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水泵房井圈混凝土拉模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99301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自来水厂或抽水泵房施工建设期取水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水泵房井圈混凝土拉模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取了塔吊配合的无支架拉模翻模施工方法,实现了超深大跨径圆形取水泵井圈的快速施工,保证了取水泵房井圈的施工质量和工期,成功解决了泵房设备安装需不间断施工的施工难点,最大限度的实现了平行作业和工期优化,在工艺优化、成本节约及进度控制方面起到了显著效果,实现了安装泵房设备设施与井圈同步施工,同时采取了有效措施减少安全风险。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concrete drawing die for well circle of water intake pump 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水泵房井圈混凝土拉模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来水厂或抽水泵房施工建设期取水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水泵房井圈混凝土拉模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取水泵是新建自来水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自来水厂取水泵房结构的耐久性和工期。取水泵房一般分为地平面下的暗井与与地平面上的明井两部分。一般情况下是采用落地式钢管脚手架作为支架进行模板的安拆施工,因此取水泵房底部抽水泵等设备安装不能同步施工,且安全风险高。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在保证取水泵井圈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取水设备设施的同步施工、保护与加快施工、减少投资的目的,是一项值得探索研究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取水泵房井圈混凝土拉模施工方法,创造性地采取了塔吊配合的无支架拉模翻模施工方法,实现了超深大跨径圆形取水泵井圈的快速施工,保证了取水泵房井圈的施工质量和工期,成功解决了泵房设备安装需不间断施工的施工难点,最大限度的实现了平行作业和工期优化,在工艺优化、成本节约及进度控制方面起到了显著效果,实现了安装泵房设备设施与井圈同步施工,同时采取了有效措施减少安全风险。本专利技术的取水泵房井圈混凝土拉模施工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施工准备:根据拟浇筑混凝土高度设计内外模板高度及连接螺栓和对拉杆位置,进行人员培训;(2)底板施工:预先清理环向锚杆外露头粘浆,以利于拉杆焊接,进行底板施工,泵房底板厚2.5m,为抗浮扩大头结构形式,为保证结构防水要求,施工缝设置在底板以上井壁不少于1m处,且布置钢板止水带;井圈采用高度1m的内模拼装而成,通过井壁初支时四周环向注浆锚杆作为井圈模板拉杆的主要受力点,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上预埋斜向拉杆,焊接锚固与主筋上作为内模拉杆的加强措施;(3)进行安全防护:井圈施工平台实行全封闭安全防护措施,平台顶四周的栏杆高度不小于1.2m,栏杆间用多道钢筋连起;防护平台采用5cm厚木板铺设,木板直接铺设在三角架上,木板用铁丝与支撑钢筋绑扎牢固,在作业平台高度1.2m处,按0.6m一道设置2层连接钢筋,将平台连接成一个整体;(4)绑扎钢筋:钢筋采取钢筋加工场集中下料加工,运输至施工现场,钢筋直径D≥22mm的采用机械连接,D<22mm的采用焊接,双面焊焊缝5d,单面焊焊缝10d,先安装竖向主筋,再安装环向分部筋;主筋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钢筋和连接套筒施工前加工成型后运至现场连接;(5)组装三节模板:随底板一同浇筑的第1节模板支立于底板顶,第2节模板及第3节模板分别支立前一节模板上,测量定位和试拼装后,对模板进行编号;模板采用两台塔吊进行吊装,采用普通4.8级螺栓进行拼接,每节模板背部设置三脚架作为施工作业平台,采用旋转梯作为人员上下模板作业平台的通道;(6)拉杆安装:内模通过井壁初支时四周环向注浆锚杆作为井圈模板拉杆的主要受力点,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上预埋斜向拉杆,焊接锚固与主筋上作为内模拉杆的加强措施,实现混凝土浇筑时对拉模结构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要求;拉杆中间部位设置止水片用于结构性防水处理;(7)浇筑混凝土:第一节井圈浇筑高度为5m,底部截留1m作为受力支撑,测量定位后一次性浇筑砼,往上采用截留2m模板托住4m的方式进行翻模浇筑;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用混凝土运输车运到现场,采用1台混凝土输送泵分层分圈送筑;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模板不得有漏浆跑浆情况,模板拆除后钢筋混凝土构件不得有露筋、脚部不得有烂根、混凝土表面不得有蜂窝麻面等情况;(8)绑扎下一模钢筋:先安装竖向主筋,再安装环向分部筋,主筋