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喷油涡旋压缩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0006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成式喷油涡旋压缩机装置,包括机体,机体上连接有散热装置,设置于散热装置内的电机的驱动端与机体内的驱动装置一体连接,散热装置内安装有冷却器,且冷却器通过管路与机体连接;机体上安装有油气分离器、空气滤芯、油过滤器及阀体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整机采用机体与电机一体式直连方式,整机连接可靠性更高;散热装置采用电机与冷却器一体式散热结构,噪声低,结构紧凑,成本更低;将油气分离器、空气滤芯、油过滤器及阀体组件通过集成式的方式安装在机体上,具有能减少安装空间、降低重量、整体外观尺寸更小、可靠性更高的优点。

An integrated oil injection scroll compres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喷油涡旋压缩机装置
本技术属于压缩机
,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喷油涡旋压缩机装置。
技术介绍
喷油涡旋压缩机的机壳内安装有相互啮合的动、静涡盘,静涡盘固定在机壳内,动涡盘通过偏心轴与电机的驱动轴相连接,从而使得动、静涡盘相对运动;但目前市场上,喷油涡旋压缩机需要与油气桶、阀体组件、风机等不同部件组装成一个机箱型形的压缩机装置,并通过复杂的管路连接;此连接方法及部件成本高导致整体成本高,结构复杂,易损件多,故障率高,可靠性差,空间利用率低,重量大,外观尺寸大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整机可靠性高、节约安装空间、降低重量的集成式喷油涡旋压缩机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集成式喷油涡旋压缩机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连接有散热装置,设置于所述散热装置内的电机的驱动端与所述机体内的驱动装置一体连接,所述散热装置内安装有冷却器,且所述冷却器通过管路与所述机体连接;所述机体上安装有油气分离器、空气滤芯、油过滤器及阀体组件。作为优选,所述阀体组件包括回油单向阀、压力维持阀、温控阀、安全阀、进气阀,所述回油单向阀安装在所述机体的右端面处,所述压力维持阀安装在所述机体的后端面处,所述温控阀安装在所述机体的左端面处,所述安全阀、进气阀分别安装在所述机体的上端面处。作为优选,所述冷却器通过管路与所述机体上的温控阀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油气分离器、空气滤芯分别安装在所述机体的上端面处。作为优选,所述油过滤器安装在所述机体的左端面处。作为优选,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电机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冷却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上还安装有进风通道、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位于所述冷却器所在的壳体侧,所述进风通道位于所述电机所安装的风叶侧。作为优选,所述机体的前端面处从上往下分别依次设置有加油口、观油镜、泄油口。作为优选,所述机体及散热装置的底部分别安装有减震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整机采用机体与电机一体式直连方式,整机连接可靠性更高;散热装置采用电机与冷却器一体式散热结构,噪声低,结构紧凑,成本更低;将油气分离器、空气滤芯、油过滤器及阀体组件通过集成式的方式安装在机体上,具有能减少安装空间、降低重量、整体外观尺寸更小、可靠性更高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一。图3是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5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二。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机体;2、散热装置;3、管路;4、减震块;1-1、油气分离器;1-2、空气滤芯;1-3、油过滤器;1-4、回油单向阀;1-5、压力维持阀;1-6、温控阀;1-7、安全阀;1-8、进气阀;1-9、加油口;1-10、观油镜;1-11、泄油口;1-12、温度传感器;2-1、电机;2-2、冷却器;2-3、壳体;2-4、进风通道;2-5、出风通道;2-6、风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的介绍:如附图1、5所示,本技术包括机体1,机体1上连接有散热装置2,设置于散热装置2内的电机2-1的驱动端与机体1内的驱动装置一体连接,该电机驱动端即为电机的驱动轴,机体内的驱动装置为相互啮合的动、静涡盘,静涡盘固定在机壳内,动涡盘通过偏心轴与电机的驱动轴相连接,从而使得动、静涡盘相对运动,且电机2-1采用异步电机,成本较低;散热装置2内安装有冷却器2-2,且冷却器2-2通过管路3与机体1连接,将电机2-1、冷却器2-2一体安装在散热装置2内,集成度高、节约了安装空间;机体1上安装有油气分离器1-1、空气滤芯1-2、油过滤器1-3及阀体组件。