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基于BIM的钢结构斜交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85695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5 0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基于BIM的钢结构斜交定位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腹板,所述第一腹板一端通过伸缩杆连接有第二腹板,另一端通过第一转动轴与定位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腹板的顶面中部设置有垂直向上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部设置有Y型的定位夹;所述定位夹的顶部通过第二转动轴与导向板转动连接;所述导向板上开设有导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建筑用基于BIM的钢结构斜交定位装置,来保证已知主梁和次梁角度时的定位精度和施工精度。

A kind of oblique positioning device of steel structure based on BIM for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基于BIM的钢结构斜交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基于BIM的钢结构斜交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钢结构,由于主梁和次梁的质量较大,为保证焊接质量,在连接时通常都是在主梁上预先焊接定位板,再将腹板端部与定位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然而实际中发现定位板焊接时存在较大的误差,而且发现精度不够时采用的是大锤重砸的方式,容易造成主梁承载性能变差的问题。因此,现急需一种在已知主梁和次梁角度的情况下,能够保证施工精度及精确定位的连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建筑用基于BIM的钢结构斜交定位装置,来保证已知主梁和次梁角度时的定位精度和施工精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用基于BIM的钢结构斜交定位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腹板,所述第一腹板一端通过伸缩杆连接有第二腹板,另一端通过第一转动轴与定位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腹板的顶面中部设置有垂直向上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部设置有Y型的定位夹;所述定位夹的顶部通过第二转动轴与导向板转动连接;所述导向板上开设有导向槽。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至少由三个分节柱可拆卸的连接构成,所述分节柱之间可拆卸的设置有套筒。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最底部的分节柱下部还设置有调节螺纹,并与固定在第二腹板上的固定套筒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槽的槽口朝上,并在槽内均匀的设置有辊轮。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为开口朝下的U型结构,定位板的内部还嵌设有磁力吸盘。进一步的,所述磁力吸盘由磁铁构成。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对称设置有两个。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之间使用伸缩杆连接,使得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之间的距离可调,使得定位装置能够适应长梁或短梁之间的斜交定位,能够使用的范围更广。2、支撑柱至少由三个分节柱构成,分节柱之间可拆卸的设置有套筒。使得支撑杆的长度可以任意调节,并且构成支撑柱最下方的分节柱,还能通过调节螺纹对支撑柱整体高度进行微调,精度更高,尤其在小角度斜交定位时,更具优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A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分节柱上调节螺纹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腹板,2-伸缩杆,3-第二腹板,4-第一转动轴,5-定位板,6-支撑柱,7-固定套筒,8-第二转动轴,9-导向板,10-定位夹,11-磁力吸盘,12-辊轮,61-分节柱,62-套筒,63-调节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建筑用基于BIM的钢结构斜交定位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腹板1,所述第一腹板1一端通过伸缩杆2连接有第二腹板3,另一端通过第一转动轴4与定位板5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腹板3的顶面中部设置有垂直向上的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的上部设置有Y型的定位夹10;所述定位夹10的顶部通过第二转动轴8与导向板9转动连接;所述导向板9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支撑柱6至少由三个分节柱61可拆卸的连接构成,所述分节柱61之间可拆卸的设置有套筒62;所述支撑柱6最底部的分节柱61下部还设置有调节螺纹63,并与固定在第二腹板3上的固定套筒7螺纹连接。其中,所述导向槽的槽口朝上,并在槽内均匀的设置有辊轮12,可便于次梁在导向槽内的移动和调整。其中,所述定位板5为开口朝下的U型结构,定位板5的内部还嵌设有磁力吸盘11,所述磁力吸盘11由磁铁构成,方便了在定位过程中将次梁吸附在定位板上,保证了定位的精度和稳定性。本技术使用时,先根据图纸上主梁与次梁的夹角,对第一腹板与第二腹板之间的距离进行相应调整,若主梁与次梁之间的夹角较大,则使得第一腹板与第二腹板之间的间距缩小,若主梁与次梁之间的夹角较小,则使得第一腹板与第二腹板之间的间距增大。调整好伸缩杆的长度后,按照伸缩杆的长度和夹角,根据三角函数关系即可计算出支撑柱的对应高度,进而使用分节柱和套筒组装出支撑柱所需的高度,再通过调节螺纹对支撑柱高度进行微调节。最后将次梁的一端放置于导向板上,通过导向板上的导向槽对次梁起到限位作用,同时槽内的辊轮可便于次梁的移动和调整。待次梁的焊接端与主梁的焊接处交接,并与第一腹板上安装有定位板的一端贴合时,手动操作,使得磁力吸盘与次梁吸附固定,完成定位。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在第一腹板1相对第二腹板3的侧壁,以及第二腹板3相对导向板9的顶面安装红外测距仪。利用红外测距仪精确测量出第一腹板与第二腹板之间的距离,第二腹板与导向板之间的距离,来提高调节和测距时的精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基于BIM的钢结构斜交定位装置,包括第一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腹板一端通过伸缩杆连接有第二腹板,另一端通过第一转动轴与定位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腹板的顶面中部设置有垂直向上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部设置有Y型的定位夹;所述定位夹的顶部通过第二转动轴与导向板转动连接;所述导向板上开设有导向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基于BIM的钢结构斜交定位装置,包括第一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腹板一端通过伸缩杆连接有第二腹板,另一端通过第一转动轴与定位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腹板的顶面中部设置有垂直向上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部设置有Y型的定位夹;所述定位夹的顶部通过第二转动轴与导向板转动连接;所述导向板上开设有导向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基于BIM的钢结构斜交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至少由三个分节柱可拆卸的连接构成,所述分节柱之间可拆卸的设置有套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基于BIM的钢结构斜交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最底部的分节柱下部还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浩马凯马亮徐玲芝张振禹李娟邹飞仁邹辉林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