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向磨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8623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5 0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角向磨光机,涉及表面加工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磨光机的电缆线收纳不方便且收纳后散乱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磨光机本体、设置在磨光机本体一端底部的砂轮以及固定连接在磨光机本体上的电缆线,还包括固定连接在磨光机本体一侧的呈圆管状设置的收纳管、固定连接在收纳管背离磨光机本体一端的与收纳管同轴的密封板以及转动连接在密封板上与收纳管同轴并且一端伸入到收纳管当中的转轴;需要对电缆线进行收纳的时候,只需要转动转轴,使得电缆线缠绕在转轴上,从而将电缆线收纳在收纳管当中,使得电缆线的收纳更加方便快捷,且收纳后的电缆线更加整齐有序。

Angle gr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角向磨光机
本技术涉及表面加工的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角向磨光机。
技术介绍
角向磨光机是一种用于修磨焊道、清除焊接缺陷、清理焊根等的电动工具,角向磨光机具有转速高、清除缺陷速度快、打磨焊缝美观清洁等优点。进行使用的时候手持磨光机对需要进行打磨清理的地方进行打磨清理。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8468027U的中国技术专利文件当中公开了一种手持式磨光机,包括磨光机主体,磨光机主体端部装有机头,所述机头外周绕磨光机主体的轴线转动设有副把手,副把手垂直于磨光机主体的轴线设置,且所述机头处设有用于固定副把手位置的固定装置。现有的这种磨光机为了使用时方便与电源进行连接,通常都设置有较长的电缆线,但是长度较长的电缆线在进行收纳的时候只是单纯的将线缆多次对折之后放置在磨光机一侧,存在收纳不方便且收纳后电缆线散乱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角向磨光机,其在需要对电缆线进行收纳的时候,只需要转动转轴,使得电缆线缠绕在转轴上,从而将电缆线收纳在收纳管当中,使得电缆线的收纳更加方便快捷,且收纳后的电缆线更加整齐有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角向磨光机,包括磨光机本体、设置在磨光机本体一端底部的砂轮以及固定连接在磨光机本体上的电缆线,还包括固定连接在磨光机本体一侧的呈圆管状设置的收纳管、固定连接在收纳管背离磨光机本体一端的与收纳管同轴的密封板以及转动连接在密封板上与收纳管同轴并且一端伸入到收纳管当中的转轴;r>转轴位于收纳管中的一端开设有与转轴同轴的让位孔,转轴一侧开设有位于收纳管中并且与让位孔相互连通的连接孔,收纳管的一侧开设有供电缆线穿过的通孔,电缆线穿过让位孔和连接孔从通孔当中伸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电缆线进行收纳的时候,只需要对转轴进行转动,使得裸露在外的电缆线被缠绕在转轴上,直至插头位置位于收纳管外侧为止,此时电缆线位于收纳管当中,使得收纳操作更加方便并且收纳后的电缆线位于收纳管当中,更加整齐有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背离磨光机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插接在磨光机本体上的用于带动转轴进行转动的转动杆,转动杆一侧背离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长度方向与转动杆长度方向相互垂直的连接杆,连接杆一侧背离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长度方向与连接杆长度方向相互垂直的握持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转动杆插接在转轴上,然后用手握持住握持杆,进行转动杆的转动,转动杆在进行转动的过程当中带动转轴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转轴的转动更加省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背离磨光机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呈弧形设置的插接板,转动杆靠近转轴的一端开设有两分别与插接槽相互配合的插接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两插接板插入到插接槽当中,从而使得转动杆在进行转动的过程当中能够带动转轴进行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磨光机本体上开设有与转动杆相互配合的第一容纳槽,第一容纳槽一端的侧边设置有开设在磨光机本体上的与连接杆相互配合的第二容纳槽,第二容纳槽一侧背离第一容纳槽的一端设置有开设在磨光机本体上并且与握持杆相互背离的第三容纳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容纳槽、第二容纳槽、第三容纳槽,便于将转动杆、连接杆和握持杆进行收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容纳槽、第二容纳槽和第三容纳槽两侧靠近磨光机本体外侧的位置都固定连接有两具有弹性的卡接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卡接块,能够稳固的将转动杆、连接杆和握持杆分别固定在第一容纳槽、第二容纳槽、第三容纳槽当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块呈半圆柱状设置,位于第一容纳槽中的卡接块的轴向方向与第一容纳槽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位于第二容纳槽中的卡接块的轴向方向与第二容纳槽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位于第三容纳槽中的卡接块的轴向方向与第三容纳槽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卡接块设置成半圆柱状,使得将转动杆、连接杆和握持杆分别插入到第一容纳槽、第二容纳槽、第三容纳槽中时能够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纳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环绕通孔设置的用于对电缆线端部的插头进行收纳的收纳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电缆线收纳的时候,能够将插头收纳到收纳壳当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磨光机本体一侧靠近砂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长度方向与磨光机本体长度方向相互垂直的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磨光机的时候可以一手握持在把手上,另一只手握持在磨光机本体背离砂轮的一端,使得操作的时候能够更加平稳的对磨光机进行操作。