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状态监控系统的报警灵敏度确定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0689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驾驶员状态监控系统的报警灵敏度确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在当前采样时刻采集当前驾驶员的身份标识信息,当根据当前驾驶员的身份标识信息确定驾驶员未变更时,将当前驾驶员的上一采样时刻的连续行驶参数,以及,当前采样时刻与上一采样时刻之间的行驶参数进行累加,将累加和确定为当前驾驶员的当前连续行驶参数,根据当前连续行驶参数以及预设的判定条件,确定与当前驾驶员的当前连续行驶参数对应的目标报警灵敏度,其中,当前连续行驶参数越小,目标报警灵敏度越低。本实施例可以减少DSM系统漏报或者误报的概率,提高驾驶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驾驶体验。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device of alarm sensitivity of driver condition monitor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驾驶员状态监控系统的报警灵敏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驾驶员状态预警
,尤其涉及一种驾驶员状态监控系统的报警灵敏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由于驾驶员疲劳或分心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很多,为此驾驶员状态监控(DriverStatusMonitoring,DSM)系统应运而生。DSM系统通过探测驾驶员的眨眼频率、视线方向、表情、心率、驾驶行为等信息,综合判断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或分心状态并报警,从而保证驾驶安全。目前,DSM系统采用以下方式进行驾驶员状态监控:通过摄像头或手环等设备采集驾驶员的眨眼频率、视线方向、表情、心率等信息,并引入车辆的加速踏板信号、制动信号、方向盘操作信号等信息综合判断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或分心状态,当确定驾驶员处于疲劳或者分心状态时,进行报警。但是,上述方式由于其功能或者性能上的限制,会产生误报或者漏报的情况:驾驶员已疲劳或分心,漏报将会影响驾驶员的驾驶安全;当驾驶员未疲劳或分心,误报将会影响驾驶员的驾驶体验、降低驾驶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驾驶员状态监控系统的报警灵敏度确定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目前的DSM系统会产生误报或者漏报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驾驶员状态监控系统的报警灵敏度确定方法,包括:在当前采样时刻采集当前驾驶员的身份标识信息;当根据所述当前驾驶员的身份标识信息确定驾驶员未变更时,将所述当前驾驶员的上一采样时刻的连续行驶参数,以及,所述当前采样时刻与上一采样时刻之间的行驶参数进行累加,将累加和确定为所述当前驾驶员的当前连续行驶参数;根据所述当前连续行驶参数以及预设的判定条件,确定与所述当前驾驶员的当前连续行驶参数对应的目标报警灵敏度;其中,所述当前连续行驶参数越小,所述目标报警灵敏度越低。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驾驶员状态监控系统的报警灵敏度确定装置,包括:采集模块,用于在当前采样时刻采集当前驾驶员的身份标识信息;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根据所述当前驾驶员的身份标识信息确定驾驶员未变更时,将所述当前驾驶员的上一采样时刻的连续行驶参数,以及,所述当前采样时刻与上一采样时刻之间的行驶参数进行累加,将累加和确定为所述当前驾驶员的当前连续行驶参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连续行驶参数以及预设的判定条件,确定与所述当前驾驶员的当前连续行驶参数对应的目标报警灵敏度;其中,所述当前连续行驶参数越小,所述目标报警灵敏度越低。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采集器,用于在当前采样时刻采集当前驾驶员的身份标识信息;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提供的驾驶员状态监控系统的报警灵敏度确定方法。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提供的驾驶员状态监控系统的报警灵敏度确定方法。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驾驶员状态监控系统的报警灵敏度确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在当前采样时刻采集当前驾驶员的身份标识信息,当根据当前驾驶员的身份标识信息确定驾驶员未变更时,将当前驾驶员的上一采样时刻的连续行驶参数,以及,当前采样时刻与上一采样时刻之间的行驶参数进行累加,将累加和确定为当前驾驶员的当前连续行驶参数,根据当前连续行驶参数以及预设的判定条件,确定与当前驾驶员的当前连续行驶参数对应的目标报警灵敏度,其中,当前连续行驶参数越小,目标报警灵敏度越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可以在连续行驶参数较小,即当前驾驶员精力较为充沛时,确定一个较低的报警灵敏度,以减小误报;可以在连续行驶参数较大,即当前驾驶员精力下降时,确定一个较高的报警灵敏度,以减少漏报。