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暖瓶接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8371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5 0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暖瓶接尾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右侧通过轴承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相远离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圆板,所述转动圆板与转动杆相背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支撑板,且所述弧形支撑板对称设置于转动圆板两侧,所述弧形支撑板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弧形夹板,所述弧形夹板与弧形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弹簧,且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弧形夹板以及弧形支撑板固定连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进行接尾操作时,将暖瓶放置在弧形夹板之间,并通过环形把手对其进行转动,使暖瓶的转动更加稳定的同时,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并能够通过送风管在拉细尾管时进行送风,使用方便。

A tail connecting device of thermo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暖瓶接尾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暖瓶接尾装置,属于暖瓶接尾装置

技术介绍
在进行接尾时,需要先对尾管进行预热,并在烧尾操作时,一手拿瓶,一手拿尾管,作来回180°的转动,以使加热均匀,防止因温度不均匀造成拉细部位厚薄不均,需要使用装置对暖瓶进行放置,并对其进行转动,从而使暖瓶的转动更加的稳定,以及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拉细尾管时,需要吹微风降温使之冷却,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暖瓶接尾装置,通过设置有弧形夹板,能够对暖瓶进行放置,并旋转旋钮,通过弹簧使弧形夹板对暖瓶进行夹紧固定,通过设置有转动杆,且所述转动杆通过轴承与固定板连接,并通过环形把手使暖瓶进行转动,使暖瓶的转动能够更加的稳定,以及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通过设置有风机箱以及送风管,能够在拉细尾管时提供使之冷却的微风,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暖瓶接尾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右侧通过轴承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相远离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圆板,所述转动圆板与转动杆相背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支撑板,且所述弧形支撑板对称设置于转动圆板两侧,所述弧形支撑板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弧形夹板,所述弧形夹板与弧形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弹簧,且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弧形夹板以及弧形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支撑板外侧螺纹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尾端贯穿弧形支撑板与弧形夹板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弧形支撑板外侧套设有第一环板,所述第一环板外侧设置有环形把手,且所述第一环板与环形把手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底板顶部右侧设置有输送管以及风机箱,且所述风机箱设置于输送管后侧,所述输送管顶部设置有加热喷枪,所述风机箱前侧设置有送风管。进一步的,所述旋钮以及环形把手外侧均设置有耐高温防滑垫。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外侧通过轴承连接有支撑件,且所述支撑件与固定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开设有弧形槽。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环板,且所述第二环板套设于弧形支撑板外侧。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夹板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耐高温防护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暖瓶接尾装置,通过设置有弧形夹板,能够对暖瓶进行放置,并旋转旋钮,通过弹簧使弧形夹板对暖瓶进行夹紧固定,通过设置有转动杆,且所述转动杆通过轴承与固定板连接,并通过环形把手使暖瓶进行转动,使暖瓶的转动能够更加的稳定,以及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通过设置有风机箱以及送风管,能够在拉细尾管时提供使之冷却的微风,通过设置有连接杆,能够将环形把手与第一环板之间进行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耐高温防滑垫,方便对旋钮以及环形把手进行操作,通过设置有支撑件,且所述支撑件通过轴承与转动杆进行连接,能够在不影响转动杆转动的同时,对转动杆进行支撑,通过设置有支撑柱以及弧形槽,能够对第二环板进行支撑,从而使暖瓶的转动更加的稳定,通过设置有耐高温防护垫,防止弧形夹板对暖瓶造成损伤,实用性强,适宜广泛推行。