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膨胀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00814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膨胀阀,包括阀体、阀芯、阀芯架、弹簧和调节座,所述阀体包括底部腔,所述阀芯、阀芯架、弹簧、调节座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底部腔,所述阀芯架支撑所述阀芯,所述阀芯架包括小径部、大径部、延长段,所述大径部位于所述小径部与所述延长段之间,所述弹簧套于所述延长段外,所述膨胀阀包括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包括主体部和支脚部,所述主体部外壁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底部腔所对应的内壁接触设置,所述支脚部自所述主体部径向延伸,且所述支脚部与所述小径部外壁接触设置,如此有助于稳定阀芯架结构,有一定的降噪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膨胀阀
本专利技术属于阀领域,尤其涉及制冷领域。
技术介绍
一般的,热力膨胀阀包括阀体、动力头组件、传动杆组件部件、阀芯组件、调节座组件,动力头组件可以对传动杆组件部件施力,传动杆组件部件对阀芯组件向下施力,调节座组件对阀芯组件向上施力,阀芯组件在其重力、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力三者的作用下,达成平衡,以实现节流作用。对于热力膨胀阀,阀芯组件的稳定性是重要的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性能较为稳定膨胀阀。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膨胀阀,包括阀体、阀芯架、弹簧和调节座,所述阀体包括底部腔,所述阀芯架、弹簧、至少部分调节座位于所述底部腔,所述阀芯架包括小径部、大径部、延长段,所述大径部位于所述小径部与所述延长段之间,所述弹簧的一部分套于所述延长段,所述膨胀阀包括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包括主体部和支脚部,所述主体部外壁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底部腔所对应的内壁抵接设置或者限位设置或固定设置,所述支脚部自所述主体部向内延伸,且所述支脚部的一部分与所述小径部外壁接触设置,所述小径部相对所述支脚部的行程不大于所述小径部的高度。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包括限位部件,限位部件的主体部的外壁的至少部分与阀体内壁抵接设置,所述支脚部自所述主体部向内延伸,支脚部的一部分与小径部外壁接触设置,如此有助于稳定阀芯架结构,有一定的降噪作用,性能较为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阀芯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限位部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限位部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1示意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图1示意出膨胀阀100的剖面示意图,膨胀阀100包括阀体11、动力头组件12、传动杆组件13、阀芯组件14、调节座组件15。阀体11包括第一接口111、第二接口112、第三接口113和第四接口114,作为一种方式,流体可以从第一接口111进入,第二接口112离开,流体从第三接口113进入,从第四接口114离开。应当注意,阀体并不限制为必须包括四个接口,也可以仅包括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第一接口、第三接口也可以作为出口,第二接口、第四接口也可以作为进口。另外,第一接口并不限制为开设在阀体11侧部,在某些情况下,第一接口也可以开设于调节座组件15。阀体11顶部115开口,动力头组件12位于阀体11顶部115;阀体11底部118开口,阀体11包括底部腔116,阀芯组件14和调节座组件15的至少部分位于该底部腔116。传动杆组件13位于阀体11内部,且传动杆组件13传动连接动力头组件12与阀芯组件14,即传动杆组件可以将动力头组件对传动杆组件的力转变为传动杆组件对阀芯组件的力,使得阀芯组件在动力头组件的作用下可上下运动。应当注意,动力头组件12也可以为不安装在阀体上,可以以感温包的形式布置在阀体外部。本文中,阀体高度方向H是指自阀体底部向阀体顶部方向。结合参照图2和图3,阀芯组件14包括阀芯141、阀芯架142和限位部件143,阀芯141和阀芯架142位于底部腔116,阀芯141位于阀芯架142,阀芯141可与阀芯架142一体设置,阀芯141也可以与传动杆组件13一体设置。限位部件143与阀芯架142配合设置,限位部件143可以用于限位阀芯架径向方向的位移,还具有阀芯架轴向方向的导向作用,用于减小阀芯架的振荡,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阀芯架142包括大径部1421、延长段1422、小径部1424,大径部1423、延长段1422、小径部1424位于底部腔116,沿阀体11高度方向H,小径部1424位于大径部1423上方,大径部1423位于所述延长段1422上方。小径部1424支撑阀芯141,大径部1421位于小径部1424与延长段1422之间。参照图2、图4、图5,所述限位部件143包括主体部1431和支脚部1432,所述主体部1431外壁与所述阀体内壁117抵接设置,所述支脚部1432自所述主体部1431向内延伸,其中向内是指向着中心方向C。所述支脚部1432与小径部1424外壁接触设置。一方面,支脚部1432与小径部1424外壁接触设置,有助于稳定阀芯架的结构,另外,支脚部相对靠近阀芯,如此,支脚部需要和阀体内壁支撑的力相对较小,支脚部自主体部径向延伸能实现支脚部与阀体内壁接触,起到减轻阀芯组件受振荡的影响。