因此,本实施例可以减少DSM系统漏报或者误报的概率,提高驾驶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驾驶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驾驶员状态监控系统的报警灵敏度确定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图2A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预设的判定条件的一种实现方式的示意图;图2B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预设的判定条件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驾驶员状态监控系统的报警灵敏度确定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驾驶员状态监控系统的报警灵敏度确定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驾驶员状态监控系统的报警灵敏度确定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驾驶员状态监控系统的报警灵敏度确定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适用于确定DSM系统的报警灵敏度的场景。本实施例可以由驾驶员状态监控系统的报警灵敏度确定装置来执行,该驾驶员状态监控系统的报警灵敏度确定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该驾驶员状态监控系统的报警灵敏度确定装置可以集成于车辆中,具体可以集成于DSM系统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驾驶员状态监控系统的报警灵敏度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1:在当前采样时刻采集当前驾驶员的身份标识信息。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在驾驶的过程中,以预设的频率采集当前驾驶员的身份标识信息。当前驾驶员的身份标识信息指的是能唯一标识该驾驶员的生物特征信息,例如,面部信息、指纹信息、瞳孔信息等。示例性地,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摄像装置采集当前驾驶员的面部信息或者采集当前驾驶员的瞳孔信息。更具体地,该摄像装置可以是设置于前窗玻璃等位置的红外摄像头。或者,可以通过指纹获取装置采集当前驾驶员的指纹信息。该指纹获取装置可以设置于方向盘上,在驾驶员操作方向盘的过程中,获取驾驶员的指纹信息。步骤102:当根据当前驾驶员的身份标识信息确定驾驶员未变更时,将当前驾驶员的上一采样时刻的连续行驶参数,以及,当前采样时刻与上一采样时刻之间的行驶参数进行累加,将累加和确定为当前驾驶员的当前连续行驶参数。具体地,在采集到当前驾驶员的身份标识信息之后,需要根据当前驾驶员的身份标识信息确定驾驶员是否发生变更。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比较当前驾驶员的身份标识信息与上一采样时刻采集到的驾驶员的身份标识信息;当确定当前驾驶员的身份标识信息与上一采样时刻采集到的驾驶员的身份标识信息相同时,确定驾驶员未变更;当确定当前驾驶员的身份标识信息与上一采样时刻采集到的驾驶员的身份标识信息不相同时,确定驾驶员发生变更。在该实现方式中,需要保存上一采样时刻采集到的驾驶员的身份标识信息,在当前采样时刻采集到当前驾驶员的身份标识信息后,比较这两个相邻采样时刻采集的驾驶员的身份标识信息。如果相同,则确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驾驶员状态监控系统的报警灵敏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在当前采样时刻采集当前驾驶员的身份标识信息;/n当根据所述当前驾驶员的身份标识信息确定驾驶员未变更时,将所述当前驾驶员的上一采样时刻的连续行驶参数,以及,所述当前采样时刻与上一采样时刻之间的行驶参数进行累加,将累加和确定为所述当前驾驶员的当前连续行驶参数;/n根据所述当前连续行驶参数以及预设的判定条件,确定与所述当前驾驶员的当前连续行驶参数对应的目标报警灵敏度;其中,所述当前连续行驶参数越小,所述目标报警灵敏度越低。/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驾驶员状态监控系统的报警灵敏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当前采样时刻采集当前驾驶员的身份标识信息;
当根据所述当前驾驶员的身份标识信息确定驾驶员未变更时,将所述当前驾驶员的上一采样时刻的连续行驶参数,以及,所述当前采样时刻与上一采样时刻之间的行驶参数进行累加,将累加和确定为所述当前驾驶员的当前连续行驶参数;
根据所述当前连续行驶参数以及预设的判定条件,确定与所述当前驾驶员的当前连续行驶参数对应的目标报警灵敏度;其中,所述当前连续行驶参数越小,所述目标报警灵敏度越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连续行驶参数包括:当前连续行驶时间或当前连续行驶距离,所述预设的判定条件包括多个判定范围以及多个报警灵敏度的映射关系;
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当前连续行驶参数以及预设的判定条件,确定与所述当前驾驶员的当前连续行驶参数对应的目标报警灵敏度,包括:
确定所述当前连续行驶参数所在的目标判定范围,将所述目标判定范围对应的报警灵敏度确定为所述目标报警灵敏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连续行驶参数包括:当前连续行驶时间和当前连续行驶距离,所述预设的判定条件包括多个行驶时间判定范围以及多个报警灵敏度的映射关系,以及,多个行驶距离判定范围以及多个报警灵敏度的映射关系;
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当前连续行驶参数以及预设的判定条件,确定与所述当前驾驶员的当前连续行驶参数对应的目标报警灵敏度,包括:
确定当前连续行驶时间所在的目标行驶时间判定范围;
确定当前连续行驶距离所在的目标行驶距离判定范围;
将所述目标行驶时间判定范围对应的报警灵敏度以及所述目标行驶距离判定范围对应的报警灵敏度中,较高的报警灵敏度确定为所述目标报警灵敏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根据所述当前驾驶员的身份标识信息确定驾驶员发生变更时,将所述当前驾驶员的当前连续行驶参数确定为预设值。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当前驾驶员的身份标识信息,包括:
通过摄像装置采集所述当前驾驶员的面部信息;或者,
通过指纹获取装置采集所述当前驾驶员的指纹信息;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毓阳杨雪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