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一种暖瓶接尾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暖瓶接尾装置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暖瓶接尾装置的环形把手连接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暖瓶接尾装置的支撑柱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底板;2、固定板;3、转动杆;4、转动圆板;5、弧形支撑板;6、弧形夹板;7、弹簧;8、旋钮;9、第一环板;10、环形把手;11、连接杆;12、输送管;13、风机箱;14、加热喷枪;15、送风管;16、支撑件;17、支撑柱;18、弧形槽;19、第二环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一种暖瓶接尾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右侧通过轴承连接有转动杆3,所述转动杆3相远离固定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圆板4,所述转动圆板4与转动杆3相背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支撑板5,且所述弧形支撑板5对称设置于转动圆板4两侧,所述弧形支撑板5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弧形夹板6,所述弧形夹板6与弧形支撑板5之间设置有弹簧7,且所述弹簧7两端分别与弧形夹板6以及弧形支撑板5固定连接,对暖瓶进行放置,所述弧形支撑板5外侧螺纹连接有旋钮8,所述旋钮8尾端贯穿弧形支撑板5与弧形夹板6通过轴承连接,旋转旋钮8,通过弹簧7使弧形夹板6对暖瓶进行固定,所述弧形支撑板5外侧套设有第一环板9,所述第一环板9外侧设置有环形把手10,且所述第一环板9与环形把手10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转动环形把手10,带动暖瓶进行转动,从而使接尾更加的方便,所述底板1顶部右侧设置有输送管12以及风机箱13,且所述风机箱13设置于输送管12后侧,所述输送管12顶部设置有加热喷枪14,方便接尾时进行加热,所述风机箱13前侧设置有送风管15,在拉细尾管时,输送微风进行降温冷却。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杆3外侧通过轴承连接有支撑件16,且所述支撑件16与固定板2固定连接,在不影响转动杆3转动的同时,对转动杆3进行支撑。本实施例中,所述旋钮8以及环形把手10外侧均设置有耐高温防滑垫,方便对旋钮8以及环形把手10进行操作,所述弧形夹板6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耐高温防护垫,防止弧形夹板6对暖瓶造成损伤。实施例二: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底板1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7,所述支撑柱17顶部开设有弧形槽18,所述弧形槽18内滑动连接有第二环板19,且所述第二环板19套设于弧形支撑板5外侧,不影响暖瓶转动的同时,加强对第二环板19的支撑效果。本技术工作原理:将暖瓶放置在弧形夹板6之间,旋转旋钮8,通过弹簧7使弧形夹板6对暖瓶进行固定,使用加热喷枪14对尾管进行预热,预热完成,转动环形把手10,带动弧形夹板6之间的暖瓶进行转动,从而进行接尾,拉细尾管时,使用风机箱13以及送风管15,进行吹微风降温,从而使之冷却,支撑件16的设置,且所述支撑件16通过轴承与转动杆3进行连接,能够在不影响转动杆3转动的同时,对转动杆3进行支撑,设置有支撑柱17以及弧形槽18,能够对第二环板19进行支撑,从而使暖瓶的转动更加的稳定,耐高温防护垫的设置,防止弧形夹板6对暖瓶造成损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暖瓶接尾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右侧通过轴承连接有转动杆(3),所述转动杆(3)相远离固定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圆板(4),所述转动圆板(4)与转动杆(3)相背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支撑板(5),且所述弧形支撑板(5)对称设置于转动圆板(4)两侧,所述弧形支撑板(5)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弧形夹板(6),所述弧形夹板(6)与弧形支撑板(5)之间设置有弹簧(7),且所述弹簧(7)两端分别与弧形夹板(6)以及弧形支撑板(5)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支撑板(5)外侧螺纹连接有旋钮(8),所述旋钮(8)尾端贯穿弧形支撑板(5)与弧形夹板(6)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弧形支撑板(5)外侧套设有第一环板(9),所述第一环板(9)外侧设置有环形把手(10),且所述第一环板(9)与环形把手(10)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所述底板(1)顶部右侧设置有输送管(12)以及风机箱(13),且所述风机箱(13)设置于输送管(12)后侧,所述输送管(12)顶部设置有加热喷枪(14),所述风机箱(13)前侧设置有送风管(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暖瓶接尾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右侧通过轴承连接有转动杆(3),所述转动杆(3)相远离固定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圆板(4),所述转动圆板(4)与转动杆(3)相背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支撑板(5),且所述弧形支撑板(5)对称设置于转动圆板(4)两侧,所述弧形支撑板(5)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弧形夹板(6),所述弧形夹板(6)与弧形支撑板(5)之间设置有弹簧(7),且所述弹簧(7)两端分别与弧形夹板(6)以及弧形支撑板(5)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支撑板(5)外侧螺纹连接有旋钮(8),所述旋钮(8)尾端贯穿弧形支撑板(5)与弧形夹板(6)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弧形支撑板(5)外侧套设有第一环板(9),所述第一环板(9)外侧设置有环形把手(10),且所述第一环板(9)与环形把手(10)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所述底板(1)顶部右侧设置有输送管(12)以及风机箱(13),且所述风机箱(13)设置于输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正和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盛莱斯家庭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