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制导弹药的空中投放平台及飞行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69441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制导弹药的空中投放平台及飞行控制系统,包括飞行器本体、设置在所述飞行器本体上的安装底座,安装在所述安装底座上的可发射无制导弹药的随动发射装置以及用于观测目标的光电载荷,所述随动发射装置和所述光电载荷之间同步转动,所述安装底座和所述飞行器本体之间采用减震组件连接,无制导弹药可以采用火箭弹或炮弹,与随动发射装置匹配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近距离高效费比打击的需求,采用无人机作为侦查和发射平台,综合应用光电探测、随动发射等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射击精度,有效提高效费比。

An air drop platform and aircraft control system for unguided ammun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制导弹药的空中投放平台及飞行器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行器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制导弹药的空中投放平台及飞行器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20世纪20年代最早出现,无人机是作为训练用的靶机使用的。到了20世纪90年代,无人机开始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已经从早期以侦察机为主,到如今的可以携带武器实现察打一体化的武装无人机。采用飞行器作为发射平台,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飞行器自身的晃动,这相当于增加了一个发射扰动,导致机载发射比地面发射精度低。为了提高射击精度,在需要精确打击的场合一般采用精确制导导弹,但有些需要近距离打击的场合,由于弹目距离近,导弹制导时间不足,无法充分发挥制导弹药精确打击的功能,而采用无制导弹药,虽然成本低,但达不到所需要的射击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制导弹药的空中投放平台及飞行器控制系统,综合应用光电探测、随动发射等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射击精度,有效提高效费比。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制导弹药的空中投放平台,包括飞行器本体、设置在所述飞行器本体上的安装底座,安装在所述安装底座上的可发射无制导弹药的随动发射装置以及用于观测目标的光电载荷,所述随动发射装置和所述光电载荷之间同步转动,所述安装底座和所述飞行器本体之间采用减震组件连接。可选地,所述减震组件采用被动减震垫,所述安装底座安装在所述飞行器本体的下表面。可选地,所述光电载荷和所述随动发射装置分别刚性并联在所述安装底座上。可选地,所述光电载荷和所述随动发射装置直接采用捷联方式连接。可选地,所述随动发射装置刚性连接在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光电载荷安装在所述随动发射装置的下表面。可选地,所述光电负载包括可见光成像单元、红外成像单元以及激光发射单元以及具有两轴自由度的吊舱,所述可见光成像单元、所述红外成像单元以及所述激光发射单元容纳于所述具有两轴自由度的吊舱内。可选地,所述光电负载采用电子信号+光电吊舱的组合探测模式,接收飞行器本体外部的无线电信号,从中识别预定目标,根据测定其方位或位置,自动引导飞行器飞抵目标区域,近距离识别目标,瞄准目标,通过随动发射装置解算的武器发射窗口,锁定并跟踪目标,自动引导飞行平台进入攻击占位状态,且按照控制指令对武器解除锁定或发射武器;其中,观瞄器锁定并跟踪目标期间,机腹吊盘根据控制方案,随动指向目标后发射,或等待指令再自动指向目标后发射;或者采用电子信号+合成孔径雷达的组合探测模式,依据电子信号引导飞行器飞抵目标区,再由SAR的旁侧扫描发现目标,识别目标,确定目标位置,通过随动发射装置解算的武器发射窗口,提取目标位置信息,自动引导飞行平台进入对目标的攻击状态,协同控制光电负载伺机指向目标;或者所述光电负载采用电子信号+电子干扰的组合探测模式,依据电子信号引导飞行器飞抵目标区,对目标实施近距离电子干扰。可选地,所述飞行器本体为多旋翼飞机、直升机或者复合四旋翼飞机。可选地,还包括用于测量发射点所在位置气象数据的气象仪,所述气象仪设置在所述飞行器本体的上表面,所述气象数据包括风速、风向、气压、温度和/或湿度。可选地,还包括随动发射装置具有俯仰和方位两个自由度。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飞行器控制系统,包括如上述的无制导弹药的空中投放平台,地面监控站,所述地面监控站与所述空中投放平台之间通信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制导弹药的空中投放平台及飞行控制系统,包括飞行器本体、设置在所述飞行器本体上的安装底座,安装在所述安装底座上的可发射无制导弹药的随动发射装置以及用于观测目标的光电载荷,所述随动发射装置和所述光电载荷之间同步转动,所述安装底座和所述飞行器本体之间采用减震组件连接,无制导弹药可以采用火箭弹或炮弹,与随动发射装置匹配即可,本专利技术针对近距离高效费比(效率高,费用低)打击的需求,采用无人机作为侦查和发射平台,综合应用光电探测、随动发射等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射击精度,有效提高效费比。