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钢筋和连接套筒施工前加工成型后运至现场连接;(9)拆除并翻模:支拆模板时,2米以上高处作业设置可靠的立足点,并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拆模顺序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从上往下的原则;(10)循环施工,次第浇筑混凝土:第2节段模板及第3节段模板分别支立于前一节段模板上,测量定位后一次性浇筑砼,砼达到拆模强度后拆除第1节段模板同时拆除第2节模板的最下层拉杆,此时荷载由已硬化的筒身混凝土传至井筒底;待第1节段模板作调整和打磨后利用塔吊将其翻升至第三层,依此循环向上形成拆模、翻升立模、模板组拼、钢筋焊接绑扎、灌注混凝土、养生和测量定位、标高测量的不间断作业,直至达到设计高度。其中,所述的内外模板采用厂制模板,材质为Q235钢,面板厚5mm,主板、边筋、法兰、竖筋、弧筋采用厚度12mm钢板制作,平台支座采用12号槽钢,每块长2m,高度为1m或2m,经进场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所述的连接螺栓采用普通4.8级M20螺栓,对拉杆采用φ25精轧螺纹钢。所述的栏杆及整个平台吊架外侧满挂密目安全网。所述的防护平台上不能放置钢筋、模板等重物,仅供施工人员操作用,所述的钢筋加工时,不得用热加工方法切断,钢筋端面宜平整并与钢筋轴线垂直,不能有马蹄形或扭曲,钢筋端部不能有弯曲,出现弯曲应调直;钢筋丝头加工时,不能在没有切削液的情况下加工,使用水性切削润滑液,不能使用油性切削润滑液;标准型钢筋丝头有效丝扣长度不能小于1/2连接套筒长度;钢筋丝头加工完毕经检验合格后,立即带上保护帽或拧上套筒,防止装卸钢筋时损坏丝头;所述的钢筋连接时,钢筋规格与连接套筒规格一致,用工作扳手将钢筋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连接完毕后,套筒两端外露有效丝扣,且每端外露有效丝扣不能超过2扣,在同一断面上接头数不超过主筋数量的50%。所述的拆模板前先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交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模板拆除前必须办理拆除模板审批手续,经技术负责人、监理审批签字后拆除。所述的拆模强度是第3节段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3mpa,且第1节段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10mpa。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和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取水泵房井圈混凝土拉模施工方法,是一种超深大跨径圆形取水泵井圈混凝土拉模施工方法,通过将井圈内外模设计成多块弧形节段,井圈模板配置4环(1m×2环+2m×2环)共6m,每节模板背部设置三脚架作为施工作业平台,采用在已浇筑井圈上留置2m托4m无支架翻模形式浇筑,采用旋转梯作为人员上下模板作业平台的通道,采用两台塔吊将分解成单块的弧形内模向上进行翻模吊装的工艺方式。其中暗井段,内模通过井壁初支时四周环向注浆锚杆作为井圈模板拉杆的主要受力点,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上预埋斜向拉杆,焊接锚固与主筋上作为内模拉杆的加强措施,实现混凝土浇筑时对拉模结构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要求。明井段:内外模采用φ25精轧螺纹钢对拉杆进行加固。本专利技术采用塔吊进行钢筋、模板等材料的提升,解决了取水泵房基坑周边支立汽车吊繁琐、困难及吊装距离受限的问题,有效的提高了吊装设备的利用率,并且吊装安全性明显优于汽车吊作业,有效降低了安全控制风险。本专利技术将井圈内外模设计成多块弧形节段,井圈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取水泵房井圈混凝土拉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n(1)施工准备:/n根据拟浇筑混凝土高度设计内外模板高度及连接螺栓和对拉杆位置,进行人员培训;/n(2)底板施工:/n预先清理环向锚杆外露头粘浆,以利于拉杆焊接,进行底板施工,泵房底板厚2.5m,为抗浮扩大头结构形式,为保证结构防水要求,施工缝设置在底板以上井壁不少于1m处,且布置钢板止水带;/n井圈采用高度1m的内模拼装而成,通过井壁初支时四周环向注浆锚杆作为井圈模板拉杆的主要受力点,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上预埋斜向拉杆,焊接锚固与主筋上作为内模拉杆的加强措施;/n(3)进行安全防护:/n井圈施工平台实行全封闭安全防护措施,平台顶四周的栏杆高度不小于1.2m,栏杆间用多道钢筋连起;/n防护平台采用5cm厚木板铺设,木板直接铺设在三角架上,木板用铁丝与支撑钢筋绑扎牢固,在作业平台高度1.2m处,按0.6m一道设置2层连接钢筋,将平台连接成一个整体;/n(4)绑扎钢筋:/n钢筋采取钢筋加工场集中下料加工,运输至施工现场,钢筋直径D≥22mm的采用机械连接,D<22mm的采用焊接,双面焊焊缝5d,单面焊焊缝10d,先安装竖向主筋,再安装环向分部筋;/n主筋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钢筋和连接套筒施工前加工成型后运至现场连接;/n(5)组装三节模板:/n随底板一同浇筑的第1节模板支立于底板顶,第2节模板及第3节模板分别支立前一节模板上,测量定位和试拼装后,对模板进行编号;/n模板采用