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热力管网非开挖修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0279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热力管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热力管网非开挖修复结构,包括第一窨井,所述第一窨井底部设有主阀井室,热力管贯穿主阀井室和副阀井室,副阀井室设在第二窨井底部,热力管两端切断,热力管穿入若干段相互焊接在一起的MC尼龙内衬管,热力管两端切口分别用补偿器连接,利用窨井之间的阀井室对热力管进行维修,能够做到无需开挖即可修复热力管网,结构简单,易于推广。

A kind of trenchless repair structure of underground heat pipe net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热力管网非开挖修复结构
本技术涉及热力管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热力管网非开挖修复结构
技术介绍
地下管网修复技术目前有内衬法、CIPP原位固化法、裂管法。所使用的内衬管基本采用的为PE管,因PE管具有韧性好、管壁光滑、耐腐蚀、易于弹性变形、便于牵引等优点,在地下管网修复技术中占据重要的作用。现有地下管网修复技术中,主要使用的材料为PE管,其无法承受高温环境,无法满足热力管网非开挖修复技术,现仍采用人工开挖方式进行修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热力管网非开挖修复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地下热力管网非开挖修复结构,包括第一窨井,所述第一窨井底部设有主阀井室,热力管贯穿主阀井室和副阀井室,所述副阀井室设在第二窨井底部,所述热力管两端切断,所述热力管穿入若干段相互焊接在一起的MC尼龙内衬管,所述热力管两端切口分别用补偿器连接,所述补偿器包括管接头壳体,连接壳体,支撑环、支撑限位环,所述管接头壳体一端固定有支撑限位环,另一端水平固定有连接壳体且垂直固定有支撑环,所述热力管的端部置于热力管网补偿器内,所述热力管的端部固定有热力管限位环,所述MC尼龙内衬管设在热力管内部,所述尼龙接头固定在MC尼龙内衬管端部,尼龙接头表面固定一圈尼龙接头限位环,所述管接头壳体、支撑环、支撑限位环形成可供尼龙接头限位环和热力管限位环滑动的空腔,由管接头壳体、连接壳体、支撑环、支撑限位环形成的热力管网补偿器嵌套于热力管及尼龙接头端部。优选的,所述补偿器的通过短接管与热力管连接。优选的,所述热力管用支撑板支撑加固。优选的,所述补偿器用支撑架支撑。优选的,所述连接壳体、支撑环和尼龙接头合围区域设有密封橡胶。本技术巧妙利用窨井之间的阀井室对热力管切割,通过主、副阀井室安装MC尼龙内衬管,由于阀井室空间限制,采用将MC尼龙内衬管分段焊接的方式,将MC尼龙内衬管穿入热力管,再通过补偿器将切断的热力管连接起来,能够做到无需开挖即可修复热力管网,结构简单,易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地下热力管网非开挖修复结构示意图。图2为热力管网补偿器示意图。图中,1、第一窨井2、主阀井室3、第二窨井4、副阀井室5、热力管6、MC尼龙内衬管7、补偿器8、短接管9、支撑板10、支撑架11、管接头壳体12、连接壳体13、支撑环14、支撑限位环15、密封橡胶16、尼龙接头17、尼龙接头限位环18、热力管限位环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一种地下热力管网非开挖修复结构,下面结合附图对其作进一步说明。图1、图2中,一种地下热力管网非开挖修复结构,包括第一窨井1,所述第一窨井1底部设有主阀井室2,热力管5贯穿主阀井室2和副阀井室4,副阀井室4设在第二窨井3底部,所述热力管5两端切断,所述热力管5用支撑板9支撑加固,所述热力管5穿入若干段相互焊接在一起的MC尼龙内衬管6,所述热力管5两端切口分别用补偿器7连接,所述补偿器7的通过短接管8与热力管5连接,所述补偿器7包括管接头壳体11,连接壳体12,支撑环13、支撑限位环14,所述管接头壳体11一端固定有支撑限位环14,另一端水平固定有连接壳体12且垂直固定有支撑环13,所述热力管5的端部置于热力管网补偿器7内,所述热力管5的端部固定有热力管限位环18,所述MC尼龙内衬管6设在热力管5内部,所述尼龙接头16固定在MC尼龙内衬管6端部,尼龙接头16表面固定一圈尼龙接头限位环17,所述管接头壳体11、支撑环13、支撑限位环14形成可供尼龙接头限位环17和热力管限位环18滑动的空腔,由管接头壳体11、连接壳体12、支撑环13、支撑限位环14形成的热力管网补偿器嵌套于热力管5及尼龙接头16端部,所述连接壳体12、支撑环13和尼龙接头16合围的区域设有密封橡胶15,所述补偿器7用支撑架10支撑。工作原理:维修时,维修人员由第一、第二窨井进入主、副阀井室内作业,将热力管切断,然后再通过第一、第二窨井将MC尼龙内衬管分段放入主阀井室内,再将MC尼龙内衬管分段在一起置入热力管道内,完成后,通过补偿器将切断的管道连接在一起,实际操作时,需要用到短接管,短接管根据需要的长度截取,最终完成热力管的焊接及修复,补偿器的设计可以实现管道补偿,做到无需开挖即可修复热力管网,结构简单,易于推广。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的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
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技术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热力管网非开挖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窨井(1),所述第一窨井(1)底部设有主阀井室(2),热力管(5)贯穿主阀井室(2)和副阀井室(4),所述副阀井室(4)设在第二窨井(3)底部,所述热力管(5)两端切断,所述热力管(5)穿入若干段相互焊接在一起的MC尼龙内衬管(6),所述热力管(5)两端切口分别用补偿器(7)连接,所述补偿器(7)包括管接头壳体(11),连接壳体(12),支撑环(13)、支撑限位环(14),所述管接头壳体(11)一端固定有支撑限位环(14),另一端水平固定有连接壳体(12)且垂直固定有支撑环(13),所述热力管(5)的端部置于热力管网补偿器(7)内,所述热力管(5)的端部固定有热力管限位环(18),所述MC尼龙内衬管(6)设在热力管(5)内部,尼龙接头(16)固定在MC尼龙内衬管(6)端部,尼龙接头(16)表面固定一圈尼龙接头限位环(17),所述管接头壳体(11)、支撑环(13)、支撑限位环(14)形成可供尼龙接头限位环(17)和热力管限位环(18)滑动的空腔,由管接头壳体(11)、连接壳体(12)、支撑环(13)、支撑限位环(14)形成的热力管网补偿器嵌套于热力管(5)及尼龙接头(16)端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热力管网非开挖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窨井(1),所述第一窨井(1)底部设有主阀井室(2),热力管(5)贯穿主阀井室(2)和副阀井室(4),所述副阀井室(4)设在第二窨井(3)底部,所述热力管(5)两端切断,所述热力管(5)穿入若干段相互焊接在一起的MC尼龙内衬管(6),所述热力管(5)两端切口分别用补偿器(7)连接,所述补偿器(7)包括管接头壳体(11),连接壳体(12),支撑环(13)、支撑限位环(14),所述管接头壳体(11)一端固定有支撑限位环(14),另一端水平固定有连接壳体(12)且垂直固定有支撑环(13),所述热力管(5)的端部置于热力管网补偿器(7)内,所述热力管(5)的端部固定有热力管限位环(18),所述MC尼龙内衬管(6)设在热力管(5)内部,尼龙接头(16)固定在MC尼龙内衬管(6)端部,尼龙接头(16)表面固定一圈尼龙接头限位环(17),所述管接头壳体(11)、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卫奇郭维存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中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