油墨印刷层1112会在35℃左右变为绿色,40℃感温变色油墨印刷层1113会在40℃左右变为绿色,它们各自的变色温度上下浮动幅度为1℃左右,相互之间的变色温度不会重叠,而只有在相应的温度范围之内,对应的油墨印刷层才会改变颜色,高于或低于对应的变色温度范围,对应的油墨印刷层均不会改变颜色。油墨印刷层变色后,当油墨印刷层所处环境温度发生改变不在变色温度范围内时,对应的油墨印刷层颜色消失,在油墨印刷层所处环境温度重新回到变色温度范围内时,对应的油墨印刷层颜色会再次改变。冲调益生菌粉时,可先通过棒体11测试冲泡用水的温度,益生菌在30-40℃环境温度之间时活性最好,因此,当35℃感温变色油墨印刷层1112改变颜色后,可用于冲泡益生菌粉,其余两个油墨印刷层改变颜色或者所有油墨印刷层均不改变颜色则不适宜用于冲调益生菌粉。通过将感温变色指示部件设于导热棒111的顶部,在测试温水等液体的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益生菌制剂冲调搅拌棒,包括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包括内部的导热棒和包裹在所述导热棒外的硅胶层,在所述棒体上设有感温变色指示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益生菌制剂冲调搅拌棒,包括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包括内部的导热棒和包裹在所述导热棒外的硅胶层,在所述棒体上设有感温变色指示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益生菌制剂冲调搅拌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变色指示部件为印制在所述导热棒上的可逆感温变色油墨,所述感温变色指示部件连同所述导热棒一起被包裹在所述硅胶层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益生菌制剂冲调搅拌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变色指示部件包括三个变色温度分别为30℃、35℃和40℃的感温变色指示部件,且三个所述感温变色指示部件均设于所述导热棒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益生菌制剂冲调搅拌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变色指示部件为镶嵌在所述导热棒表面的感温变色胶囊,在所述导热棒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感温变色胶囊相应的凹槽;所述感温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庆新刘培培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浪尖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