如附图2、3所示,阀体组件包括回油单向阀1-4、压力维持阀1-5、温控阀1-6、安全阀1-7、进气阀1-8,回油单向阀1-4安装在机体1的右上方处,且回油单向阀1-4通过管路3与油气分离器1-1相连通;压力维持阀1-5安装在机体1的后上方处,且压力维持阀1-5通过管路3与进气阀1-8相连通;温控阀1-6安装在机体1的左下方的一侧处,油过滤器1-3安装在机体1的左下方的另一侧处,在该温控阀1-6、油过滤器1-3的上方的机体1上还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12,且温控阀1-6通过管路3与冷却器2-2相连通;安全阀1-7、进气阀1-8分别安装在机体1的正上方处,且进气阀1-8与空气滤芯1-2相连通;油气分离器1-1、空气滤芯1-2分别安装在机体1的正上方处;通过在机体1上的各端面处安装油气分离器1-1、空气滤芯1-2、油过滤器1-3、温度传感器1-12及阀体组件,使得整个机体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空间并降低重量,而且大大减去了管路的设计,具有集成度高、降低成本、整机可靠性的优点。如附图4、5所示,散热装置2还包括壳体2-3,电机2-1位于壳体2-3内,冷却器2-2安装在壳体2-3的最上方,该冷却器2-2为栅格状的冷却器,这样使得冷却器2-2的冷却效果更佳;将电机2-1、冷却器2-2一体安装在壳体2-3内,具有噪声低,结构紧凑,成本更低的优点。壳体2-3上还安装有进风通道2-4、出风通道2-5,出风通道2-5位于冷却器2-2所在的壳体2-3侧,进风通道2-4位于电机2-1所安装的风叶2-6侧;通过在壳体2-3上集成设置进出风道,能对电机2-1实现冷却通风效果,与现有的独立式冷却通风相比,在通风散热效果一样的情况下,具有结构紧凑、成本降低优点。机体1的前端面处从上往下分别依次设置有加油口1-9、观油镜1-10、泄油口1-11,泄油口1-11位于机体1前端的底部,观油镜1-10位于加油口1-9与泄油口1-11之间。机体1及散热装置2的底部分别安装有减震块4,通过设置减震块4能在机体和电机运行时,减少震动的效果,从而更好的保证机体的运行。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材料构成上作任何变化,凡是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结构设计,都是本技术的一种变形,均应认为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式喷油涡旋压缩机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上连接有散热装置(2),设置于所述散热装置(2)内的电机(2-1)的驱动端与所述机体(1)内的驱动装置一体连接,所述散热装置(2)内安装有冷却器(2-2),且所述冷却器(2-2)通过管路(3)与所述机体(1)连接;所述机体(1)上安装有油气分离器(1-1)、空气滤芯(1-2)、油过滤器(1-3)及阀体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喷油涡旋压缩机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上连接有散热装置(2),设置于所述散热装置(2)内的电机(2-1)的驱动端与所述机体(1)内的驱动装置一体连接,所述散热装置(2)内安装有冷却器(2-2),且所述冷却器(2-2)通过管路(3)与所述机体(1)连接;所述机体(1)上安装有油气分离器(1-1)、空气滤芯(1-2)、油过滤器(1-3)及阀体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喷油涡旋压缩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组件包括回油单向阀(1-4)、压力维持阀(1-5)、温控阀(1-6)、安全阀(1-7)、进气阀(1-8),所述回油单向阀(1-4)安装在所述机体(1)的右端面处,所述压力维持阀(1-5)安装在所述机体(1)的后端面处,所述温控阀(1-6)安装在所述机体(1)的左端面处,所述安全阀(1-7)、进气阀(1-8)分别安装在所述机体(1)的上端面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喷油涡旋压缩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2-2)通过管路(3)与所述机体(1)上的温控阀(1-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喷油涡旋压缩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叶凯蒋豪胡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鲍斯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