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材组种植用培苗柜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材培苗
,具体涉及一种中药材组种植用培苗柜体。
技术介绍
随着大自然野生资源的逐渐减少,并且由于野生药材的生长周期较长,远远无法满足现目前市场需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采用人工对药材的集中培育势在必行,目前药材集中培育也称之为组种植培苗,将相同药材进行集中培苗,以方便管理和培养护理,并通过人工制造的培苗环境来促进药材幼苗的生长,不仅能够提高药材幼苗的成活率,同时也能缩短幼苗培苗的周期,因此培苗的成活率和生长周期往往对药农的经济收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药农所用培苗柜在培苗播种前,都是采用人工手动撒种和覆土,费时费力,而且采用人工手动播种和覆土,使得培苗盘内部种子出现播撒不均,覆土厚度不匀,从而导致培苗盘中的中药材种子发芽后出现分布不均的现象,需要人工后期对密集的幼苗区域内进行拔苗,拔掉的幼苗直接扔掉,产生不必要的浪费,同时,由于覆土的厚、薄不一也对药材幼苗的发芽率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影响了中药材的培苗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材组种植用培苗柜体,包括柜体(1)、柜体(1)正面一侧铰接的柜门(2)、柜体(1)顶部固定安装的通风换气单元(10)和柜体(1)底部设置的柜体温控单元(8),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内部的中央位置竖直固定有一中间分隔管架(3),中间分隔管架(3)与柜体(1)两侧的侧板平行,中间分隔管架(3)的两侧从上到下等距离通过托板(4)分隔出育苗室(5),托板(4)的两侧分别与柜体(1)内壁和中间分隔管架(3)相固定,所述育苗室(5)的内部滑动插接有育苗盒(9);/n所述育苗盒(9)包括四方盒体(91),四方盒体(91)内部的两侧分别一体成型有左基台(92)和右基台(9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材组种植用培苗柜体,包括柜体(1)、柜体(1)正面一侧铰接的柜门(2)、柜体(1)顶部固定安装的通风换气单元(10)和柜体(1)底部设置的柜体温控单元(8),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内部的中央位置竖直固定有一中间分隔管架(3),中间分隔管架(3)与柜体(1)两侧的侧板平行,中间分隔管架(3)的两侧从上到下等距离通过托板(4)分隔出育苗室(5),托板(4)的两侧分别与柜体(1)内壁和中间分隔管架(3)相固定,所述育苗室(5)的内部滑动插接有育苗盒(9);
所述育苗盒(9)包括四方盒体(91),四方盒体(91)内部的两侧分别一体成型有左基台(92)和右基台(93),右基台(93)顶部的外围一体成型有限位栏板(97),所述右基台(93)的顶部横放有一播种单元(98),所述左基台(92)和右基台(93)相对的一侧且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均开设有一水平的插槽(94),插槽(94)的内部滑动插接有滤水单元(96),滤水单元(96)的前端延伸至四方盒体(91)的外侧,所述四方盒体(91)的底部为积水槽(95),所述右基台(93)的两端位置均竖直开设有一长条状卡槽(99),卡槽(99)的内部滑动卡接有一刮土铲(912),两个刮土铲(912)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刮土板(910),四方盒体(91)的前板与背板相对一侧从上到下等距离水平开设有第一滑槽(911),第一滑槽(911)的一端与卡槽(99)相通,所述四方盒体(91)的前板与背板顶部均开设有第二滑槽(913),第二滑槽(913)的底部设有齿槽(914);
所述播种单元(98)包括土壤装载槽(981)和土壤装载槽(981)一侧固定的播种槽(982),所述土壤装载槽(981)和播种槽(982)的底端均设有出料口(983),所述土壤装载槽(981)和播种槽(982)两端的槽壁内开设有一空腔(985),所述土壤装载槽(981)底部的两端均一体成型有一滑动卡块(984),滑动卡块(984)滑动卡接在第二滑槽(913)内,滑动卡块(984)底部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与空腔(985)相通的开口,所述空腔(985)的内部对应土壤装载槽(981)和播种槽(982)的位置处分别固定安装有一可转动的传动齿轮(986)和从动轮(988),传动齿轮(986)底部的轮沿穿过滑动卡块(984)上的开口与齿槽(914)啮合,传动齿轮(986)的一侧一体成型有一主动轮(987),所述从动轮(988)与主动轮(987)之间通过皮带链(989)传动连接,所述播种槽(98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恕礼,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徽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