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智能养护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1236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植物养护栽培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的植物养护方式操作繁琐的问题,提出一种植物的智能养护管理系统,包括:控制模块、通信模块、移动终端、光照传感器、第一湿度传感器、电控调光玻璃、补光装置和灌溉装置,控制模块通过通信模块与移动终端连接,光照传感器、第一湿度传感器、电控调光玻璃和补光装置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光照传感器设置于植物种植区域上方,第一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植物种植的土壤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实现对植物的光线及灌溉控制,还可以根据传感器采集的信号自动进行相应的光线及灌溉控制操作,减少了人工操作步骤,适用于多肉植物。

Intelligent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ystem of pla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植物的智能养护管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植物养护栽培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植物的智能养护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植物的养护管理主要从基质配比、光照、温度、湿度、施肥、病虫害及防治、繁殖等方面入手,这样才能培育出长势良好的植物。然而现有人工的养护方式不仅操作繁琐,而且受居住地的环境气候等的影响,导致植物生命周期短、生长发育不良等现象。现有技术中用户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植物养护装置来进行植物的养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人工操作,但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植物的智能养护管理系统,令其在加入相应软件方法后能够解决现有的植物养护方式操作繁琐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植物的智能养护管理系统,包括:控制模块、通信模块、移动终端、光照传感器、第一湿度传感器、电控调光玻璃、补光装置和灌溉装置,所述控制模块通过通信模块与移动终端连接,所述光照传感器、第一湿度传感器、电控调光玻璃和补光装置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光照传感器设置于植物种植区域上方,所述第一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植物种植的土壤中;所述电控调光玻璃设置于植物种植区域上方,所述补光装置的光线能够照射至植物种植区域;所述灌溉装置包括水箱、水槽、水管和电子水阀,所述电子水阀与控制模块连接,电子水阀设置于水管上,所述水管连通水箱和水槽,使水箱中的水能够在电子水阀打开时流入水槽中,所述水槽置于植物种植箱体的底部。进一步的,为实现对植物种植区域温度的控制,所述植物的智能养护管理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温度调节装置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温度调节装置设置于植物种植区域。进一步的,为实现温度的调节,所述温度调节装置为两个排气扇,所述两个排气扇分别设置于植物种植区域左右两侧,所述排气扇为排气温度可调节的排气扇。进一步的,为实现对系统的语音控制,所述植物的智能养护管理系统还包括语音识别模块,所述语音识别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进一步的,为实现对空气湿度的检测,所述植物的智能养护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二湿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湿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连接,第二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植物种植区域上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植物的智能养护管理系统,在应用了相应软件方法后,用户不仅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实现对植物的光线及灌溉控制,控制模块还可以根据传感器采集的信号判断植物是否需要补光、遮光或者灌溉,当植物是否需要补光、遮光或者灌溉时,控制模块控制相应的模块自动进行相应的操作,减少了人工操作步骤,并且还能够根据不同种类的植物最适合的生长环境进行相应的调控,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植物的智能养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植物的智能养护管理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植物的智能养护管理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所述的植物的智能养护管理系统,包括:控制模块、通信模块、移动终端、光照传感器、第一湿度传感器、电控调光玻璃、补光装置和灌溉装置,所述控制模块通过通信模块与移动终端连接,所述光照传感器、第一湿度传感器、电控调光玻璃和补光装置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光照传感器设置于植物种植区域上方,所述第一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植物种植的土壤中;所述电控调光玻璃设置于植物种植区域上方,所述补光装置的光线能够照射至植物种植区域;所述灌溉装置包括水箱、水槽、水管和电子水阀,所述电子水阀与控制模块连接,电子水阀设置于水管上,所述水管连通水箱和水槽,使水箱中的水能够在电子水阀打开时流入水槽中,所述水槽置于植物种植箱体的底部。