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隧道穿越软土地层的地基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隧道穿越软土地层的地基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9313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穿越软土地层的地基加固装置,包括多个桩管,每个桩管中部设有分离装置,多个桩管的分离装置高度对应隧道断面避让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全部的弧形板向内移动,同时卡块与卡槽脱离,外轮廓缩小后的弧形板便能够由上端管往外拔出,从而使得盾构刀盘进行路线上的障碍物能够移除,使得刀盘的磨损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软土地基加固,尤其涉及一种隧道穿越软土地层的地基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1、我国沿海地区淤泥质软弱土地层分布广泛,这种地层通常具有明显的“三高三低”特性,即:高含水量,高压缩性,高灵敏度,低强度,低密度,低渗透性。在这种地层中,由于地层本身无法给隧道提供足够的抗力,且后期周边开发活动频繁,隧道易产生变形大、沉降大的问题。因此,通常会对在深厚软土层中修建的隧道区段进行地基加固。

2、专利cn107524144a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开挖前软土地基的加固系统及加固方法;在通过对隧道穿越区进行格栅式加固,在穿越区的软土内施加大量桩柱,盾构机穿越时,对盾构刀盘的磨损加剧,使得盾构机掘进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隧道穿越软土地层的地基加固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隧道穿越软土地层的地基加固装置,包括多个桩管,每个桩管中部设有分离装置,多个桩管的分离装置高度对应隧道断面避让设置。

4、优选地,桩管包括上端管和下端管,上端管内腔下端和下端管内腔上端分别设置卡槽;

5、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吊杆,吊杆上端设置螺纹段,吊杆外部设有套管,套管与吊杆上端螺纹连接,套管下端设有圆环,吊杆下端阵列式固定连接多个横杆,每个横杆滑动连接滑套,滑套一端固定连接弧形板,全部的弧形板能够拼接呈不同大小的筒状结构,滑套上侧铰接连接支杆,支杆上端与圆环铰接连接;

6、弧形板内弧面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连接竖板,竖板固定连接卡块,卡块与卡槽对应设置。

7、优选地,相邻两个弧形板的侧面交替设置槽口和凸块,凸块与槽口之间形成出浆孔。

8、优选地,其中一个所述弧形板的外弧面设置存放槽,存放槽内转动连接弧形的弹性钢条,上端管的下端设置滑出槽,弧形板上端呈台阶状且弹性限位于滑出槽内,相邻上端管的下端设置卡接槽。

9、优选地,所述弧形板底部固定连接圆柱,圆柱端头固定连接钢球,钢球外侧设置橡胶层,钢球与存放槽的槽底球形铰接。

10、优选地,下端管底部设置刃部,下端管设有注浆孔。

11、优选地,所述桩管上侧螺纹连接端盖,端盖固定连接注浆管和排浆管。

12、优选地,所述桩管上端固定连接支架,支架上侧固定连接安装柄。

13、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隧道穿越软土地层的地基加固装置通过将桩管钻入隧道穿越区的软土内,一方面桩管起到挤压土体使得土体密实,另一方面通过常规注浆技术,使得软土位置的土体固结,硬化剂对土体的硬化需要时间,且硬化后和桩柱对盾构刀盘的磨损加剧;针对隧道断面,设置对应高度的分离装置,由桩管的中部脱离,使得盾构刀盘的前进切削时刀具磨损降低,从而起到加固地基且不会严重影响施工工期的效果。

14、本专利技术通过套管相对吊杆上升,套管下端的圆环上升,通过支杆拉动滑套沿横杆向吊杆滑动,从而使得全部的弧形板向内移动,同时卡块与卡槽脱离,外轮廓缩小后的弧形板便能够由上端管往外拔出,从而使得盾构刀盘进行路线上的障碍物能够移除,使得刀盘的磨损减小。

15、本专利技术通过弧形板向内移动,弹性钢条弹性抵着滑出槽并逐渐变成弧形,当全部的弧形板收缩后能够向上提升离开上端管,弹性钢条通过存放槽往上推动作用,沿着滑出槽向斜上的卡接槽插入,使得相邻的上端管依次连接到一起形成网格,降低隧道上方土体沉降的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穿越软土地层的地基加固装置,包括多个桩管(1),其特征在于:每个桩管(1)中部设有分离装置(2),多个桩管(1)的分离装置(2)高度对应隧道断面避让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穿越软土地层的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桩管(1)包括上端管(11)和下端管(12),上端管(11)内腔下端和下端管(12)内腔上端分别设置卡槽(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穿越软土地层的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弧形板(26)的侧面交替设置槽口(261)和凸块(262),凸块(262)与槽口(261)之间形成出浆孔(26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穿越软土地层的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弧形板(26)的外弧面设置存放槽(3),存放槽(3)内转动连接弧形的弹性钢条(4),上端管(11)的下端设置滑出槽(41),弧形板(26)上端呈台阶状且弹性限位于滑出槽(41)内,相邻上端管(11)的下端设置卡接槽(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穿越软土地层的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26)底部固定连接圆柱(43),圆柱(43)端头固定连接钢球,钢球外侧设置橡胶层(44),钢球与存放槽(3)的槽底球形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穿越软土地层的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下端管(12)底部设置刃部(14),下端管(12)设有注浆孔(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穿越软土地层的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管(1)上侧螺纹连接端盖(16),端盖(16)固定连接注浆管(17)和排浆管(1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穿越软土地层的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管(1)上端固定连接支架(19),支架(19)上侧固定连接安装柄(19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穿越软土地层的地基加固装置,包括多个桩管(1),其特征在于:每个桩管(1)中部设有分离装置(2),多个桩管(1)的分离装置(2)高度对应隧道断面避让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穿越软土地层的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桩管(1)包括上端管(11)和下端管(12),上端管(11)内腔下端和下端管(12)内腔上端分别设置卡槽(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穿越软土地层的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弧形板(26)的侧面交替设置槽口(261)和凸块(262),凸块(262)与槽口(261)之间形成出浆孔(26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穿越软土地层的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弧形板(26)的外弧面设置存放槽(3),存放槽(3)内转动连接弧形的弹性钢条(4),上端管(11)的下端设置滑出槽(41),弧形板(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智颜李国田唐伯乔刘银华张孝兵陈运波张岩谢阶祥陈尧勇蒋文韬黄牡娟乔世范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