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收纳管、密封板和转轴,在需要对电缆线进行收纳的时候,只需要对转轴进行转动,使得裸露在外的电缆线被缠绕在转轴上,直至插头位置位于收纳管外侧为止,此时电缆线位于收纳管当中,使得收纳操作更加方便并且收纳后的电缆线位于收纳管当中,更加整齐有序;2、本技术通过设置收纳壳,在进行电缆线收纳的时候,能够将插头收纳到收纳壳当中。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完整结构的轴测图;图2为实施例的完整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图2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体现插接板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体现插接槽的示意图;图6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磨光机本体;11、第一容纳槽;12、第二容纳槽;13、第三容纳槽;14、卡接块;2、砂轮;3、把手;4、收纳管;41、通孔;42、收纳壳;5、电缆线;6、密封板;7、转轴;71、让位孔;72、连接孔;73、插接板;8、转动杆;81、插接槽;9、握持杆;91、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角向磨光机,参见附图1,包括磨光机本体1、设置在磨光机本体1一端底部的砂轮2、固定连接在磨光机本体1上的电缆线5、固定连接在磨光机一侧靠近砂轮2一端的把手3、固定连接在磨光机一侧靠近磨光机背离砂轮2一端的用于对电缆线5进行收纳的收纳管4以及固定连接在电缆线5端部的插头;收纳管4呈圆管状设置。进行使用的时候,通过磨光机本体1当中的电机带动砂轮2进行转动,双手分别握持住把手3被磨光机本体1背离砂轮2一端进行操作。参见附图2和附图3,收纳管4背离磨光机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收纳管4同轴并且呈圆盘状设置的密封板6,密封板6上转动连接有伸入到收纳管4当中的转轴7,转轴7位于收纳管4中的一端开设有与转轴7同轴的让位孔71,转轴7一侧开设有位于收纳管4中并且与让位孔71相互连通的连接孔72,收纳管4的一侧开设有供电缆线5穿过的通孔41,电缆线5穿过让位孔71和连接孔72从通孔41当中伸出;收纳管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围绕通孔41设置的收纳壳42,电缆线5被收纳到收纳管4当中时,插头位于收纳壳42当中被收纳。参见附图4和附图5,转轴7背离磨光机本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角向磨光机,包括磨光机本体(1)、设置在磨光机本体(1)一端底部的砂轮(2)以及固定连接在磨光机本体(1)上的电缆线(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连接在磨光机本体(1)一侧的呈圆管状设置的收纳管(4)、固定连接在收纳管(4)背离磨光机本体(1)一端的与收纳管(4)同轴的密封板(6)以及转动连接在密封板(6)上与收纳管(4)同轴并且一端伸入到收纳管(4)当中的转轴(7);/n转轴(7)位于收纳管(4)中的一端开设有与转轴(7)同轴的让位孔(71),转轴(7)一侧开设有位于收纳管(4)中并且与让位孔(71)相互连通的连接孔(72),收纳管(4)的一侧开设有供电缆线(5)穿过的通孔(41),电缆线(5)穿过让位孔(71)和连接孔(72)从通孔(41)当中伸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向磨光机,包括磨光机本体(1)、设置在磨光机本体(1)一端底部的砂轮(2)以及固定连接在磨光机本体(1)上的电缆线(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连接在磨光机本体(1)一侧的呈圆管状设置的收纳管(4)、固定连接在收纳管(4)背离磨光机本体(1)一端的与收纳管(4)同轴的密封板(6)以及转动连接在密封板(6)上与收纳管(4)同轴并且一端伸入到收纳管(4)当中的转轴(7);
转轴(7)位于收纳管(4)中的一端开设有与转轴(7)同轴的让位孔(71),转轴(7)一侧开设有位于收纳管(4)中并且与让位孔(71)相互连通的连接孔(72),收纳管(4)的一侧开设有供电缆线(5)穿过的通孔(41),电缆线(5)穿过让位孔(71)和连接孔(72)从通孔(41)当中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向磨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7)背离磨光机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插接在磨光机本体(1)上的用于带动转轴(7)进行转动的转动杆(8),转动杆(8)一侧背离转轴(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长度方向与转动杆(8)长度方向相互垂直的连接杆(91),连接杆(91)一侧背离转动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长度方向与连接杆(91)长度方向相互垂直的握持杆(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向磨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7)背离磨光机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呈弧形设置的插接板(73),转动杆(8)靠近转轴(7)的一端开设有两分别与插接槽(81)相互配合的插接槽(8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赵春锋徐衎弨邵晖袁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一建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