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监控和管理的群智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0364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群智能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高效监控和管理的群智能系统,包括CPN群,其特征在于:所述CPN群由CPN一、CPN二至CPN N构成,所述CPN一电性连接建筑空间单元,所述建空间单元由人数传感器、智能导航指示牌、温湿度传感器、环境气体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和其它智能设备电性连接,所述CPN二电性连接建筑智能设备,所述建筑智能设备包括智能空调设备、智能照明设备、智能通风设备、智能水泵、智能门禁设备、智能电梯设备和其它智能建筑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布局,更加合理便捷,后期更加方便进行看管与维护,同时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结构合理,实用性强,值得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监控和管理的群智能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群智能
,具体为一种高效监控和管理的群智能系统。
技术介绍
群智能建筑系统是一种应用于建筑照明、空调、安全、消防、电梯等各子系统的,基于分布式、群智能的建筑自控平台。该平台具备分布式、自组织、即插即用的特性,通过群智能节点的本地计算及协同计算功能,为解决建筑中各复杂系统的优化控制问题提供新方法。但是,基于群智能建筑平台的应用算法是一种自组织、自协调的并行算法,有别于传统串行控制逻辑,算法开发难度较大,需要进行不断的调试与完善。群系统将建筑按照所见即所得的方式划分为若干基本空间单元和机电设备单元,每个空间或机电设备植入一个带有分布式操作系统(LynkrOS)的智能计算节点(CPN),这些CPN按照空间单元的位置关系和机电设备管网连接所见即所得地构建出三维拓扑网络,自动辨识出建筑系统的拓扑结构。CPN实现各个空间单元及机电设备内部的智能化控制,同时与相邻CPN自组织地相互协作,进而实现整个系统优化控制管理需求;所有CPN共同构成的智能群落替代了传统系统中的中央计算机,以群智能的方式提供更灵活、更强大的计算处理能力。同时每个CPN都提供系统对外接口,具备权限的用户通过WIFI/互联网连接任意CPN,就可以获得系统许可权限的所有信息。与传统建筑智能化系统相比,群智能系统在每个空间CPN中集成了环境监测、空调、照明、配电、能耗计量、安防等各种基本功能,为各子系统深入集成提供了统一的平台;可以大幅简化系统构建过程、缩短施工和调试周期,解决了传统智能化系统难以落地的问题,从而使自动运行以减少运维管理人力成本真正成为可能;系统还支持各种应用算法(App)在系统不停机的情况下灵活下载运行,应用算法可以来自于专业节能、物业管理服务专家,也可以由现场管理人员根据经验编制,App下载/删除过程类似手机应用的下载方式,简单快捷,从而降低IT专业门槛,为真正建筑运维专家实现各种节能优化策略提供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监控和管理的群智能系统,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监控和管理的群智能系统,包括CPN群,其特征在于:所述CPN群由CPN一、CPN二至CPNN构成,所述CPN一电性连接建筑空间单元,所述建空间单元由人数传感器、智能导航指示牌、温湿度传感器、环境气体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和其它智能设备电性连接,所述CPN二电性连接建筑智能设备,所述建筑智能设备包括智能空调设备、智能照明设备、智能通风设备、智能水泵、智能门禁设备、智能电梯设备和其它智能建筑设备。所述CPN群安装在用于地下机房拐角建筑节点上,所述地下机房、一层、二层和三层的拐角建筑节点上均安装上CPN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人数传感器为光敏传感器用于感受来往人数人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智能导航指示牌用于对来往人群的智能导航与指引路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感受室内温湿度,进而电性连接CPN一将数据传递。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光照强度传感器用于室内感受光亮,结合CPN一数据传递,结合所述智能建筑设备控制电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其它智能设备应用于更加广泛的智能投入与CPN一接入管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建筑智能设备包括的智能空调设备、智能照明设备、智能通风设备、智能水泵、智能安防设备、智能电梯设备和其它智能建筑设备为常见应用与建筑群的智能建筑设备。