更为具体的,小径部1424在径向方向的宽度小于大径部1421,所述小径部1424的直径小于所述大径部1423,所述主体部1431具有下端部1439,所述下端部1439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大径部1423相对设置。小径部1424相对限位部件在高度方向上运动,如此,在阀芯架受力运动过程中,限位部件可给予阀芯架径向限位,有效地防止阀芯架的振荡,降低因阀芯架振荡而产生的噪音。另外,在极端情况下,例如限位部件与阀体内壁接触不良时,限位部件可受阻于大径部,在大径部上对阀芯架起一定的径向定位作用,不至于掉落至调节座而失去其作用。所述小径部相对所述支脚部的行程不大于所述小径部的高度,当然所述小径部相对所述支脚部的行程小于所述小径部的高度最佳。由于阀芯在动力组件和调节座组件的作用下,会有向上、向下的较小位移量,因此,阀芯架在相对支脚部向上、向下运动时,支脚部落于小径部,而不超出其范围,如此保证性能的稳定。调节座组件15包括弹簧151和调节座152,弹簧151、调节座152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底部腔116。调节座152外壁153与阀体11设置底部腔116的内壁117之间密封固定。弹簧151的一部分套于所述延长段1422,弹簧151一端与阀芯组件14相抵,更为具体的,弹簧151一端与大径部1423相抵,弹簧151另一端与调节座152相抵。弹簧151的设置用于提供阀芯向上的力。所述支脚部1432与所述调节座152之间的距离不低于所述主体部1431与所述调节座152之间的距离。此处与调节座之间的距离是指支脚部或主体部与调节座之间最小的距离。如此,支脚部与主体部大致在阀体同一高度,有助于尺寸的缩小,另外,支脚部与主体部近似在同一高度,且靠近阀芯,如此,支脚部需要和阀体内壁支撑的力相对较小,支脚部自主体部径向延伸能实现支脚部与阀体内壁接触,起到减轻阀芯组件受振荡的影响。所述支脚部1432包括底端部1432a、延伸部1432b、凸起部1434,所述延伸部1432b连接所述底端部1432a与所述凸起部1434,所述底端部1432a与所述主体部1431一体,自所述底端部1432a至所述凸起部1434方向,所述凸起部1434与所述主体部1431之间的距离增大,所述凸起部1434与所述主体部1431之间的距离D1大于所述大径部1421外壁与所述阀体内壁之间的距离D2。支脚部与主体部为一体设置,一方面保证支脚部的强度,另一方面也便于加工,限位部件通过冲压即可得到。凸起部与主体部之间的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膨胀阀,包括阀体、阀芯架、弹簧和调节座,所述阀体包括底部腔,所述阀芯架、弹簧、至少部分调节座位于所述底部腔,所述阀芯架包括小径部、大径部、延长段,所述大径部位于所述小径部与所述延长段之间,所述弹簧的一部分套于所述延长段,所述膨胀阀包括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包括主体部和支脚部,所述主体部外壁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底部腔所对应的内壁抵接设置或者限位设置或固定设置,所述支脚部自所述主体部向内延伸,且所述支脚部的一部分与所述小径部外壁接触设置,所述小径部相对所述支脚部的行程不大于所述小径部的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膨胀阀,包括阀体、阀芯架、弹簧和调节座,所述阀体包括底部腔,所述阀芯架、弹簧、至少部分调节座位于所述底部腔,所述阀芯架包括小径部、大径部、延长段,所述大径部位于所述小径部与所述延长段之间,所述弹簧的一部分套于所述延长段,所述膨胀阀包括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包括主体部和支脚部,所述主体部外壁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底部腔所对应的内壁抵接设置或者限位设置或固定设置,所述支脚部自所述主体部向内延伸,且所述支脚部的一部分与所述小径部外壁接触设置,所述小径部相对所述支脚部的行程不大于所述小径部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部为三个及以上,所述支脚部具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小径部接触设置,所述支脚部与所述调节座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主体部与所述调节座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部包括底端部、延伸部、凸起部,所述延伸部连接所述底端部与所述凸起部,所述底端部与所述主体部一体,自所述底端部至所述凸起部方向,所述凸起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的距离增大,所述凸起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大径部外壁与所述阀体内壁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径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大径部,所述主体部具有下端部,所述下端部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大径部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在所述阀体高度方向的高度不小于所述支脚部在所述阀体高度方向的高度,所述支脚部在所述阀体高度范围内径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部以弹臂形式,所述主体部包括中段部和三个及以上圆弧部,所述圆弧部与所述阀体内壁抵接设置,所述支脚部自所述中段部径向延伸,所述中段部具有缺口,所述支脚部与所述缺口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呈环形结构,所述支脚部自所述主体部向中心方向凸伸,所述支脚部包括两个底端部,所述两个底端部与所述主体部一体,所述支脚部与所述主体部围成闭合空间,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支脚部中部位置。


8.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