在应用了相应软件方法后,光照传感器采集种植区域的光照信号并发送至控制模块,当光照传感器检测到植物种植区域的光照强度低于第一预设范围时,控制模块控制补光装置对植物种植区域进行补光,控制电控调光玻璃使其处于最透明状态;当植物种植区域的光照强度高于第一预设范围时,控制模块控制电控调光玻璃,使其透明度减小;第一湿度传感器检测植物种植土壤湿度信号并发送至控制模块,当检测到土壤湿度低于第二预设范围时,控制模块控制电子水阀打开,使水箱中水流入水槽实现对植物的灌溉,当检测到土壤湿度等于或高于第二预设范围时,控制电子水阀关闭。实施例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植物的智能养护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控制模块、通信模块、移动终端、光照传感器、第一湿度传感器、电控调光玻璃、补光装置和灌溉装置,所述控制模块通过通信模块与移动终端连接,所述光照传感器、第一湿度传感器、电控调光玻璃和补光装置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光照传感器设置于植物种植区域上方,所述第一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植物种植的土壤中;所述电控调光玻璃设置于植物种植区域上方,所述补光装置的光线能够照射至植物种植区域;如图2所示,所述灌溉装置包括水箱、水槽、水管和电子水阀,所述电子水阀与控制模块连接,电子水阀设置于水管上,所述水管连通水箱和水槽,使水箱中的水能够在电子水阀打开时流入水槽中,所述水槽置于植物种植箱体的底部。其中,控制模块可以是微处理控制器、中央处理控制器、PLC等其他具有处理和运算能力的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可以是WIFI、蓝牙等其他具有通信能力的通信模块,移动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环等其他智能移动终端设备;补光装置可以是植物生长补光灯或其他补光装置。在应用了相应软件方法后,控制模块可以根据用户通过移动终端下发的控制指令对补光装置、电控调光玻璃和灌溉装置进行控制,使其对种植的植物进行相应的补光、遮光和灌溉处理;控制模块还可以根据光照传感器和第一湿度传感器采集的光照信号和湿度信号,自动对补光装置、电控调光玻璃和灌溉装置进行相应的控制,具体为:当光照传感器检测到植物种植区域的光照强度低于第一预设范围时,控制模块控制补光装置对植物种植区域进行补光,控制电控调光玻璃使其处于最透明状态;当植物种植区域的光照强度高于第一预设范围时,控制模块控制电控调光玻璃,使其透明度减小;第一湿度传感器检测植物种植土壤湿度信号并发送至控制模块,当检测到土壤湿度低于第二预设范围时,控制模块控制电子水阀打开,使水箱中水流入水槽实现对植物的灌溉,当检测到土壤湿度等于或高于第二预设范围时,控制电子水阀关闭。控制模块可以控制完成相应的操作之前或者之后,通过通信模块将控制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其中,第一预设范围的数值和第二预设范围的数值可以根据植物种类的不同进行相应的设置,用户也可根据个人意愿所需求植物生长的体态自动设置,例如有的人会控制多肉植物个体处于特别小的状态,便可手动设置第一预设范围的数值和第二预设范围的数值。可选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植物的智能养护管理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温度调节装置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温度调节装置设置于植物种植区域。具体而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植物的智能养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通信模块、移动终端、光照传感器、第一湿度传感器、电控调光玻璃、补光装置和灌溉装置,所述控制模块通过通信模块与移动终端连接,所述光照传感器、第一湿度传感器、电控调光玻璃和补光装置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光照传感器设置于植物种植区域上方,所述第一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植物种植的土壤中;/n所述电控调光玻璃设置于植物种植区域上方,所述补光装置的光线能够照射至植物种植区域;/n所述灌溉装置包括水箱、水槽、水管和电子水阀,所述电子水阀与控制模块连接,电子水阀设置于水管上,所述水管连通水箱和水槽,使水箱中的水能够在电子水阀打开时流入水槽中,所述水槽置于植物种植箱体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植物的智能养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通信模块、移动终端、光照传感器、第一湿度传感器、电控调光玻璃、补光装置和灌溉装置,所述控制模块通过通信模块与移动终端连接,所述光照传感器、第一湿度传感器、电控调光玻璃和补光装置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光照传感器设置于植物种植区域上方,所述第一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植物种植的土壤中;
所述电控调光玻璃设置于植物种植区域上方,所述补光装置的光线能够照射至植物种植区域;
所述灌溉装置包括水箱、水槽、水管和电子水阀,所述电子水阀与控制模块连接,电子水阀设置于水管上,所述水管连通水箱和水槽,使水箱中的水能够在电子水阀打开时流入水槽中,所述水槽置于植物种植箱体的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精铭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