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组件、压缩机组件的控制方法和制冷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370039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缩机组件、压缩机组件的控制方法和制冷设备,所述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油分离器、储液器和流向控制装置,压缩机包括壳体、驱动部和压缩部,壳体内限定出第一空间,驱动部与压缩部相连且均设在第一空间内,压缩部限定出第二空间,壳体上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第二空间的入口与吸气口连通,第二空间的出口与第一空间连通,第一空间与排气口连通,油分离器设在压缩机外且与排气口连通,储液器设在压缩机外且与吸气口连通,流向控制装置在连通和隔断油分离器和储液器的状态之间可切换。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压缩机组件,能够在断电后迅速重新启动压缩工作,且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

Control method and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of compressor components and compressor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缩机组件、压缩机组件的控制方法和制冷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
,尤其是涉及一种压缩机组件、压缩机组件的控制方法和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通常情况下,家用制冷设备多采用高背压压缩机。高背压压缩机指的是:低压冷媒直接被吸入到压缩腔内、压缩腔将高压冷媒直接排出到壳体中的压缩机,因此高背压压缩机的吸气侧为低压冷媒、排气侧为高压冷媒。高背压压缩机在运转过程中,一旦电源断开,压缩机的吸气侧与排气侧的压差很大,导致压缩机不能够瞬间重启。在高背压压缩机因上述压差原因导致不能够重新启动时,如果持续向压缩机施加电源,压缩机电机将会过负荷,触发电机过负荷保护装置反复地进行动作,从而使过负荷保护装置受损,进而导致电机因过热受损,降低压缩机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在于提出一种压缩机组件,所述压缩机组件可以在断电后迅速重新启动压缩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上述压缩机组件的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压缩机组件的制冷设备。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壳体、驱动部和压缩部,所述壳体内限定出第一空间,所述驱动部与所述压缩部相连且均设在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压缩部限定出第二空间,所述壳体上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所述第二空间的入口与所述吸气口连通,所述第二空间的出口与所述第一空间连通,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设在所述压缩机外,所述油分离器限定出与所述排气口连通的第三空间;储液器,所述储液器设在所述压缩机外,所述储液器限定出与所述吸气口连通的第四空间;流向控制装置,所述流向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三空间和所述第四空间分别连通,且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流向控制装置连通所述第三空间和所述第四空间,在所述关闭状态下,所述流向控制装置隔断所述第三空间和所述第四空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缩机组件,能够在断电后迅速重新启动压缩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向控制装置包括:切换阀,所述切换阀上具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切换阀在连通和隔断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的状态之间可切换;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油分离器和所述第一接口连通;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储液器和所述第二接口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分离器通过油分离器支架安装在所述压缩机上,所述储液器通过储液器支架安装在所述压缩机上,所述切换阀通过阀体支架安装在所述压缩机、所述储液器和所述油分离器中的其中一个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阀为电磁阀、或膜片阀、或液压阀。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间的底部具有油池,所述第三空间内具有第一油雾分离件,所述油分离器的顶壁上穿设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底壁上穿设有第三连接管、侧壁上形成有第一旁通口,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排气口连通、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三空间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油雾分离件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制冷系统内的冷媒流路连通、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三空间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油雾分离件的下方,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油池连通、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三空间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油雾分离件的下方,所述第一连通管与所述第一旁通口连通,所述第一旁通口位于所述第一油雾分离件的下方。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旁通口位于所述油分离器的中上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空间内具有第二油雾分离件,所述储液器的顶壁上穿设有第四连接管、底壁上穿设有第五连接管、侧壁上形成有第二旁通口,所述第四连接管的一端与制冷系统内的冷媒流路连通、另一端插入所述第四空间内且位于所述第二油雾分离件的上方,所述第五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吸气口连通、另一端插入所述第四空间内且位于所述第二油雾分离件的下方,所述第二连通管与所述第二旁通口连通,所述第二旁通口位于所述第二油雾分离件的下方。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旁通口位于所述储液器的中上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还包括:检测部,所述检测部与所述驱动部信号传输并用于检测所述流向控制装置的状态。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压缩机组件的控制方法,所述压缩机组件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压缩机组件,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当所述压缩部加载压缩负荷时,所述流向控制装置切换为所述关闭状态;当所述压缩部卸载压缩负荷时,所述流向控制装置切换为所述打开状态。