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识别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3694080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目标识别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在车辆转向时,根据车辆的前后轮距离、车辆的行车速度和车辆的前轮转角,确定车辆的行驶曲率半径,根据车辆的行驶曲率半径和车辆的行车速度,确定车辆的行驶轨迹,根据车辆的行驶轨迹、车辆的当前位置和车辆的宽度,确定目标识别范围,进而,根据上述目标识别范围进行目标识别,即结合环境和自车信息,改变目标选取模式,从而高效的选取最合适的目标,适应搭载ACC、AEB等系统的所有车辆,解决弯道情况下,系统误识别目标或漏识别发出错误控制的问题,在不增加成本情况下,大幅优化系统性能,适合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目标识别方法及设备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目标识别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车辆越来越普及,功能越来越全,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一种重要交通工具。目前车辆智能驾驶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车辆AEB、ACC系统为例,两者在车辆上得到了广泛应用。通常两者在应用中的目标识别方式是根据自车车辆宽度的标定,选取车辆正前方等宽区域作为目标识别区。或者运用增加摄像头的方法,与雷达进行融合结合车道线判断目标。其中,AEB用于实时监测车辆前方行驶环境,并在可能发生碰撞危险时自动启动车辆制动系统使车辆减速,以避碰撞或减轻碰撞后果。ACC用于实时监测车辆前方行驶环境,在设定的速度范围内自动调整行驶速度,以适应前方车辆和/或道路条件等引起的驾驶环境变化。然而,上述根据自车车辆宽度进行目标识别的方式,并不能解决弯道目标误识别的问题。而运用增加摄像头的方法,由于摄像头的识别范围与能力的限制,也不能解决弯道目标误识别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目标识别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在车辆转向时,根据所述车辆的前后轮距离、所述车辆的行车速度和所述车辆的前轮转角,确定所述车辆的行驶曲率半径;/n根据所述车辆的行驶曲率半径和所述车辆的行车速度,确定所述车辆的行驶轨迹;/n根据所述车辆的行驶轨迹、所述车辆的当前位置和所述车辆的宽度,确定目标识别范围;/n根据所述目标识别范围进行目标识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车辆转向时,根据所述车辆的前后轮距离、所述车辆的行车速度和所述车辆的前轮转角,确定所述车辆的行驶曲率半径;
根据所述车辆的行驶曲率半径和所述车辆的行车速度,确定所述车辆的行驶轨迹;
根据所述车辆的行驶轨迹、所述车辆的当前位置和所述车辆的宽度,确定目标识别范围;
根据所述目标识别范围进行目标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的行驶曲率半径和所述车辆的行车速度,确定所述车辆的行驶轨迹,包括:
根据所述车辆的行车速度,确定所述车辆的纵向速度和横向速度;
在车体坐标系下,根据所述车辆的纵向速度和横向速度,以及第一预设标定系数和第二预设标定系数,确定所述车辆的预瞄点;
根据所述车辆的行驶曲率半径,确定所述车辆的行驶轨迹的曲率;
根据所述预瞄点和所述曲率,在所述车体坐标系下,确定所述车辆的三次样条曲线,作为所述车辆的行驶轨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的前后轮距离、所述车辆的行车速度和所述车辆的前轮转角,确定所述车辆的行驶曲率半径,包括:
根据表达式:



确定所述车辆的行驶曲率半径R,其中,L为所述车辆的前后轮距离,v为所述车辆的行车速度,δ为所述车辆的前轮转角,ksf为第一预设标定数据,ky为第二预设标定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的纵向速度和横向速度,以及第一预设标定系数和第二预设标定系数,确定所述车辆的预瞄点,包括:
根据表达式:



确定所述车辆的预瞄点(xl,yl),其中,vc为所述车辆的纵向速度,ve为所述车辆的横向速度,k1为所述第一预设标定系数,k2为所述第二预设标定系数。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世平王龙晓代尚猛周岩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