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制导弹药的空中投放平台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制导弹药的空中投放平台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制导弹药的空中投放平台再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制导弹药的空中投放平台的主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制导弹药的空中投放平台的右视图。附图标记:飞行器本体1,减震组件2,安装底座3,光电载荷4,吊舱5,随动发射装置6,无制导弹药7,气象仪8。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结合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制导弹药的空中投放平台,包括飞行器本体1、设置在所述飞行器本体1上的安装底座3,安装在所述安装底座3上的可发射无制导弹药7的随动发射装置6以及用于观测目标的光电载荷4,所述随动发射装置6和所述光电载荷4之间同步转动,所述安装底座3和所述飞行器本体1之间采用减震组件2连接,无制导弹药7可以采用火箭弹或炮弹,与随动发射装置6匹配即可,本专利技术针对近距离低消费比打击的需求,采用无人机作为侦查和发射平台,综合应用光电探测、随动发射等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射击精度,有效提高效费比。需要说明的是,在采用火箭弹作为无制导弹药7时,要求发动机推进剂具有高燃速,尽量在弹离轨前燃烧完毕,初速小,附带损伤小。地面炮射弹药,为了保证射高和精度,射速一般在100m/s~150m/s。针对某些定点清除场景,进入室内后,容易对人员和财产造成附带损伤,本专利技术初速可以设置在50m/s左右,动能是上述炮弹的1/9~1/4。本实施例中,随动发射装置6具有俯仰和方位两个自由度,可以根据弹道规划的结果,调整射角射向,并具有随动功能,能够克服飞行器的扰动。随动发射装置6可以按照指令信号的命令.把火炮、导弹、火箭炮发射装置等,快速、准确地驱动到瞄准目标的位置,并且把能量较小的电气信号变为大功率的机械能输出,可以驱动武器装备,还也可保持雷达天线的稳定,克服外界的干扰。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减震组件2采用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制导弹药的空中投放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飞行器本体、设置在所述飞行器本体上的安装底座,安装在所述安装底座上的可发射无制导弹药的随动发射装置以及用于观测目标的光电载荷,所述随动发射装置和所述光电载荷之间同步转动,所述安装底座和所述飞行器本体之间采用减震组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制导弹药的空中投放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飞行器本体、设置在所述飞行器本体上的安装底座,安装在所述安装底座上的可发射无制导弹药的随动发射装置以及用于观测目标的光电载荷,所述随动发射装置和所述光电载荷之间同步转动,所述安装底座和所述飞行器本体之间采用减震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制导弹药的空中投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采用被动减震垫,所述安装底座安装在所述飞行器本体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制导弹药的空中投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载荷和所述随动发射装置分别刚性并联在所述安装底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制导弹药的空中投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载荷和所述随动发射装置直接采用捷联方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制导弹药的空中投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发射装置刚性连接在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光电载荷安装在所述随动发射装置的下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制导弹药的空中投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负载包括可见光成像单元、红外成像单元以及激光发射单元以及具有两轴自由度的吊舱,所述可见光成像单元、所述红外成像单元以及所述激光发射单元容纳于所述具有两轴自由度的吊舱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制导弹药的空中投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负载采用电子信号+光电吊舱的组合探测模式,接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伍元刘晓东葛航宇马青徐晨阳陈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