两台塔吊进行吊装,采用普通4.8级螺栓进行拼接,每节模板背部设置三脚架作为施工作业平台,采用旋转梯作为人员上下模板作业平台的通道;/n(6)拉杆安装:/n内模通过井壁初支时四周环向注浆锚杆作为井圈模板拉杆的主要受力点,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上预埋斜向拉杆,焊接锚固与主筋上作为内模拉杆的加强措施,实现混凝土浇筑时对拉模结构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要求;/n拉杆中间部位设置止水片用于结构性防水处理;/n(7)浇筑混凝土:/n第一节井圈浇筑高度为5m,底部截留1m作为受力支撑,测量定位后一次性浇筑砼,往上采用截留2m模板托住4m的方式进行翻模浇筑;/n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用混凝土运输车运到现场,采用1台混凝土输送泵分层分圈送筑;/n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模板不得有漏浆跑浆情况,模板拆除后钢筋混凝土构件不得有露筋、脚部不得有烂根、混凝土表面不得有蜂窝麻面等情况;/n(8)绑扎下一模钢筋:/n先安装竖向主筋,再安装环向分部筋,主筋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钢筋和连接套筒施工前加工成型后运至现场连接;/n(9)拆除并翻模:/n支拆模板时,2米以上高处作业设置可靠的立足点,并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拆模顺序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从上往下的原则;/n(10)循环施工,次第浇筑混凝土:/n第2节段模板及第3节段模板分别支立于前一节段模板上,测量定位后一次性浇筑砼,砼达到拆模强度后/n拆除第1节段模板同时拆除第2节模板的最下层拉杆,此时荷载由已硬化的筒身混凝土传至井筒底;/n待第1节段模板作调整和打磨后利用塔吊将其翻升至第三层,依此循环向上形成拆模、翻升立模、模板组拼、钢筋焊接绑扎、灌注混凝土、养生和测量定位、标高测量的不间断作业,直至达到设计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水泵房井圈混凝土拉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施工准备:
根据拟浇筑混凝土高度设计内外模板高度及连接螺栓和对拉杆位置,进行人员培训;
(2)底板施工:
预先清理环向锚杆外露头粘浆,以利于拉杆焊接,进行底板施工,泵房底板厚2.5m,为抗浮扩大头结构形式,为保证结构防水要求,施工缝设置在底板以上井壁不少于1m处,且布置钢板止水带;
井圈采用高度1m的内模拼装而成,通过井壁初支时四周环向注浆锚杆作为井圈模板拉杆的主要受力点,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上预埋斜向拉杆,焊接锚固与主筋上作为内模拉杆的加强措施;
(3)进行安全防护:
井圈施工平台实行全封闭安全防护措施,平台顶四周的栏杆高度不小于1.2m,栏杆间用多道钢筋连起;
防护平台采用5cm厚木板铺设,木板直接铺设在三角架上,木板用铁丝与支撑钢筋绑扎牢固,在作业平台高度1.2m处,按0.6m一道设置2层连接钢筋,将平台连接成一个整体;
(4)绑扎钢筋:
钢筋采取钢筋加工场集中下料加工,运输至施工现场,钢筋直径D≥22mm的采用机械连接,D<22mm的采用焊接,双面焊焊缝5d,单面焊焊缝10d,先安装竖向主筋,再安装环向分部筋;
主筋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钢筋和连接套筒施工前加工成型后运至现场连接;
(5)组装三节模板:
随底板一同浇筑的第1节模板支立于底板顶,第2节模板及第3节模板分别支立前一节模板上,测量定位和试拼装后,对模板进行编号;
模板采用两台塔吊进行吊装,采用普通4.8级螺栓进行拼接,每节模板背部设置三脚架作为施工作业平台,采用旋转梯作为人员上下模板作业平台的通道;
(6)拉杆安装:
内模通过井壁初支时四周环向注浆锚杆作为井圈模板拉杆的主要受力点,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上预埋斜向拉杆,焊接锚固与主筋上作为内模拉杆的加强措施,实现混凝土浇筑时对拉模结构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要求;
拉杆中间部位设置止水片用于结构性防水处理;
(7)浇筑混凝土:
第一节井圈浇筑高度为5m,底部截留1m作为受力支撑,测量定位后一次性浇筑砼,往上采用截留2m模板托住4m的方式进行翻模浇筑;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用混凝土运输车运到现场,采用1台混凝土输送泵分层分圈送筑;
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模板不得有漏浆跑浆情况,模板拆除后钢筋混凝土构件不得有露筋、脚部不得有烂根、混凝土表面不得有蜂窝麻面等情况;
(8)绑扎下一模钢筋:
先安装竖向主筋,再安装环向分部筋,主筋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钢筋和连接套筒施工前加工成型后运至现场连接;
(9)拆除并翻模:
支拆模板时,2米以上高处作业设置可靠的立足点,并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拆模顺序应遵循先支后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作栋陈慧梁文蒋武华李新李佳丽刘银华曾斌伍志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