(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监控和管理的群智能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高效监控和管理的群智能系统,传统智能控制系统的现场工作量大、专业要求高、时间紧张易出错;群智能系统按标准设备划分基本单元,并且定义了各类标准设备的控制管理标准信息集,实现CPN节点之间自识别、自组织和相互协作,从而实现CPN节点的即插即用和控制策略应用的下载即运行,大大降低了调试难度,缩短了调试时间。2、该高效监控和管理的群智能系统,免去了传统方案中大量的监控点物理配置、中央站建模等调试工作量,系统调试工作只需检查CPN节点拓扑网络、CPN节点命名、下载应用软件,CPN节点拓扑网络结构自识别、CPN节点自动命名等配置工具能真正实现系统调试的自识别、自组织和免配置,从而大大缩短了调试周期。3、该高效监控和管理的群智能系统,相对于传统的布局,更加合理便捷,后期更加方便进行看管与维护,同时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结构合理,实用性强,值得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系统框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系统框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监控和管理的群智能系统,包括CPN群,所述CPN群由CPN一、CPN二至CPNN构成,所述CPN一电性连接建筑空间单元,所述建空间单元由人数传感器、智能导航指示牌、温湿度传感器、环境气体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和其它智能设备电性连接,所述CPN二电性连接建筑智能设备,所述建筑智能设备包括智能空调设备、智能照明设备、智能通风设备、智能水泵、智能门禁设备、智能电梯设备和其它智能建筑设备。所述CPN群安装在用于地下机房拐角建筑节点上,所述地下机房、一层、二层和三层的拐角建筑节点上均安装上CPN群。本实施方案中,对于大型建筑智能设备,如果直接采购内置CPN芯片的智能设备,将减小传统方案中DDC控制箱与机电设备各类传感器、执行器的工程量;如果为机电设备配置一个CPN-B,通过CPN-B的I/O接口和RS485接口连接机电设备各类传感器、执行器,施工方式与传统方案相同,但与DDC控制箱相比,CPN-B与标准设备单元一一对应,每类设备的接线标准相同,降低工人误接线的概率;CPN一是带wifi和485接口的智能计算节点,强大的计算、数据采集和存储能力,安装在建筑空间单元内,可用于连接室内各类环境传感器和控制空调末端、灯具、窗帘、插座、门禁等设备,实现对空间单元内部的环境监测和设备控制,并完成系统与外网的信息交互;CPN二安装在冷机、水泵、冷却塔、空调箱等大型机电设备上用于机电设备的智能控制和与其他设备的协同控制,CPN二带RS485通信接口,可连接机电设备自带的控制器,也可搭载CPN扩展I/O模块用于接入机电设备上的各类传感器、执行器。具体的,人数传感器为光敏传感器用于感受来往人数人流。具体的,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感受室内温湿度,进而电性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监控和管理的群智能系统,包括CPN群,其特征在于:所述CPN群由CPN一、CPN二至CPN N构成,所述CPN一电性连接建筑空间单元,所述建空间单元由人数传感器、智能导航指示牌、温湿度传感器、环境气体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和其它智能设备电性连接,所述CPN二电性连接建筑智能设备,所述建筑智能设备包括智能空调设备、智能照明设备、智能通风设备、智能水泵、智能门禁设备、智能电梯设备和其它智能建筑设备;/n所述CPN群安装在用于地下机房拐角建筑节点上,所述地下机房、一层、二层和三层的拐角建筑节点上均安装上CPN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监控和管理的群智能系统,包括CPN群,其特征在于:所述CPN群由CPN一、CPN二至CPNN构成,所述CPN一电性连接建筑空间单元,所述建空间单元由人数传感器、智能导航指示牌、温湿度传感器、环境气体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和其它智能设备电性连接,所述CPN二电性连接建筑智能设备,所述建筑智能设备包括智能空调设备、智能照明设备、智能通风设备、智能水泵、智能门禁设备、智能电梯设备和其它智能建筑设备;
所述CPN群安装在用于地下机房拐角建筑节点上,所述地下机房、一层、二层和三层的拐角建筑节点上均安装上CPN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监控和管理的群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数传感器为光敏传感器用于感受来往人数人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监控和管理的群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导航指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霄汪涛苏春发易仕军程晓蒙
申请(专利权)人:启迪中电智慧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