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HIV-1潜伏感染激活剂硫链丝菌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899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HIV‑1潜伏感染激活剂硫链丝菌素,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硫链丝菌素和/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HIV‑1潜伏感染激活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个新型的小分子化合物硫链丝菌素(Thiostrepton),其能有效的激活潜伏的HIV‑1感染细胞,同时其细胞毒副作用小,不引起全局T细胞的活化,有望在未来开发成为新型的潜伏感激活剂并进入临床试验,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Streptomycetin, a latent HIV-1 infection activ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HIV-1潜伏感染激活剂硫链丝菌素
本专利技术涉及HIV病毒的防治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HIV-1潜伏感染激活剂硫链丝菌素。
技术介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是在1981年被发现,并且在随后被证实为能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这是一种对人类危害极大的逆转录病毒。HIV进入体内后,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CD4淋巴细胞,使机体内CD4细胞数量急剧下降,免疫细胞遭受大量破坏,机体免疫系统出现崩溃,从而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和癌症的高发,最终造成感染患者的死亡。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cART)的出现有效地控制HIV-1病毒,并代表了现代医学的里程碑。ART可持久抑制HIV-1复制,恢复免疫系统,防止疾病进展,并降低病毒传播给未感染个体的风险。由于HIV-1能够整合至宿主细胞基因组,形成稳定的病毒潜伏库并长期存在,一旦停止用药,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会迅速反弹。病毒潜伏库的存在是导致HIV-1难以被治愈的主要原因。目前,提出了许多治疗策略靶向病毒潜伏库,其中之一叫做“激活再杀灭,”这一策略的提出旨在通过潜伏感染逆转药物(激活剂)特异性地激活储存库中的HIV-1病毒,然后再借助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效应或者机体免疫系统对细胞特异性杀伤,最终实现艾滋病的功能性治愈。许多潜伏感染激活剂在不同的HIV-1潜伏模型中可有效诱导病毒产生,其中一些已被批准用于临床试验。在各种临床试验中都没有证据表明潜伏感染激活剂能够安全有效地诱导潜伏HIV-1再激活。由于多种分子机制维持HIV-1的潜伏储存库,潜伏感染激活剂的次优功效或作用于单一机制都导致重新激活不完全。另外,已证明PKC激动剂可在体内和体外有效诱导HIV-1活化,但是由于非特异性诱导可引起T细胞全局活化,细胞因子风暴和威胁生命的炎症反应。另一种潜伏感染激活剂SAHA会损害HIV-1特异性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的功能,并且被证实无法减小HIV-1潜伏储存库。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找到具有更高功效和低毒性的新型化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HIV-1潜伏感染激活剂硫链丝菌素。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硫链丝菌素和/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HIV-1潜伏感染激活剂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硫链丝菌素和/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制备HIV-1潜伏感染激活剂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HIV-1潜伏感染激活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硫链丝菌素结构式如式(I)所示,其是一种从天蓝链霉素中分离的多肽抗生素。它不仅对革兰氏阳性细菌,疟疾和真菌有很大的活性,而且在近年来报道,也发现其具有抗癌活性。本专利技术对其对于HIV-1病毒的最佳作用浓度、药物安全性以及作用机制等进行了探究。因此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硫链丝菌素和/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HIV-1潜伏感染激活剂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还要求保护硫链丝菌素和/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制备HIV-1潜伏感染激活剂的应用。进一步本专利技术还要求保护一种HIV-1潜伏感染激活剂,含有硫链丝菌素和/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个新型的小分子化合物硫链丝菌素(Thiostrepton),其能有效的激活潜伏的HIV-1感染细胞,同时其细胞毒副作用小,不引起全局T细胞的活化,有望在未来开发成为新型的潜伏感激活剂并进入临床试验,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Bcl-2转导细胞的CD4和Bcl-2双染色流式图。图2为GFP阴性细胞流式分选策略及纯度流式分选策略及纯度图3为能激活潜伏HIV-1的化合物。图4为X4的最佳作用浓度测试图。图5为不同浓度硫链丝菌素在J-Lat10.6细胞系中再激活效率的比较。图6为AnnexinV/PI双染色法检测硫链丝菌素作用后细胞凋亡。图7为CCK8法检测细胞硫链丝菌素对细胞活性影响。图8为检测硫链丝菌素对细胞表面HIV-1共受体CXCR4和CCR5表达的影响。图9为硫链丝菌素对CD4+T淋巴细胞表面活化标志CD25,CD69和HLA-DR表达的影响。图10为硫链丝菌素作用于HIV-1感染病人离体样本结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出进一步地详细阐述,所述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为可从商业途径得到的试剂和材料。样本来源健康人外周血白膜(浓缩细胞),来自广州市血液中心,常规检测乙型肝炎(HBsAg)、丙型肝炎(HCV)、艾滋病(HIV)及梅毒螺旋体及梅毒螺旋体(Syphilis)均阴性。病人样本外周血来自于珠海市中山大学第五医院,病人选择基于病毒载量低于50拷贝每毫升,且CD4+T细胞超过400细胞每微升,保持这个标准超过两年以上。实施例1HIV-1原代细胞潜伏感染模型的构建一、Bcl-2的转导与扩增首先用磁珠筛选出正常人PBMCs中的CD4+T细胞,Anti-CD3/28和IL-2活化后感染携带抗凋亡基因Bcl-2的慢病毒EB-FLV,在没有TCR刺激及外源性细胞因子存在的条件下培养3~4周后,通过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去除死细胞,得到可稳定表达Bcl-2的原代CD4+T细胞系。(一)实验方法1.分离健康捐献者PBMC,BD阴选磁珠分得到CD4+T细胞,重悬于STCM,细胞密度为1×106/毫升,在6孔板中进行激活。2.收集活化的CD4+T细胞,离心后取适量细胞,离心后取适量细胞,离心后取适量STCM重悬(细胞浓度为2~4×106/毫升),加入携带Bcl-2的慢病毒EB-FLV浓缩液(每20~30×106个细胞加入3个10cm培养皿包装所得的病毒量),充分振荡混匀。3.将细胞-病毒混合液转移至V型加样槽,排枪吸取混合液至圆底96孔板,每孔100μl。4.1200g,30℃离心2小时。5.取出96孔板,每孔补加100μlSTCM,37℃过夜培养。6.将细胞吹打混匀,从96孔板转至培养瓶,补充足量STCM,使细胞密度为,使细胞密度为0.5×106细胞/毫升。7.37℃培养2天后,将细胞悬液移取至50ml离心管,台盼蓝计数细胞,同时离心,350g,4℃离心10分钟。8.用CFM重悬细胞,细胞密度为1~2×106细胞/毫升,混匀,37℃培养3周9.收集培养的细胞,350g室温离心10分钟,弃上清,然后用37℃温育的CFM重悬,每9ml最多重悬108个细胞。10.过MiniFicoll,即移取4.5ml人淋巴细胞分离液于15m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硫链丝菌素和/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HIV-1潜伏感染激活剂的应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硫链丝菌素和/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HIV-1潜伏感染激活剂的应用。


2.硫链丝菌素和/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凯彭雯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