由此,可以提高压缩机组件重启的可靠性与顺利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压缩机组件的控制方法,所述压缩机组件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压缩机组件,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压缩部加载压缩负荷前,检测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吸气口的压力差值,如果检测的所述压力差值大于等于基准值,所述流向控制装置切换为所述打开状态,所述驱动部延迟启动。由此,可以保证压缩机组件重启的可靠性与顺利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包括:压缩机组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以及节流装置,所述压缩机组件、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节流装置和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成循环回路,所述压缩机组件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压缩机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冷设备,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压缩机组件,可以在关机后立即重启并满足换热需求,提升用户体验,而且重启时的耗能小,对制冷设备的部件不造成损耗,提升制冷设备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组件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压缩机组件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所示的压缩机组件的另一个角度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图3中圈示的A部放大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与油分离器的配合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与储液器、流向控制装置的配合图;图8是图7中所示的流向控制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制冷设备中的制冷系统的示意图。附图标记:制冷设备1000;压缩机组件100;压缩机1;壳体11;第一空间1101;吸气口1102;排气口1103;油池1104;上壳体111;中壳体112;下壳体113;排气管114;吸气管115;驱动部12;定子121;转子122;压缩部13;第二空间130;入口1301;出口1302;活塞131;气缸132;主轴承133;副轴承134;曲轴135;单向阀14;阀片141;升程限位器142;油分离器2;第三空间20;第一连接管21;第二连接管22;第三连接管23;第一旁通口24;第一油雾分离件25;储液器3;第四空间30;第四连接管31;第五连接管32;第二旁通口33;第二油雾分离件34;流向控制装置4;切换阀41;第一接口411;第二接口412;通道413;电磁铁414;磁铁415;弹簧4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壳体、驱动部和压缩部,所述壳体内限定出第一空间,所述驱动部与所述压缩部相连且均设在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压缩部限定出第二空间,所述壳体上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所述第二空间的入口与所述吸气口连通,所述第二空间的出口与所述第一空间连通,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排气口连通;/n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设在所述压缩机外,所述油分离器限定出与所述排气口连通的第三空间;/n储液器,所述储液器设在所述压缩机外,所述储液器限定出与所述吸气口连通的第四空间;/n流向控制装置,所述流向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三空间和所述第四空间分别连通,且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流向控制装置连通所述第三空间和所述第四空间,在所述关闭状态下,所述流向控制装置隔断所述第三空间和所述第四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壳体、驱动部和压缩部,所述壳体内限定出第一空间,所述驱动部与所述压缩部相连且均设在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压缩部限定出第二空间,所述壳体上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所述第二空间的入口与所述吸气口连通,所述第二空间的出口与所述第一空间连通,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排气口连通;
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设在所述压缩机外,所述油分离器限定出与所述排气口连通的第三空间;
储液器,所述储液器设在所述压缩机外,所述储液器限定出与所述吸气口连通的第四空间;
流向控制装置,所述流向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三空间和所述第四空间分别连通,且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流向控制装置连通所述第三空间和所述第四空间,在所述关闭状态下,所述流向控制装置隔断所述第三空间和所述第四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向控制装置包括:
切换阀,所述切换阀上具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切换阀在连通和隔断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的状态之间可切换;
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油分离器和所述第一接口连通;
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储液器和所述第二接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器通过油分离器支架安装在所述压缩机上,所述储液器通过储液器支架安装在所述压缩机上,所述切换阀通过阀体支架安装在所述压缩机、所述储液器和所述油分离器中的其中一个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为电磁阀、或膜片阀、或液压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间的底部具有油池,所述第三空间内具有第一油雾分离件,所述油分离器的顶壁上穿设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底壁上穿设有第三连接管、侧壁上形成有第一旁通口,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排气口连通、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三空间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油雾分离件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制冷系统内的冷媒流路连通、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三空间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油雾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升郭宏刘永利梁自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