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旋转电涡流的非接触式探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1042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旋转电涡流的非接触式探伤系统,包括:伸缩杆,连接到所述支架下方,并位于两个车轮之间的中央位置;弹簧,套在伸缩杆外并设置在支架上;搭载平台,位于伸缩杆的底端,用于搭载检测终端;检测终端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的正交的两个U型铁芯、绕制在铁芯上的两组线圈以及电磁传感器阵列,两组线圈作为电涡流发生装置,分别通过线圈导线构成独立的电路并引出与激励电路连接,激励电路对线圈通过相位差为90度的两个正弦波信号激励,使其产生围绕在测量的铁轨表面或者亚表面的旋转电涡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激励线圈产生旋转电涡流,籍由此旋转电涡流实现对铁轨的多种损伤和不同方向的损伤的检测。

Non contact flaw detection system based on rotating eddy curr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旋转电涡流的非接触式探伤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轨探伤
,具体而言涉及用于铁轨的电涡流探伤系统。
技术介绍
列车是世界上运输能力最大的一种交通工具之一,由于列车携带的负载量大,运输速度也在不断地提高,使得列车的车轮与钢轨之间的接触更加激烈和频繁。加之很多线路上实施货客混跑,所以,铁轨表面极易产生不同类型的滚动疲劳损伤。目前,国际上的铁轨探伤技术主要有人工识别、超声波探伤法、交流电磁场测量法(ACFM)、电磁超声检测技术(EMAT),但是,这些技术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人工识别(最早):主要依赖于人工的巡检于目测,通过检测人员每25米选取4个点敲击铁轨,辨别敲击声的音色、音调的信息或者通过肉眼的观察来判断铁轨是否存在缺陷。这种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极其容易受到人为主观因素、天气光照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对检测人员的工作素养要求非常高,并且容易出现误判与漏判的现象。因此,给铁路运输系统留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常规超声波探伤法(最常用):超声波频率高,传播的直线性强,又易于在固体中传播,并且遇到两种不同介质形成的界面时易于反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旋转电涡流的非接触式探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式探伤系统安装在两个火车车轮之间的支架上,并且该探伤系统包括:/n伸缩杆,连接到所述支架下方,并位于两个车轮之间的中央位置;/n弹簧,套在伸缩杆外并设置在支架上;/n搭载平台,位于伸缩杆的底端,用于搭载检测终端;/n其中,所述检测终端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的正交的两个U型铁芯、绕制在铁芯上的两组线圈以及电磁传感器阵列,两组线圈作为电涡流发生装置,分别通过线圈导线构成独立的电路并引出与激励电路连接,激励电路对线圈通过相位差为90度的两个正弦波信号激励,使其产生围绕在测量的铁轨表面或者亚表面的旋转电涡流;/n所述正交分布的铁芯包括两个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旋转电涡流的非接触式探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式探伤系统安装在两个火车车轮之间的支架上,并且该探伤系统包括:
伸缩杆,连接到所述支架下方,并位于两个车轮之间的中央位置;
弹簧,套在伸缩杆外并设置在支架上;
搭载平台,位于伸缩杆的底端,用于搭载检测终端;
其中,所述检测终端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的正交的两个U型铁芯、绕制在铁芯上的两组线圈以及电磁传感器阵列,两组线圈作为电涡流发生装置,分别通过线圈导线构成独立的电路并引出与激励电路连接,激励电路对线圈通过相位差为90度的两个正弦波信号激励,使其产生围绕在测量的铁轨表面或者亚表面的旋转电涡流;
所述正交分布的铁芯包括两个相同的U型铁芯,分别为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正交地分别固定在外壳内,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成正交位置分布并在二者之间留有空隙;
所述电磁传感器阵列由多个磁传感器排列形成M*N组合,用于接收电涡流检测的反馈信号,其中M和N均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电磁传感器阵列的下表面与正交分布的U型铁芯侧部的自由端处于同一平面;
所述电磁传感器阵列经由引出导线引出到外壳的外部,与信号处理电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旋转电涡流的非接触式探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延伸部,下壳体与上壳体可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增禄杨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